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末尾淘汰制 高管考核均需和业绩挂钩! 中国人寿转型加速

授权转自一点资讯金融频道 作者仇兆燕

在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人寿这家保险央企巨头加快了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开放日上,中国人寿管理层透露,中国人寿已经在2个大中城市进行了末尾淘汰机制, 管理层均需与业绩挂钩,重振国寿绝不是口号。

启动末尾淘汰制 高管考核均需和业绩挂钩! 中国人寿转型加速


寿险业"老将"遇到了新问题

作为中国保险业探索者、开拓者和领跑者的中国寿险行业在2019年迎来了它70岁的生日。在深耕行业的过程中,中国人寿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2018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3万亿元,位居国内寿险行业榜首。但是“船大掉头难”,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人寿近年来的表现却让外界感觉有些疲软。

在市场份额上,国寿的市场份额曾一度跌破20%,到2018年才重新回到“五分天下”的时代。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在91家寿险公司中,国寿股份原保费市场份额为20.4%(2017年降至19.7%)。在业务结构上,虽然拥有庞大的代理人队伍,据官方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国寿拥有分支机构2.1万个,销售队伍202.5万人。但是大中城市却并未成为国寿的业绩“高地”。2018年中国人寿的净利润更是出现了大幅变动,根据1月发布的公告,预计2018年净利润同比减少50%-70%。

首度披露净利润波动细节

针对净利润下滑的问题,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披露了中国人寿2018年利润下跌的细节。赵立军分析,寿险公司的利润影响因素一般是“三差”,2018年利润波动主要是受利差影响,其中主要是权益类波动大。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在中国人寿接近2.8万亿元的投资配置中,根据去年中报显示,公开市场股票和基金的占比是10%,大概有2000多亿元的盘子,受影响情况会比较大;第二,中国人寿在公开市场的投资的会计计量上,是放在公开交易项下来核算,按照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损益直接计入当期,影响会比较大;此外,中国人寿还在减值要求上做了最严格的安排。

关于如何提振大中城市振兴,苏恒轩解释称,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要制定三年规划,充分吸纳先进同业的经验和公司自身这几年的经验和教训;第二,对大中城市进行市场化改革,对公司的管理进行改革,如用人机制、考核方式、薪酬分配,真正体现出市场化特征;第三,加大投入,包括财务投入、人才引进投入、职场建设投入,要以科技化为支撑的投入。

管理层考核均与业绩挂钩

在2019年中国人寿工作会上,中国人寿新任管理层提出了重振国寿的战略部署。就重振国寿,中国人寿强调将以“三大转型”、“双心双聚”、“资负联动”为战略内核。

而价值无疑是战略内核的重中之中。据国寿介绍,“三大转型”即推动公司从销售主导向销售与服务并重转型、从入力驱动向人力与科技双轮驱动转型、从规模取向向价值与规模有机统一转型。 “双心双聚”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生产单元为重心,聚焦价值,聚焦大个险。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客户日益増长的保险需求及服务诉求,打造“简捷、品质、温暖”的卓越服务。同时,始终把价值增长作为公司稳健经营的重中之重,发挥个险、银保、团险等渠道销售队伍优势,进步整合资源,建立大个险销售体系。资产负债是保险公司两大驱动,中国人寿将加强大类资产配置统筹管理,优化多元化委。

“我们承认过去市场化的进程步子还是不够大,甚至有点慢。”苏恒轩反复强调重振国寿绝对不是口号,在具体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苏恒轩更披露他们已经在2个大中城市启动了末尾淘汰制。而当日在场的管理层还透露,国寿的管理层考核都必须与业绩挂钩,作为总裁的苏恒轩更是基本100%的挂钩。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人寿集团合并总资产近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85%,合并保费收入6467亿元。另据中国人寿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公司销售总人力202.5万人,是2013年的2.8倍。中国人寿近十年股息派发的比例维持较高水平,其中A股平均水平为39.3%,H股平均水平为37.6%,近十年累计派发股东红利978亿。公司派息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保持增长,从2008年的1349.57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209.33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