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三線記憶”展覽館開門迎客

“三線”,一個當下年輕人聽起來十分陌生的詞。為保護和發掘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弘揚三線建設者們艱苦奮鬥、愛國奉獻的精神,沁源縣建起了全省規模最大,晉東南地區唯一的“三線記憶”展覽館,並於近期開門迎客。該館全面反映了上世紀60年代國家備戰備荒在沁源縣建設國防工業的歷程。

沁源“三線記憶”展覽館開門迎客

沁源“三線記憶”展覽館位於該縣郭道鎮,由原長虹機械厂部分舊廠房改建而成。展館總面積4500餘平方米,總投資280餘萬元。館內收藏原三線廠實物近1000餘件,照片2000餘張。整個展館共分7個展廳,從歷史背景、挺進沁源、生產歷程、激情歲月、三線人物、三線情結、再鑄輝煌等板塊,圖文並茂地再現了當年三線廠在沁源的發展歷程,展館作品從不同角度回顧了三線建設那段崢嶸歲月,展現了三線人艱苦奮鬥、勇於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建設精神。

館內既收藏了“三線”建設時期極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以及歷史文獻、圖片等,更通過一些微縮場景再現了當時的生產生活場景。

“三線”也稱為“三線建設”。“三線建設”是我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當時國際局勢日趨緊張,為加強戰備,1964年,中央決定建設第二套完整的國防工業和重工業體系,將國防、科技、工業、交通等生產資源逐步遷入三線地區。

所謂“三線”,是指當時經濟相對發達且處於國防前線的沿邊沿海地區向內地收縮劃分的三道線。一線地區指位於沿邊沿海的前線地區;二線地區指一線地區與京廣鐵路之間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東半部;三線地區指長城以南、廣東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包括四川(含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廣東等省區的部分地區,其中西南的川、貴、雲和西北的陝、甘、寧、青俗稱為“大三線”,一、二線地區的腹地俗稱為“小三線”。

1964年8月,國家建委召開一、二線搬遷會議,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數國防尖端項目要“靠山、分散、隱蔽”(簡稱山、散、洞),“三線建設”由此拉開帷幕。

在1964年至1980年期間,國家在屬於三線地區的13個省和自治區的中西部投入了佔同期全國基本建設總投資的40%多的2052.68億元巨資;400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成千萬人次的民工,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號召下,扛起揹包,跋山涉水,到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峽谷、大漠荒野。風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彼時,位於小三線地區的沁源來了7個三線廠,其中5個駐紮在郭道鎮。從此,寧靜的太嶽山迎來了近萬名來自祖國各地的年輕人。

三線建設歷時16年,實現了國家建設的重點由東部向西部的遷移,建成了鞏固的戰略後方。

由於歷史原因,“三線建設”在當時是保密的。即使被人提及,也頗具神秘色彩。上世紀80年代後,伴隨著改革開放與冷戰趨於緩和,三線建設逐漸見於報端。

改革開放後,“三線”企業由於位置過於分散、偏僻閉塞而難有發展。在向市場經濟轉型時,部分企業經過“軍轉民,以民養軍”的調整改造實現了鳳凰涅槃,有些成為了新一代大國重器的搖籃。而有些“三線”企業或搬遷、合併,或破產、重組,逐漸從歷史舞臺上消失。

“三線”,它絕不僅僅是一段塵封的歷史,那是一段無數人的拼搏歲月,是默默奉獻的家國情懷,是我們現在所有安穩、和平和幸福的基礎。

據悉,沁源三線記憶展覽館是該縣打造“三線文化園”總體規劃的第一步。今後,將逐步拓展長虹廠、晉東廠、東昇廠全部廠區舊址200餘畝,對各廠遺留廠房、宿舍、學校、禮堂等設施充分開發利用,規劃建設“工業遺址”公園、傳統特色餐飲園、民俗文化體驗園、三線影視拍攝園、工業遺存文創園,努力打造集旅遊開發、愛國教育、影視拍攝、民俗文化、文創產業為一體,功能多樣,業態豐富,文旅融合發展的全國“小三線”紅色教育基地。(何玉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