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自我,超我”——三种餐饮创意秘诀

优秀的营销总是创意当先,餐饮品牌想要做大做深,实现跨地域扩张,创意营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创意营销,就使用具有创意的点子挖掘出顾客内心深处潜藏的真实需求,从而让餐厅品牌深入人心,这也是像麦当劳和肯德基这样的一线品牌多年来坚持进行创意营销的主要原因。创意营销的底层是人性,我们可以按照弗洛伊德对人格划分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来对餐厅的创意营销进行划分。

“本我,自我,超我”——三种餐饮创意秘诀

本我创意:主宰产品的传播价值

本我是人类潜藏于心底的天性,无法改变,比如性,食物,爱美,说走就走的旅行,逃离北上广。这些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省力本能,无需过度渲染。餐厅在策划“本我创意营销”时,出发点有两个,要么满足我情绪,要么刺激我情绪,进而获得爆炸性传播。

2016年5月,肯德基在香港推出了一款名为“点指回味”的可使用指甲油,采取限量供应的方式进行纯线下销售。这次创意营销的关键,在于用“能吃的指甲油”冲击大众普遍认知的事物本质,将一次产品创新成功的升级为社会话题,点燃了顾客自发传播的极大热情。

在尝到免费传播的甜头后,肯德基继而于2016年9月推出了3000支上校鸡块的防晒霜,免费供应。因其符合“本我刺激”的传播价值,再度刷爆朋友圈,成为线上话题产品,三个小时便被抢购一空。

“本我,自我,超我”——三种餐饮创意秘诀

自我创意:诉求产品的使用价值

自我意味着“个性”,自我创意营销和本我创意营销的出发点恰恰相反,由于这种营销方式并不属于本能范畴,顾客的消费会更趋于理性,刺激“本我小人”或许并不是提高餐厅流水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麦当劳和肯德基一直致力于培养顾客的消费习惯,从小处着眼,做自助玩具,跟风IP等

1.按照时间顺序,顾客对品牌带有先天认同感,不少孩子都会为了集齐一套玩具而哭闹着去麦当劳,这种品牌认同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这也是餐饮企业稳定发展的一大保证。

2.按照产品顺序,麦当劳早些年推出的玩具大多偏爱自主开发的品牌形象,比如汉堡神偷,大鸟姐姐等。现在,麦当来对固有IP的二度开发和联合愈发上心:配合电影档期推出小黄人套餐和马达加斯加企鹅套餐,甚至HELLO KITTY和小丸子等早期的经典形象也常成为麦当劳的改良对象,彻底激发这些IP固有粉丝的就餐欲望。

“本我,自我,超我”——三种餐饮创意秘诀

超我创意:诉求产品的体验价值

超我属于人性的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的范畴。就像“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因为西贝,人生喜悦”“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不一而足。这些看似重复10遍就会被洗脑的超级语句,实际上,恰恰满足了人性的超我部分,用强调道德和良心的方式,来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这些看似不接地气的“超级语句”,对餐厅流水并不会产生直接的带动作用,也未必会形成心智聚焦。这对于品牌的运营必定追求绩效,有雄心的餐饮品牌却乐此不疲。原因何在?无他,为“近因效应”耳。餐厅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让顾客永远记住了意犹未尽的那一次餐饮体验,餐厅的品牌形象由此深入人心,这就是超我创意的力量。

“本我,自我,超我”——三种餐饮创意秘诀

在这个“先占者为胜”的创新型社会里,创意营销是餐厅赢得顾客青睐的最佳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