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Note 7發佈死磕性價比 竟不敵聯想S5 Pro GT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今天下午,小米在北京舉辦了獨立品牌紅米Redmi的新品發佈會,推出了“小金剛”紅米Note 7,並宣稱將死磕性價比到底。然而,發佈會結束不到一個小時,素有手機圈“萬磁王”之稱的聯想手機掌門人常程就高調發布了一條微博,正面剛上了雷軍一再強調的死磕性價比。

红米Note 7发布死磕性价比 竟不敌联想S5 Pro GT

從微博配圖來看,這回常掌櫃可以說是底氣十足,不僅直接貼出了聯想S5 Pro GT與紅米Note 7的參數配置對比圖,從芯片處理器、拍照功能,甚至是快充這樣的小細節,都一一列出進行了全面的對比。而常掌櫃的微博文字就更單刀直入,一句“認真死磕性價比和嘴巴說死磕性價比之間的距離是:一塊錢人民幣”,直接拍“死”了紅米Note 7的根本。同時,還詳細列舉了1198元、前後Sony2000萬攝像頭、前置雙攝零光感解鎖、全金屬輕鬆砸玻璃以及18W快充等,聯想S5 Pro GT相比於紅米Note 7的五大優勢,這波操作也是十分的硬核。

红米Note 7发布死磕性价比 竟不敌联想S5 Pro GT

不過,紅米Note 7號稱的4800萬像素竟不敵聯想S5 Pro GT的Sony 2000萬像素攝像頭?莫不是常掌櫃這回“碰瓷”要失算?對此,懂技術的網友就開始科普了。首先,不管是紅米還是聯想,其所搭載的驍龍660處理器本身是不支持硬件直出4800萬像素照片,紅米Note 7所帶來的超高像素照片實際應該是通過AI算法輸出實現的。除此之外,還有網友爆料稱4800萬像素經過像素四合一技術之後,直接變成了1200萬,跟現在的手機成像沒多大區別。

红米Note 7发布死磕性价比 竟不敌联想S5 Pro GT

如若以上爆料屬實,也就怪不得常掌櫃敢如此大聲旗鼓的拿聯想S5 Pro GT的Sony2000萬像素攝像頭正面剛紅米Note 7了。可1198元的價格比紅米note 7便宜一塊錢又是怎麼回事兒?原來,紅米Note 7雖宣稱999元,但實際售價999元的是3G+64G版,如果想買個稍微貼合當下手機市場主流內存版本的,比如4G+64G版本,價格上就要添個兩百塊,用1199元了,而常掌櫃微博中提到的聯想S5 Pro GT,同版本售價確實比紅米note 7便宜了一塊錢。

红米Note 7发布死磕性价比 竟不敌联想S5 Pro GT

細算下來,雷軍的死磕性價比確實有些站不住腳兒。不過從價格以及發佈會等各方面上來看,確實也能看出來,雷軍真的有些被聯想手機等一眾緊追不放的友商給逼急了,不僅發佈會上一改此前灑脫系主持風格,多次公開diss榮耀,暗指友商黑人,更開場就說出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言論,著實有些讓人意外。

在智能手機市場幾近飽和的大環境下,近年來手機市場行情持續走低,曾經憑藉“為發燒而生”的小米也逐漸顯露疲態,被一眾網友詬病。此外,2018年像聯想手機這樣的重新入局者也來勢洶洶,不僅以接近月月有新機的頻率高調的刷著存在感,銷量上更是連創新高,如此激烈的競爭,雷總急了也算人之常情。

1月9日深夜,在2019微信公開課“微信之夜”上,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強調,微信詞典裡沒有剋制這個詞,只有遵循一個好產品的原則,於是他現場發佈了兩個關於企業微信成為“好產品”的新變化。

红米Note 7发布死磕性价比 竟不敌联想S5 Pro GT

“紅包會有兩個變化,第一個是我們在今年春節期間會上線一個新能力,企業微信用戶可以申請企業訂製的紅包封面;第二個變化是紅包本質上是用來傳遞情感的輕應用,不應該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後續我們通過在紅包裡面添加自己製作的表情等方式,來強化情感的分量和互動的趣味”,張小龍試圖通過紅包功能的改變升級,向企業微信紅包和微信紅包賦予更符合人性與習俗的深層含義。

早在2014年1月,微信推出微信紅包應用這一國民級“發明”。騰訊數據顯示,當年在微信紅包推出兩天不到的時間裡,參與用戶超過500萬,總計搶紅包7500萬次以上,平均每分鐘領取紅包達到9412個,可見國人對微信紅包的追捧。至今,微信紅包已經成為微信用戶習慣,將微信與華人生活傳統串聯起來。

張小龍宣佈今年賦予微信紅包兩個新變化,使微信紅包更貼近真實生活傳統。

企業微信用戶通過申請企業訂製的紅包封面,讓企業微信紅包具備了更強的to B屬性,在真實社交中,企業訂製紅包封皮,能夠有效傳達企業信息,而張小龍給企業微信紅包貼上訂製封皮,讓企業微信用戶產生更真實的企業社交投射。

對人性化的追逐,促使張小龍繼續改進微信紅包的應用機制。後續紅包裡可以添加自定義表情等表現手段,使微信紅包跳脫出金錢交易的誤解,投入社交情感,讓微信紅包迴歸到真實生活體驗中的初心——“紅包情感與互動趣味”。

在今年的“微信之夜”上,張小龍一直試圖尋找人本精神。對於企業微信的觀照,張小龍宣稱“定了一個方向,人就是服務”。

所以企業微信的新變化將基於一個新的理念——希望讓每一個企業員工都成為企業服務的窗口。人就是服務,而且是認證的服務。

張小龍現場以生活中加快遞員微信的舉例說明,“我們可能都會加一些快遞員的微信,但每次新來一個快遞員就要加一個新微信,很多朋友抱怨說加了太多陌生人都不敢發朋友圈了,實際上當你真需要寄快遞時,可能這個快遞員又已經離職了”,張小龍認為人生活在現實場景中,我們都希望有個人來幫自己做事情,而不是去依靠APP或者小程序,因為人更有靈活性,並且服務更到位。

而企業微信則打開了一種新的服務想象力:4S店的一個員工,他用企業微信加了你,你可以認為這個人就是你的小程序。當你點進與他的對話界面,因為對方是企業微信的用戶,你會看到他的對話界面下是4S店的服務菜單,你可以直接在這裡使用服務。有點像公眾號底下的菜單,但是你也可以跟他直接說話,消息是能及時得到回覆的。這樣的話,下次你要找4S店,你可能第一選擇是打開跟這個人的對話,而不是要找4S店的小程序。

截至目前,企業微信已助力中國大量企業實現“智慧轉型”,中國500強企業中超過8成通過企業微信踐行“產業互聯網”。張小龍堅信企業微信可以賦能企業,讓企業所有的員工變成對外服務的窗口,相當於“帶著你的小程序到處跑”。企業微信試圖通過這種變化,讓每個企業員工都可以直接提供服務,並且因為這個員工,讓服務和企業因為員工而更受認可。

“人口總是有限的,而服務是無窮的”,張小龍如此定義更具智慧的企業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