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中东大铁路 十二 东北最大的现代化工厂

这是一间凝聚着一座城市历史的工厂,它伴随着这座城市一同诞生,一同发展,它给中国带来最早的工业技术,也带来了最早的马列主义思想。它就是位于哈尔滨的原中东铁路总工厂,后来的哈尔滨车辆厂。

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30年代的铁路总工厂,箭头所指为它的标志建筑水塔

1898年6月,沙俄中东铁路工程局正式在松花江边的"田家烧锅"落户办公,标志着中东铁路全面开工,哈尔滨这个城市正式开埠。

哈尔滨位于中东铁路东、西、南线的节点,作为枢纽,它也成为了建设物资的集散地。大批建设材料、设备从海参崴沿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逆流而上在哈尔滨集结。为了囤积管理这些物资设备,中东铁路工程局雇佣了大批中国工人在松花江边开辟一片江岸,用土石垒坝,平洼地筑地基,用4月多时间,在江边修筑一片高地,铺上铁轨,初期用马拉的平板轨道车卸货,后来换做小火车牵引。这块地方就成为哈尔滨第一个地名---埠头,就是码头的意思。

以后这块区域就叫埠头区,就是哈尔滨现在的道里区。

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正在卸货的运输船

这一年的10月份,在这块江边的高地上,中东铁路工程局开办了"东省铁路木材加工厂"负责加工枕木,和"东省铁路临时机械总工厂"负责结构件和维修。年底两家工厂统称为"铁路材料厂"。

这两家工厂初创时,有工人1300多人,中国人大约占80%。技术和管理都是俄国人。工厂有5条专业铁路线,分为机车、客车、货车和机械四个分厂。多数工序是在露天作业,只有不多的席棚和铁皮厂房。俄国人的宿舍是砖房,中国工人住在36个人字形席棚里,所以这一带也叫"36棚",工厂也被老百姓叫做"36棚铁路大厂"。机械分厂安装10几台套老设备,以蒸汽为动力。工厂总体比较简陋,但这是东北地区第一家机械化工厂和第一批产业工人。

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中俄工人合影

1902年,沙俄财政大臣维特视察哈尔滨,决定扩大工厂规模。建设一座现代化工厂,负责整个中东路机车、车辆的维修。

1903年,在原厂址以南一华里的地方建设新厂,由工程师扎尼斯克斯基主持。完全按照彼得堡铁工厂的设计图纸施工。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影响了建设进度。到1908年才完工。

新工厂占地84万平米,建筑面积3.8万平米。安装机械设备324台套,厂区有5条铁路专用线,另有2条铁路通往哈尔滨站。全厂共有11个分厂,涵盖蒸汽机车、客车、货车、机械加工,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铁路工厂。值得一提的是,工厂安装4台25千瓦汽轮机发电站,不仅供厂内设备使用,也供给哈尔滨火车站和路局各部门,开创了哈尔滨的发电史

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总工厂发电车间,电力在当年是尖端技术,不允许中国工人进入

新工厂命名为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新厂有员工2000多人,专门盖了一座办公大楼,中国人按照中国习惯叫"总账房",管理部门设人事、会计、总务、技术等,这座工厂在20世纪初,毫无疑问是东北地区最早、最大、最现代化的了。

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机械分厂

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带来了中国第一代技术产业工人,同时也成为传播马列主义的基地,

1905年11月,俄国社会民主党(布尔什维克)在这里成立分部,马列主义思想从此传播到中国。之后又成立了由中俄工人参加的中国最早的工会。1907年,该厂中俄工人联合铁路、码头工人,在太阳岛举行了中国最早的纪念"五一"庆祝活动。从1922年开始,中共早期领导人罗章龙、陈立人、刘少奇等都在哈尔滨铁路总工厂开展过党的工作,这里是东北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基地。

沙俄管理工厂时期,中国工人主要从事低端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10小时左右,工资每天大约20戈比(100戈比=1卢布),是俄国工人的一半。

1924年,中东铁路和哈尔滨总工厂进入了中苏共管时期,这时的工厂管理体现了更多的社会主义特征: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缩小了中苏员工的待遇差距,当时工厂员工平均工月资约90卢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收入了,在哈尔滨高级西餐厅吃一餐每人只要一卢布左右;每年员工都有一次铁路免票去外地休假的待遇;住房都有补助等等。

1935年,苏联把中东铁路连同哈尔滨总工厂卖给了满洲国。总工厂进入了日据时期,改名"北满铁路哈尔滨铁道工厂"。当时日本为了统治管理工厂,建了炮楼,围墙等,还专门在工厂设立了警察。日本取消了8小时工作制,工作时间一般为10小时以上,中国工人工资为每天8角(满洲币),日本工人则能到达2.5元。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联接管了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统称为"中长铁路(中国长春铁路)",总工厂也隶属于中长铁路管理局。

1950年,工厂归属新的中长铁路管理局(中苏共管),更名为"哈尔滨铁路机车车辆修理厂"。同年抗美援朝爆发,工厂接受了修理机车和制造400台货车的任务,这是它在新中国的首次制造任务。同时担负了为全国其他工厂培养输送技术、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油画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车辆厂

1952年,中东铁路正式移交中国,铁路总工厂也转由中国铁道部管理,更名"铁道部哈尔滨车辆厂",转型为铁路车辆的专业制造型企业。

2001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哈尔滨车辆厂异地搬迁,原址的一部分辟为工业遗址公园。

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铸钢车间

马列主义最早从这里传入中国

标志性建筑 百年水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