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一個小國國君,妄圖舉著“仁義”的旗幟,做他的稱霸美夢

大家好,我是青史回聲,今天我為講述春秋時期,一位宋國國君——宋襄公。


我們常說自不量力,一個人過於估高自己,不正視自己真正的能力和水平,一旦面臨正事,自己的能力頃刻之間就顯露出來。一個人尚且如此,作為一個國家,那影響可就大了,嚴重點就是亡國滅種。

歷史上不乏有這樣的國家,明明自己實力並不強,非要招惹大國,甚至還想著做稱霸的美夢。春秋時期的宋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一個不自量力的宋國,自然就會有一個不自量力的宋襄公。

春秋時期一個小國國君,妄圖舉著“仁義”的旗幟,做他的稱霸美夢

宋襄公

宋襄公?是不是有些熟悉,在春秋五霸中,他就是其中之一。可是按道理不對呀,如此不自量力的傢伙,怎麼能當得起“春秋五霸”這個稱號?這個我稍後會講,先暫時不表。

要說這宋國,在春秋列國中,那就是個奇葩的存在。如何奇葩呢?國雖小,實力也弱,可就因宋襄公出了名的“仁義”,竟然硬得各諸侯的尊敬,換成現在,那是不可想象的。自古以來都是以強者為尊,誰的拳頭大,誰老大。但在春秋時期,就有這麼“奇葩”的事情發生。

咋回事呢?

“出了名”的仁義

這年頭,要想別人知道你的所作所為,很簡單,在朋友圈發個動態就行了。在古代,那就得口口相傳了。

宋襄公首次讓人知道他的“仁義”是在他將國君之位讓於他的庶兄目夷。按照周朝的嫡長子繼承製,身為宋桓公嫡長子,宋襄公是國君之位唯一的繼承人,但是宋襄公卻做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的事兒:主動將國君之位讓與賢德的庶兄目夷。更讓人吃驚的是,他庶兄目夷還推辭不受,甚至為了拒絕國君之位,跑到衛國躲了起來。無奈之下,宋襄公放棄了這個打算,請他庶兄回國,並且授予重任,任命他為司馬,主管宋國軍政大權,輔佐宋襄公處理國政。而這段讓位佳話,在民間口口相傳,名傳天下,世人都稱宋襄公仁義無雙。連當時的春秋第一霸齊桓公和他呢重臣管仲都對宋襄公的“仁義”美名讚歎不已,而這也就有了後來齊桓公以齊國後事相托,讓宋襄公繼承齊國霸業。

第二次讓天下更知道他的“仁義”,就是他扶持齊孝公公子昭繼承齊國大位。春秋首霸齊桓公雖然“事業有為”,讓齊國成為霸主,其功不可沒。不過在身後事上卻處理得很不妥當。他的三位正室兒子沒生一個,倒是幾個側室生了一大堆,再加上晚年寵幸豎刁等奸臣,導致齊國世子遲遲沒有冊立。

春秋時期一個小國國君,妄圖舉著“仁義”的旗幟,做他的稱霸美夢

齊桓公

齊桓公其實一直很欣賞他的一個兒子公子昭,但因為後宮和姦臣的阻撓,遲遲沒有決定。後來在葵丘會盟期間,決定立公子昭為世子,並委託宋襄公主持日後公子昭繼位之事。

那麼為什麼選擇宋襄公呢?因為宋襄公很可靠,怎麼可靠?因為宋襄公那名傳天下的“仁義”。一個不爭國君之位的人,在道德品質上,絕對值得信賴。

當然,宋襄公也沒有辜負齊桓公的委託。

齊桓公死後,幾個兒子為了爭大位,鬥得你死我活。公子昭又沒有實力,怎能鬥得過這些人,於是逃到宋國尋求幫助。宋襄公履行了當年的承諾,他說:我以仁義為主,不救遺孤,這不仁;受人託付又不履行,這不義。於是就聯合了衛、曹、邾三個小國去討伐齊國。

