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暮年病痛多 農村養老問題誰之過

昨天老公還沒有到下班時間,就早早回來了。我很驚訝,你單位不是很忙嗎?他拉長聲音說:找保姆呀。哦,這樣啊。週末就在找,昨天週二才搞定。老公的爸爸坐在輪椅上有幾年了,是一個怪老頭。保姆找了不下40個了。這還是保守數字。他仗著自己有存款,不花兒女的錢,把找保姆當做家常便飯。這個他看不行,那個人家受不了他,於是,家裡一年到頭總是折騰保姆的事。兒女都上班,沒有時間伺候,老人病了,或者年歲大了不能自理怎麼辦?養老問題不知道愁壞了多少人?這是一個社會通病。這是一個讓人越來越揪心的社會現實。

因為家裡有兩位96和91歲的爺爺奶奶,我幾乎每週都帶著姑姑回到鄉下孃家。看望老人。哥哥們無論多忙都是抽時間回家。距離縣城150多里地就這樣的來來回回。爺爺奶奶一直都自立,自己生活。直到爺爺92歲那年摔壞了腿,爸爸70歲了身體不好,無暇顧及爺爺。先後幾個保姆之後,奶奶的狀況也不好,哥哥非常心疼70多歲的媽媽,於是請一對夫妻保姆,月薪八千。來照顧爺爺奶奶。找保姆之路其實也是很艱辛的。

人到暮年病痛多 農村養老問題誰之過

保姆和東家是僱傭關係,且不說新聞裡那些極端的案件讓人心生恐懼,就是平日裡主僱之間契合度也是蠻重要的。比如老公的爸爸挑剔,一個一個總是幹不長就走了。另一方面是保姆方面,想工資越高越好,幹活越少越好。其實保姆這行,也是良心活,伺候老人是個非常辛苦的活,它不像帶嬰兒那麼初生生命的鮮亮,雖然都是辛苦可是辛苦的感覺不一樣。老人身體的腐朽,思想的迷鈍,性格的怪異等等,很多人是不願意伺候老人的。

說句良心話,就是你自己伺候老人也未必做到盡善盡美。所以,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找保姆對於我們平常人家來說,要求不高,只要別虐待,勤快一點乾淨一點就行了,很知足了。“差不多”就是原則。就怕是主人挑剔,尤其是老人的觀念,我花錢僱你,你就得咋樣咋樣。而保姆是為了辛苦打拼賺錢,這自然是目的,更怕他們像電視劇演的那樣,無人情況下為所欲為。哎,這真是一對矛盾的集合體。可是又彼此聯繫無法分割。

人到暮年病痛多 農村養老問題誰之過

我回到孃家,經常聽說村裡的養老人問題。聽到媽媽和鄰居的訴說,心裡驚訝極了。大多數還說得過去吧,老人不能自理之後孩子輪班伺候,因為在農村一月拿出一千多塊錢,不容易也捨不得。這樣有人管還算不錯的。還有的子女因為和父母矛盾積壓,父母老了不好好養,老人啥時候死的都不知道,還有的相互推諉不出錢,哥幾個生氣打架的,還有的個別的,打罵老人家,當然這是極端裡的。其實真心孝順父母,讓父母頤養天年的在農村很少,對待老去了,沒錢的,不能自理的父母很多人都是差不多就得。哎,真是讓人聽著心驚肉跳。所以能出錢找保姆的就算不錯了。

人到暮年病痛多 農村養老問題誰之過

人老了,這是自然規律,但是養老問題讓很多人愁,有錢的僱保姆,遇見可靠的踏實的保姆就很難得了。沒錢的捨不得,對父母不好的那就只好是自己的造化了。在農村這一問題很突出。養老院一是父母不樂意,二是子女捨不得錢。總之,我們現在大家聊天閒聊都怕自己老了咋辦,有退休金的也怕無人關愛,沒錢的就更甭說了。子女孝順心裡還算安穩,有的子女不孝順的,父母心裡真是驚慌的很。應了那句話,死不怕,就怕纏綿病榻。哎,養老本應該是我們民族傳統的美德,但是現實卻讓人看到各種心酸心痛,農村養老誰之殤?

人到暮年病痛多 農村養老問題誰之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