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电影,你还在看吗?

上周《奇葩说》第五季节目中,身为导演身份的秦教授以要回去拍电影为由主动退出了节目赛程。我本身对秦教授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出于对其拍摄电影的好奇,我再次了解到“网络大电影”这个词。

网络大电影是指:组建团队拍摄,自己当导演,时长超过60分钟以上,拍摄时间(几个月到一年左右),规模投资(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电影制作水准精良,具备完整电影的结构与容量,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符合国家政策,也可以在电影院上映。

还记得前两年,影视行业大热,不少网络大电影厂商为了蹭大片热度,故意将自家影片的片名取得与热门影片仅一字之差,读音还相同,然后毫不避讳地在视频网站上线。大家总会被其中的各种梗逗笑,一打开某些视频平台,诸如《道士出山》、《打架吧,妈妈》、《潘金莲是我》等等的电影便出现在首页,令人忍俊不禁。

网络大电影,你还在看吗?

当时我们喜欢直接称这些低成本、意图依靠热度在电影市场夹缝中生存的电影为网络山寨电影,一时间为博眼球的电影名字和低俗内容甚至带动了不良风气。

这类电影通常要先进行评级,再通过网友在各视频平台的有效点击(观看时长超过六分钟)或其他方式来获取不同等级的利润。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对网络大电影有着不太好的看法。确实,网络大电影在很多方面与院线电影难以比较,例如资金、题材、思想深度,总在脱离着对网络大电影的定义。很多厂商出于谋利,大肆蹭着院线电影的热度,徘徊在影视行业的灰色地带,捞着自己的外快,根本不在乎电影本身的内涵和价值。

在当下,好像没有那么多人看网络大电影了,至少我的身边的人最多是对其吐槽一番,并没有实质性的去观看。这就说明虽然我们院线电影还没满足大众的要求,但大众对电影的期待还是有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当今这个时代,山寨电影难以像当年一般很好的存活了。也许会有那么一天,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会在某些方面能够有些平衡,院线电影不再有那么多华而不实,而网络大电影也能更加走心更加有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