农村“伪过年”盛行,有亲不走,初三四离乡,元宵不过,这是为啥

如今春节渐渐过去,对很多人来说,今年又翻开了新的篇章。不管身处何方,每到过年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种情结,尤其是小时候点点滴滴。而且对我们来说,也没有哪个节日像春节一样,受到大家的重视。甚至一些在外打工的人,没有什么困难能挡住他们回家的脚步。对于在外务工的农民来说,回家看看却不是一件简单和随意的事情,往往都是到了年底,才能收拾行李,早日与家人团聚,内心也是很激动的。但如果真的回到了家,看到了妻儿父母,眼泪有时候也止不住的流了出来。

农村“伪过年”盛行,有亲不走,初三四离乡,元宵不过,这是为啥

以前的时候,在农村过年,总会有很多趣事和让人感动的瞬间。而且回来之后,也会待一段时间再走,起码也能过了十五元宵节。然后近些年,不少农民却时常感慨说,现在过年没有意思了,找不到年味了,似乎过年就是过个周末一样。近几年来,农村一种风气开始兴起,而且在持续蔓延,每个村都有。其实就是农村“伪过年”现象出现,这个怎么理解呢?就是农民不想走亲戚了,有亲戚都不走,而且刚到初三初四就急着返城,现在连元宵节都不过了,这是为啥呢?对此笔者特意和村里老农民打听了,老农说了这样几句话,无奈又扎心。

农村“伪过年”盛行,有亲不走,初三四离乡,元宵不过,这是为啥

1、走不走亲,和亲戚多少没有关系。以前的时候维持亲情的方式,就是两家多走动。现在却出现不少人不想走亲戚的,不管家里亲戚多还是少。其实主要是生活压力变大,各家各家的生活,平时也能忙于挣钱,回家的次数少,见面也很少。这样一来,彼此之间的感情就没有以前深厚了;再者,就是农村这家比那家比的现象太严重,人家买房买车了,你没有买,人家就看不起你了,甚至也没有了“共同语言”,走个亲戚回来了一肚子气,所以能不走亲戚,索性就不去了,甚至见面了都“躲起来”。

农村“伪过年”盛行,有亲不走,初三四离乡,元宵不过,这是为啥

2、刚到初三四,按理说亲戚还没走完,还有很多聚会要参加。然后,由于不想走亲戚,农村攀比严重,在家也是吃吃喝喝,甚至喝酒生事、赌博打架等,本来是为了加深情谊,结果闹得不愉快。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早点走可以躲过返程高潮,能坐上车,到了城里早点找个工作,心里也就放心了。

农村“伪过年”盛行,有亲不走,初三四离乡,元宵不过,这是为啥

3、不是农民不想过元宵节,还不是迫于生活压力。在家一天就多花一天钱,尤其是家里孩子到了上学或者婚嫁年龄的,正是用钱花钱的时候,不敢多在家闲一天。另外,很多农民觉得年味淡了,在家也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早点出去呢。

农村“伪过年”盛行,有亲不走,初三四离乡,元宵不过,这是为啥

其实老农说了这几句话,还是比较客观和真实的,最起码也反映了大多数农村的情况,虽然话听起来也比较扎心。农村“伪过年”盛行,有亲不走,初三四离乡,元宵不过,这是为啥,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