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加速城市停車“一張網”管理

隨著中國5G商用提速,與交通相關的創新應用開始紛紛落地。日前,全國首個5G地鐵站在成都正式開通,標誌著5G全場景連續覆蓋即將成為現實。另外,北京也於近日對外發布了《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19年-2022年)》,提出將積極推動北京成為5G車聯網重點示範應用城市,2020年在重點區域完成5G車聯網建設。

5G加速城市停車“一張網”管理

智慧城市是5G的主陣地,當前許多城市都把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治理城市病、完善公共服務的重大機遇,因此,5G技術有望進一步推動停車難、交通擁堵等難題得到妥善解決。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設垂直領域裡,智慧停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其中,關鍵技術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近年來,深圳竭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標杆,率先啟動5G試點,全面完善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加快實現萬物互聯,建成城市大數據中心和運營管理中心。以智慧交通建設為例,深圳正構建地上地下智慧化綜合交通服務體系,逐步建設全市統一的智慧停車雲平臺。現階段,深圳正加快開展人工智能無感停車試點工作,依託“人工智能+高位視頻”模式,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對車牌進行動態識別,確保識別的準確性,實現“無感停車”。

下一步,在構建城市級停車雲平臺進程中,5G將真正派上用場。事實上,5G不單單只是網絡速率的幾何級增長,更是萬物互聯的基礎,幾乎可以讓任何類型的設備以及設備數據的連接和交互成為可能。也就是說,在5G的基礎上,整個城市的停車資源都能互通互聯,加速城市停車“一張網”時代到來,而平臺數據的開放共享也將更好地服務城市大交通的發展,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可以預見,率先擁抱5G的國家和城市,將在未來十年保持競爭優勢,屆時,人工智能的數據源將會迎來一次爆炸式井噴,各行各業的生產和服務方式以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都將發生顛覆性變化。未來會使用AI的企業將比不會使用AI的企業活得更好,對城市發展來說也是如此,掌握關鍵技術就相當於獲得了智慧城市的入場券,在城市升級競爭中佔據先發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