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怀念小时候过年,妈妈做的一道菜是什么?

夏夏日食记


小时候过年,最怀念妈妈做的一道菜就是蘑菇炒肉。那个时候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农村人冬天的蔬菜主要以自己种的萝卜、白菜为主,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买点莲藕、芹菜、蘑菇这些稀罕的蔬菜。买来主要是招待客人的,招待完客人如果还有剩余的,妈妈就会做蘑菇炒肉给我们吃,蘑菇吸附着肉香,炒出来比肉都好吃。下面就一起看看怎么做的吧

准备的食材有:香菇半斤、袖珍菇半斤、里脊肉1小块、小葱1把、大葱末少许、姜几片

步骤如下:

1、首先把里脊肉切丝,放入适量的料酒、食盐、加一小勺淀粉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

2、把菌菇清洗干净,香菇去蒂切片,袖珍菇用手撕碎;

3、起油锅,油温七成热放入腌制好的肉丝下锅翻炒,翻炒至肉丝变色,放入生姜片、大葱末继续翻炒出香味;

4、倒入菌菇,翻炒至菌菇变软,滴几滴生抽提鲜,加一点清水,加盖焖煮2分钟;开盖,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即可装盘出锅。





笨妈妈学做饭


妈妈的老家是河北的,因为随军,跟着爸爸来到了大连这座海滨城市。

随军以后妈妈被分配到水产公司工作,做为一个内陆来的人。虽然那时候大连的鱼和各种海鲜特别便宜,而且也很多。但妈妈始终吃不惯海味,总是在过年的时候烹制一些家乡的菜。

印象最深的是,每年一到过年,老家的亲戚就会邮来一些家乡特产。妈妈最喜欢用家乡的糯米粉,和来家寄来的红小豆。炸制《油炸糕》,还有一道必备的就是“粉鸽子”。

因为我是出生与大连,对来家没什么印象。而妈妈的油炸糕可是真的香,糯,甜。

颗粒饱满的红小豆经过浸泡,用小火慢慢熬煮至粘稠。加上白糖,轻轻一搅,糖融化在香香沙沙的豆泥中。

糯米粉用开水烫过,用手压成皮。包上豆沙馅,风匣拉起来。油温四成热的时候,把炸糕入锅慢慢的炸至金黄浮起。

我和哥哥早已“垂涎三尺”了,刚出锅的炸糕。冒着热气,左右手来回掂着。香,脆,粘,甜的滋味。对当时一年也沾不到几滴油腥的我们,简直是无上的美味。

再一个就是“粉鸽子”。用绿豆粉摊成的皮,包裹上肉馅,用水淀粉封好口。入锅炸酥捞出,吃的时候切成马耳朵形状。

咸,香,脆的口感,最主要当时很少吃肉啊!这个一般我和哥哥,只能在出锅的时候捞上一块。剩下的都放起来,留着过年期间“待客”了。

现在我老妈已经八十岁了,干活开始丢三落四的了。可每到过年一定要炸上,一锅的油炸糕。

她的两个孙子却对这种美味,不太“感冒”了。一般都是在我和哥哥的威逼利诱下,象征性的吃上一个。并且言不由衷的说上一句,“奶奶做的真好吃”。每当听到孙子的话,妈妈那布满皱纹的脸,都会笑的舒展开来。连声说“爱吃,奶奶可以天天做。”

“粉鸽子”现在已经远离我们的餐桌了,油炸的食品也就偶尔吃上一顿。不过我真的怀念妈妈在我们小时候,做的油炸糕和“粉鸽子”,再那个年代是一年才有一次的美味啊!

最后祝愿天下的母亲健康快乐,祝军嫂们生活美满,阖家欢乐!因为军功章上有你们无私的奉献!

敬礼


73神牛


小时候吃妈妈做的菜,觉得总是那么可口,尤其是遇到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围着桌子吃着一桌子的菜,一边看着电视聊着天,真是非常享受的时光。如今成家在异乡离父母家几千公里远,一个南一个北,回娘家倒成了奢侈的事情了。想吃顿妈妈做的饭非常不容易。

记得小时候过年最喜欢吃妈妈在的萝卜丝丸子,别人家的萝卜丝丸子都是素的,我妈做的萝卜丝丸子里面会放点肉馅格外的好吃,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年龄越大越想吃儿时的菜肴,其实并不是儿时的菜肴有多好吃,只是怀念而已。


薇小厨美食记


我妈妈姐妹四个,她最小又因为老五老六是男孩,姥姥姥爷认为是因为妈妈的出生才带来的男孩所以从小就特别宠妈妈。妈妈生于五十年代初,那个年代的人在出嫁前没做过饭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妈妈就从来没做过饭,姥姥姥爷基本不用她干活,她被宠着长大,结果就是导致妈妈一直都是小女孩的性格,并且特别不会做饭,做的难吃你不能嫌弃,要不她会不高兴,但是有时候真是难吃的她自己都嫌弃……不过事情都有例外,她唯一例外的就是春节做的炸肉炸丸子绝对是厨神附体,也有可能是平时做的太难吃了,(导致我对美食的要求严重降低)我记得每年进入腊月我就开始惦记妈妈做的炸货,等到做的时候,我就在边上偷着吃,吃到饱吃到撑……妈妈一般会炸一大盆,留着正月慢慢吃,想吃的时候直接烩一下做成糖醋或者溜肉段溜丸子,好的让我希望能够天天都过大年。后来长大了离开家了,吃到的东西多了渐渐也就忘了小时候的味道,后来妈妈因病去世后,我越来越怀念小的时候妈妈那难吃的饭菜,我想也许怀念的不是饭菜,而是妈妈的味道吧……


