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重磅,沉寂已久的房地產稅,年內或難產!

樓市重磅,沉寂已久的房地產稅,年內或難產!

來源 | 財經三分鐘 作者 | 楊瑞

房地產稅的出臺,猶如懷胎十月的孕婦持續難產。

五年前雖然就已橫空出世,而後更是歷經財政部、統計局不斷吹風,各大主流媒體的持續力挺,人大立法加速推進。

就在剛需翹首以盼的期待,房地產稅的出臺,或許是壓垮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

沒成想,由於樓市的風雲跌宕,房地產稅再度被束之高閣,甚至一度被曝出延遲推進的重磅。

然而,該來的總會來!

1

年內難產;

房地產稅或延遲推出

沉寂許久的房地產稅立法,終於迎來了大消息。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公開表態:

房產稅在今年內難以推出!

理由是地方政府在推出房產稅上碰到一些阻力,建議在財政開支透明度沒有進一步上升前,應推遲徵收房地產稅。

不同於吳敬璉、厲以寧等經濟學家的聲名遠播,提起陳志武,可能很多人比較陌生,甚至於不屑一顧。

如果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陳志武,不僅同時是全球三大頂尖學府(耶魯大學、港大、北大)的教授,更被《G20國家最具影響力人物報告》譽為“中國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而在經濟學上的成就,更是與張維迎、吳敬璉等並稱為最受企業家推崇的華人經濟學家。

換句話說,陳志武的影響力, 遠沒各位想象的那麼弱。

也就意味著,房地產稅延遲推出的論調,並不是陳教授的空穴來風。

而有關房地產稅的消息,能魂牽夢繞的影響到無數人,就是因為它對樓市的殺傷力太大。

無論是加速推進的利空,還是延遲推出的利好,都能引發輿論的熱議。

過去,為了應對高房價,政府使出了各種組合拳,但就像打在了棉花上一樣,全無作用,一度還頻頻上演“越調越漲,越漲越調”的怪象。

就在大家要徹底失望的時候,突然有人驚喜的發現,降龍十八掌還有最關鍵的最後一掌沒打,那就是房地產稅。

於是,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只盯著房地產稅何時出臺,對其他各種亂七八糟的樓市政策,統統選擇了無視。

房地產稅旦有風吹草動,便能瞬間引爆人們的神經。

2

穩字當頭:

房地產稅如何影響房價?

當初房價一路狂飆,調控效果尚未凸顯,輿論才千呼萬喚房地產稅加速推出。

財政部之前表示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力爭在2019年完成所有法律程序,2020年完成落實稅收法法定原則的改革任務。

但當中央731強硬定調後,假調控變成動真格,誰都不相信的房價回調,居然真的來了。

土地流拍、樓盤降價、房鬧不止、維權不息!

而此時如果繼續強行推進房地產稅,不僅與當初的初衷相違背,還會讓樓市恐慌的情緒蔓延。

何況樓市調控的終極目的從來是穩: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也就意味著,面對日趨降溫,甚至是成交量銳減的樓市,房地產稅的推出,不僅不能加速,相反,還必須急剎車。

那麼,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就真的那麼大嗎?

房地產稅能不能降房價,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就好像說,藥能不能治病

我說能,但也要看什麼藥

房地產稅能不能降房價,我認為能,但也要看,這個稅要具體怎麼收!

如果僅僅是為了給地方增加財政收入,那房價也降不了多少。

其實早在2011年開始,房地產稅的孿生兄弟房產稅,就在上海和重慶進行了試點。

然而,除了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稅收之外,對降低房價並沒有任何作用。

相比較房產稅的單一,房地產稅要同時對房子和地都要徵稅。

也就是說,房地產稅推出的目的,並不是降房價,而是取代土地財政。

但事實上,樓市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房地產稅縱然出臺,也只會短期對樓市形成一定衝擊,中長期依然難以改變市場上供給不足,僧多粥少的困境。

更何況,政府大力推進房地產稅,實際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地方財政。

那麼,奢望房地產稅一推出,就能讓房價大跌,自己恰好抄底進場的,自然是異想天開。

反過來說,即使房地產稅延緩推出,也別指望房價就能重演曾經的瘋狂。

而樓市無論怎麼調控,都無法迴避:樓市黃金十年,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3

中國樓市新格局: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對於一個行業而言,20年一輪迴。

從1998年中國開始住房改革以來,如今一路狂飆的樓市,已然是強弩之末。

再想重演過去:全國樓市齊瘋狂的局面,已然是不可能。

后土地財政時代,樓市或將越來越像股:

樓市越來越像股市,優質樓盤(股)繼續受追捧,而被所謂的炒作推高,但卻毫無上漲支撐的樓盤(股),將徹底被拋棄,淪落到無人問的地步

而在過去的樓市調控中,一二線熱點城市和三四五城市的房價,已經出現明顯的分化。

況且此前住建部明確表態:調控將從一刀切,轉向“因城施策”。

這句官話的解讀,就是:“該漲的城市容忍繼續漲,要跌的城市接著跌。”

也就意味著,閉著眼睛買房,就能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那麼,我們該怎麼買房?

一句話總結:聽政府的!

當然,這裡聽政府的,並不是聽政府說了什麼,而是看政府做了什麼?

要知道,身體永遠比嘴巴更誠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