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飘四海 文化传千年 宜宾酒文化综述

酒香飘四海 文化传千年 宜宾酒文化综述

“巍巍一座塔,高高一匹马。塔是奋进塔,马是腾飞马。奋进塔,骏马飞,万吨粮仓映碧水。十里厂房金灿灿,座座金杯闪光辉。神州神酒,我们酿出了东方神话……”12月11日,走进宜宾城区南岸文化广场,一群老者正在自弹自唱,高亢悠扬的歌声回荡在戎城上空。

宜宾,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全国最主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现存赞酒诗赋数量为川南之首,出产世界名酒五粮液……沉积4000多年的酒文化,是这座城市最闪亮的名片。

回溯历史 美酒文化千年精粹

有着2200年建城史的宜宾,酿酒历史更为悠久。建于北宋时期的旧州塔是当时繁华盛世的见证。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旧州坝宜宾城面积约32万平方米,城内建筑除官衙外,还设有报警烽火台,岷江上高悬拦江铁索,便利的水陆交通,舟楫如林,致使城中商贾云集,马帮不断。

1984年7月,在叙州区横江镇出土的酒器“蝉纹青铜爵”,据考证为战国时期所铸造。这些美轮美奂的酒器,曾经盛着的是怎样的美酒?

据《华阳国志》记载,僰人性情温和,习仁道,勤劳、聪明,善事农牧,尤为善种水稻、荔枝、姜、蒟、豆之类的作物,为酿酒提供了条件。

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早在“秦、蜀有咂嘛酒,用稻、麦、 黍、秫药曲、小罂封酿而成,以筒吸饮。”这对宜宾酒的起源,作了印证。

唐代诗人杜甫曾乘船路经“牛口庄”,闻到糟头房的酒香,情绪倍增。戎州刺史杨使君仰慕杜甫诗名,遂在东楼设宴用“重碧酒”款待杜甫,杜甫即席赋诗一首,写下了千古绝唱的《东楼诗》,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到了宋代,宜宾的酿酒业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据宋代《熙宁酒课》推算,北宋时戎州的酒年产量已经达到522500斗。

著名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在戎州度过了三年谪居生活。其间,黄庭坚曾作诗称赞“绿荔枝”与“荔枝绿”酒,诗中吟道:“王公权家荔枝绿,廖致平家绿荔枝。试倾一杯重碧色,快擘千颗轻红肌……”

明代,宜宾的酿酒工艺日臻完善,产生了“温德丰”“德盛福”“利川永”“长发升”等手工作坊,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特色酒文化。其中,“温德丰”作坊将总结出了的“陈氏秘方”,经过邓子均的改良,从多种粮食中选出5种粮食,通过地穴式窖池发酵酿出了远近闻名的“杂粮酒”。

1909年,“杂粮酒”更名为五粮液,并于1915年在巴拿马获得第一块国际金奖。

玉液琼浆 独特工艺传承发扬

三江神会,山灵水秀,这一方土地有着上天赐予的酿造美酒的禀赋,佳酿自然由此而生。

在中华世纪坛“世纪国宝展”一号展柜上,一块灰褐色泥巴与秦始皇陵的划船陶俑、中国最早的人造铁器等文物一起,戴上国宝桂冠。但这块参展的泥巴依然“活着”,称为“微生物黄金”,来自“长发升”老窖——五粮液古窖池群。

古窖池一个个被黄泥封好,沉睡着,四四方方的,有5吨卡车的车厢大小。据介绍,每1克老窖泥中,含10亿个以上的微生物,形成一个庞大的微生物群落。

“中国白酒的酿造与西方的啤酒酿制工艺不同,中国采用开放式的酿造工艺,粮食要与当地的空气、温度、湿度、水土、微生物充分融合,才能酿出好酒。” 中国首届酿酒大师、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友金表示。

在原料选择上,宜宾白酒是以精选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经过磨粉、制曲、酿造、陈酿勾兑、检测、包装而成的纯粮酒;在发酵技艺上,采取独特的“包包曲”为糖化发酵剂,这在全国白酒行业中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粮配方上,综合了五种粮食的营养特点和功效,其香气悠久,滋味醇厚,进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是单一粮食酿酒所无法比拟的。

2008年,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价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白酒勾兑大师范国琼的父亲范玉平在上世纪70年代创建了勾兑技术工艺,成为全国第一位品酒勾调大师。范国琼从父亲手中不仅接过了这门技术,还发扬光大,传授给更多五粮液人,现在已是桃李芬芳。

“制曲工作就是一门手艺人的工作,要求制曲人对原料要关心,润料要留心,碎料要细心,成型要小心。”作为一名年轻的五粮液制曲技艺传承人,周杰说,工艺的传承发扬,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

与时俱进 五粮佳酿飘香全球

在城区南门桥头右侧,雕塑的是一位身披丝巾的僰人少女正在将陶坛里的美酒倾倒人间;在五粮液十里酒城里,举目都是关于酒文化的景致,高达75米的巨型酒瓶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已成为知名的全球盛会,让人深深感觉到酒文化已完全植根于这座城市。

在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肤上,都能嗅到散发出的阵阵酒香。

“宜宾为中国白酒增强文化自信、品质自信,是增加白酒产业国际化创新和竞争力的主要担当。”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宋书玉如是说。

为了让更多人知晓宜宾独特的酒文化和深厚历史底蕴,我市还另辟蹊径,着力打造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大酒商》,该剧以历史为幕,以民族文化为底蕴,折射出源远流长的宜宾酒文化,大放异彩。

“我们尽量把宜宾更多的文化元素拍摄到剧中,希望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对宜宾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该剧编剧认为,电视剧《大酒商》对提升宜宾酒的文化内涵,树立文化品牌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文化意义。

今年2月,“大观观城——宜宾历史文化名城展”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观楼开展。

“我市拥有灿烂丰富的酒文化,展出文物中有大量的古代酒具和兵器,还原了我市酒文化的代表作——流杯池。”宜宾市博物院副院长陈丹说。

流杯池用场景还原和三维数字化技术再现了“流觞曲水,山谷云淡”的风物景致,全息投影制作的黄庭坚栩栩如生,矗立在参观者眼前,笔走龙蛇,挥毫写下名句“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让参观者过目不忘。

“宜宾是一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酒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沉淀,深深植根于每个宜宾人心中。”曾来宜宾的中央电视台记者王焱感慨地说。

千种佳酿总宜宾,月耀众星更辉煌。迈步新时代,“中国白酒之都”这艘巨轮正在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宜宾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