一人一娃一厨房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了,想念家乡的味道,想念妈妈做的菜,我是一个标准的80后,到了要奔四的年纪,母亲也离开自己很多年了,在也吃不到妈妈做的菜。

回想小的时候,妈妈做的腊肉,腊猪蹄、香肠都是美美的。在拌上一只自家养的土鸡,哪叫一个好吃。我也算一个很不错的美食达人,但到今天,也做不出,属于妈妈味道的菜肴。分享下,我做的凉拌鸡和鱼吧。我的回答就是这样了。


柒把刀


小时候过年,年夜饭我最爱吃的妈妈做的一道菜其实是凉拌豆芽。还记得妈妈每次准备一大盆豆芽,拌好后放在那里,要吃的时候,拿个盘子夹上一盘儿,整理好豆芽,还要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净盘子边缘,才端上桌,这个动作,我到现在还记得。

我喜欢吃凉拌豆芽,可能也是缘于妈妈的这份干净整洁,她做出来的菜也是色泽漂亮,搭配均匀,上桌前盘子都要整理擦拭的特别干净才会上桌,这份干净一直影响着我。

豆芽是提前用自己家种的黄豆泡发后,用个木桶装好,盖好放到烤火的房间生发,大概一两天就长出来了,吃的时候,拿出来一部分,洗掉外壳,用开水烫一下,捞出豆芽,放上姜末,蒜末,香菜,香油,辣椒油,陈醋,一起拌均匀就可以了。

过年的饭桌上都是大鱼大肉,吃多了就会觉得油腻,这个时候吃上一口凉拌豆芽,立马透心凉,特别舒坦,我就特别爱吃这碗菜,可能我不爱吃肉的原因,感觉只要有这碗菜,比其他什么大鱼大肉都香。你呢? 联盟





夏夏日食记


刚到农历腊月中旬,妈妈又在准备过年的菜。我最喜欢吃妈妈制作的臭豆腐,制作臭豆腐可有学问了:首先要去掉大豆的皮,把精豆瓣用水泡开,用磨压成豆浆,滤去豆粕。精豆浆保持一定温度,加入石膏,豆腐就制成了。

制作臭豆腐的豆腐要求含水要少,还需用布包好,压去多余水分,制臭豆腐的豆腐就准备好了。

用刀分小,放在鲜松针上,在撒上鲜松针,放置十天左右,臭豆腐就制好了。

到过年时,拿掉松针那清香味就别提了,那是独一无二的自然之味。不论采用那种方法烹饪出来,都是人间极品美味。

我吃着臭豆腐,口口都感觉到是妈妈的爱。我好喜欢妈妈做的臭豆腐。


刘老师003


最怀念过年时妈妈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囗即化,咸香回甘。念念不忘。其实妈妈做的所有的菜,都是我最喜欢的。






老姜美食


小时候过年,最爱吃妈妈做的酿豆腐,妈妈做的酿豆腐,比别人家的嫩滑鲜香,一出锅就先来一碗,吃完豆腐,连米饭都不用吃了。




食尚煮易


我最爱吃的记忆最深的应该是每逢除夕中午母亲熬的肉菜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不只是停留在温饱的层次了,我老家是河北邯郸馆陶县的,这里是河北,河南,山东的交界处,饮食习惯没有明显的爱好,也没有能拿的出来的代表菜(也许跟我的职业有关吧,说起全国各大菜系的代表菜来都知道一部分,但是老家就没有让全国人民能叫上名字的菜)。

要说在我们馆陶县比较受人们认可的传统菜就应该是蒸碗了,不过由于做这些菜比较费时费力,又是吃饭时的主食菜,所以在宴席上用的比较多,平时在家很少做。

要是提起记忆里最好吃最受人们认可的应该是熬菜,对,就是我们现在吃的大锅菜,因为在老家的人们要招待客人了和邀请别人来家里做客了都会说:我给你做馍馍熬(肉)菜。

要说熬菜好不好吃,正不正宗,那也得分做菜的时间,因为它用的原料比较多,有的需要提前加工,再说了平时家里也不可能为了吃一顿饭准备那么多的原料用那么多的时间,所以要想吃好,就是过年时熬菜吃。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老家熬菜的做法,看看能不能成为你们家年夜饭的一个小靓点。

原料:五花肉,豆腐,丸子,木耳,腐竹,白菜,芹菜,青椒,蒜苔,香菜,葱姜蒜,花椒八角,料酒,盐,味精,甜酱,酱油,醋,香油。

操作步骤:

1:葱姜蒜,香菜,花椒八角适量,

2:将煮熟的五花肉切大后片,炸好的豆腐干改刀,用叶子较多的白菜半颗切两厘米见方的小块,泡好的海带切丝,粉条提前用温水泡软,木耳 腐竹泡好,

3:锅里倒油,下肉片炒至肉片出油下花椒八角葱姜蒜炒香,下甜酱酱油料酒后,放豆腐白菜芹菜青椒继续翻炒,加入煮肉时留下的肉汤烧开,再下粉条丸子木耳腐竹蒜苔,盐,味精小煮。

4:定下来了咸味儿以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适量的醋,点香油,撒香菜即可出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