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讓我們緊張的生活中泛起了漣漪,臘八節的那些事!

節日,讓我們緊張的生活中泛起了漣漪,臘八節的那些事!

臘八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在那一天,老百姓就會吃臘八粥等傳統的食品來慶祝,這種習俗在我國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人們會到比較有名的廟宇拜神,以驅邪避鬼,求家人一年的平安。

節日,讓我們緊張的生活中泛起了漣漪,臘八節的那些事!

1臘八節的由來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節日,讓我們緊張的生活中泛起了漣漪,臘八節的那些事!

2臘八節食物

節日,讓我們緊張的生活中泛起了漣漪,臘八節的那些事!

1、臘八節的食物:臘八粥。臘八粥的主要原料為穀類,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具有補中益氣、養脾胃、和五臟、除煩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溫脾益氣的作用,適於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對於虛寒洩利、虛煩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中醫認為薏米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溼的功能,經常食用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纖維的薏米有預防高血脂、高血壓、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節日,讓我們緊張的生活中泛起了漣漪,臘八節的那些事!

2、臘八節的食物:臘八蒜。紫皮蒜1000克,米醋500克,白糖400克。選用一干淨盛具,作為泡臘八蒜的容器;選好大蒜,去皮洗淨,晾乾,先泡入醋內,再加入白糖,拌勻,置於10度~15度的條件下,泡製10天即成。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

3臘八節習俗

節日,讓我們緊張的生活中泛起了漣漪,臘八節的那些事!

1、陝西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江浙臘八節的習俗: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臘八粥裡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裡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節日,讓我們緊張的生活中泛起了漣漪,臘八節的那些事!

3、北京臘八節的習俗: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撥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生活寂靜似是流水,節日,讓我們緊張的生活中泛起了漣漪,過好每一個富含意義的節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