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人文之母 —— 嫘祖

中華民族人文之母 —— 嫘祖

中華民族人文之母 —— 嫘祖

嫘(音:léi)祖,又作累祖、雷祖。生於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關於其出生地西陵,有河南西平說、鄭州滎陽說、山東費縣說、山西夏縣說、陝西黃陵說、四川鹽亭說、湖北宜昌說、湖南湘潭說和浙江杭州說等。在世時發明養蠶織帛、輔佐黃帝治理天下。後在和黃帝巡視天下時,病逝於途中。黃帝諡嫘祖為“祖神”。

《史記·五帝本紀》:“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她生了玄囂、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為妻,生高陽,繼承天下,這就是五帝中的“顓頊帝”。玄囂之子蟜極,蟜極之子帝嚳,帝嚳長子后稷,名棄,周朝始祖。帝嚳次子契,是商朝的始祖。三子放勳(也就是帝堯)。四子摯(帝嚳死後,摰承嚳的帝位,九年後禪讓給放勳)。

嫘祖首創栽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並將此法傳遍四面八方,影響深遠。《史記》提到黃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妻,她發明養蠶,為“嫘祖始蠶”。後世之典籍皆襲其說如《隋書•禮儀志》記載,北周尊嫘祖為“先蠶”(即始蠶之神)。《通鑑外紀》記載:“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帝之妃,始教民育蠶,治絲蘿以供衣服。”《隋書•禮儀志》記載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不僅有“桑”、“蠶”、“絲”、“帛”等字,而且從桑、從蠶、從絲的字多達105個,這充分說明在商代以前,已經有絲製品,自然有由綢帛製成的衣服。而這一切皆有賴於“嫘祖始蠶”。 蠶絲是我國六大發明(蠶絲、指南針、火藥、造紙、瓷器、印刷術)之一,而家蠶馴養、繅絲紡織是中國六大發明中最早的一種。 嫘祖開創的中國絲綢產業和絲綢文化在世界上獨領風騷數千年,是中華文化寶庫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