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康熙青花开光山水花卉纹尊。见《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其上所绘山水图。会令对清代绘画有所了解的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由于瓷器绘画毕竟是工匠的模仿之作,所以皴染勾勒较为粗糙,但在瓷器上已属工细严谨,完全可以看出王鉴山水的影子。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王鉴与王时敏、王翠、王原祁三位画家并称清初“四王”。谈到中国绘画的历史。不可能绕开名声显赫的“四王”,尽管两个世纪以来对其画风有诸多的批评。但无论如何“四王”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尤其是清代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这四位大家的山水画讲求文人的审美意识,追求山林野趣。且四人均学习和汲取了宋元的山水画风格和笔法。在构图上基本上都采用全景式大山大水的模式。他们这一风貌独具的绘画风格鲜明地反映在了后代的瓷器绘画中。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从康熙朝的青花瓷直到清晚期程门派的浅绛彩瓷器,其山水画一直延续了“四王”的画风画法。我们只要把这一时期的山水纹瓷器的图案与“四王”的绘画详加对照,就不难找到其中的相似之处,发现“四王”绘画对清代瓷器绘画的深刻影响。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那么为什么“四王”的绘画风格会影响到清代瓷器的绘画?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清代“四王”的山水被皇帝所推崇,被尊为“正宗”。其中王原祁于康熙九年中进士,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入值南书房,常奉命“御前染翰”,并充任《佩文斋书画谱》总裁,主持绘制康熙六句《万寿庆典图》,可见其画风技法已充分得到皇帝的认可。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在专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审美倾向和好恶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审美倾向。因此“四王”的绘画风格由于皇帝的肯定,进而成为了全社会效仿的楷模。自然而然地会在瓷器的绘画上直接地加以模仿。其次,他们四人的绘画都强调模仿古人、四人画风接近或者相似,自觉不自觉地把文人画的表现凝定为一种较为固定的艺术模式,这样就为别人的仿效。学习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瓷器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它的纹饰会充分反映所处时代的艺术审美倾向。在清代“四王”山水成为绘画“正宗”之后,瓷器上的绘画很难不受其感染。“四王”较为固定的绘画模式,也方便了其画风画法在瓷器工匠中的传播,也使得我们今天能在清代瓷器绘画中,更多地体味“四王”山水的韵味。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瓷器上的“四王”绘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