當時的公子無虧就當了三個月的國君,就被殺了,公子昭順利繼承大位。後來齊桓公其他幾個兒子又不服,宋襄公又親自出馬,打敗了叛軍,徹底搞定了齊桓公的家事。

搞會盟,小國不服,大國不搭理

在春秋時期,任何一個諸侯國君都有一個做霸主的野心,宋襄公也不例外。在扶持齊孝公繼承齊國大位後,他覺得他有這個能力做這個春秋霸主,於是仿效當年的齊桓公,也搞了個會盟,不過卻很低級,來得都是些滕、曹、邾、鄫等幾個小國,這幾個小國還不如宋國。於是宋襄公擺出了老大姿態:滕國國君來晚了幾個時辰,就把他關禁閉;鄫國國君來晚兩天,宋襄公還將人給殺了,搞得其他小國國君人心惶惶,找藉口回國了。宋襄公一看,怎麼滴,一個個不給我面子,我就自己找面子。於是他先打曹國,後來因為鄭、楚、魯、齊、陳和蔡六國在齊國邊境會盟,宋襄公怕有人倡議盟主,便退兵了。

春秋時期一個小國國君,妄圖舉著“仁義”的旗幟,做他的稱霸美夢

春秋列國圖

過了一段時間,他又起了“心思”。既然小國不服,大國也不響應他的倡議,於是他將主意打到了楚國。

妄圖靠“仁義”感召楚國,卻輸的一敗塗地

楚國是南方大國,他也想做霸主,進取中原。在齊桓公死後,齊國因內亂而實力衰弱,楚國也打起了稱霸的心思。而這時宋襄公想借楚國來聚合諸侯,再以諸侯來壓服楚國。於是舉行盂地會盟,邀請了楚國、齊國等國,不僅如此,他還天真地提議在會盟期間,各諸侯國君不帶兵車,不攜兵器,隻身赴會。也就是說宋襄公要不帶一兵一卒,隻身前往參加這個“衣裳大會”,以顯示他的“仁義”之名。

可楚國可不是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國家。結果在會盟期間,率先發難,身邊的奴僕其實都是楚成王的士兵,他們輕鬆抓住了宋襄公,並逼迫其他諸侯臣服楚國,不僅如此,還打算以宋襄公為人質,攻打宋國。不過還好,在目夷和宋國百姓的抵抗下,楚國退兵了。宋襄公後來也在齊國和魯國的調解下,被釋放回國。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宋襄公有了這次教訓後,會有所反省,可是並不是這樣。

在楚國挑起泓水之戰後,宋襄公依然不知,還讓自己的士兵舉著“仁義”的大旗,想用“仁義”來對抗楚國的刀槍。他在戰場的“仁義”就是,不打立足未穩的軍隊,不俘虜年邁的士兵,而且還要善待俘虜。這換成現在,就是個愚蠢的做法,怪不得我們的毛主席曾說過:

我們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說得很對,宋襄公所做的就是個蠢豬式的戰法。

春秋時期一個小國國君,妄圖舉著“仁義”的旗幟,做他的稱霸美夢

泓水之戰

結局顯而易見:宋國敗了。楚軍過河時他不出擊;楚軍過了河還沒排成隊列他也不出擊。兩次機會就這樣在他手中溜去。等到楚軍全部渡河,排好了陣型,他才交戰。可是敵強我弱,宋國哪是楚國的對手?不僅敗了,自己還中了一箭,沒熬過去,第二年就去世了。

宋代學者錢時曾有過評價:

無義師之實而欲假義師之名,慮敵之不周,防患之不密,以致身殞國喪,如探籠阱而屠之,遂使流俗之論謂王者之兵真無用於後世。後世非詐謀不可,皆宋襄公、成安君之徒實誤之也。

仁義,作為道德標準,那肯定是好東西,這個不反對。但在戰場上,對敵人講仁義,就是對自己講死亡。戰爭的目的,就是一個,不擇手段打敗敵人。其他的,戰後再說。

而宋襄公能被稱上“春秋五霸之一”,完全是因為司馬遷,因為“仁義”二字,讓宋國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的一筆,贏得了司馬遷的敬佩,也就成為了五霸之一。當然不是靠實力,靠仁義。

其實也不全怪宋襄公,只是把仁義用錯道了,這種人並不多了。

司馬遷《史記》

左丘明《左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