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礼、举手礼、扣手礼、脱帽礼、跪拜礼和碰杯的起源由来

生活中常用的礼仪是怎么来的,来自哪里,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握手礼

握手礼、举手礼、扣手礼、脱帽礼、跪拜礼和碰杯的起源由来

握手礼是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们发明的。在战争期间,骑士们都穿盔甲,除两只眼睛外,全身都包裹在铁甲里,随时准备冲向敌人。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后来这种友好的表示方式流传到民间,就成了握手礼。

另一种说法是握手礼源于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当时,人们在狩猎或战争中,手上都拿着石块或棍棒等防卫武器,倘若途中遇到陌生人,如大家都无恶意,就放下手中的武器,并伸出手掌,让对方抚摸手心,表示手中没有武器。后来这种礼俗就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

举手礼

握手礼、举手礼、扣手礼、脱帽礼、跪拜礼和碰杯的起源由来

中世纪时,骑士们常在公主和贵妇们面前比武。在经过公主的座席时,骑士们要吟唱一首赞美的情诗,其诗里往往都把公主比作炫目的太阳,骑士们要把手举起来做挡住阳光的姿势,借此一睹芳容,表示虔敬。后来,这种动作便演变成为见到尊敬的人就把手举到眉上,形成举手礼,并一直沿用下来。

扣手礼

握手礼、举手礼、扣手礼、脱帽礼、跪拜礼和碰杯的起源由来

中国的叩手礼是从古代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手礼指的就是古代最隆重的“三跪九叩首”之礼。

叩手礼来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传说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扮作贫民模样,随从们朝见或请旨问安不便施行“三跪九叩首”之礼节,否则就把身份暴露了。

但在封建社会,君臣乃人生之大伦,是不能被废弃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聪明的大臣,想出了一个主意,即以“手”代“首”,二者同音,这样“叩首”为“叩手”所代。三个指头弯曲即表示“三跪”,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这个意见被采纳,而且逐渐在民间推广。每当主人请糖倒茶之际,客人即以叩手礼表示诚意。

脱帽礼

握手礼、举手礼、扣手礼、脱帽礼、跪拜礼和碰杯的起源由来

脱帽礼来源于冷兵器时代。当时作战双方都要戴头盔,头盔多用铁制,十分笨重。战士到了安全地带以后,首先是把头盔摘下,以减轻沉重的负担。这样脱帽就意味着没有敌意。如果是到友人家,为表示友好,也以脱盔示意。这种习惯流传下来,就是今天的脱帽礼。

跪拜礼

握手礼、举手礼、扣手礼、脱帽礼、跪拜礼和碰杯的起源由来

跪拜礼源于我国东汉时期。在东汉以前,还没有现在的桌椅,人们在吃饭、议事、看书时,是在地上铺上席子后,席地而坐。通常,坐时要两膝着地,再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在接待宾客时,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表示尊敬,往往要伸直上半身,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演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碰杯

握手礼、举手礼、扣手礼、脱帽礼、跪拜礼和碰杯的起源由来

人们喜欢在喝酒之前先碰一下杯,这个习惯现在遍及全世界。它是怎么来的呢?

一说是古希腊人创造的。传说古希腊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当人在喝酒时,人的很多器官都可以分享到喝酒的乐趣:鼻子可以嗅到酒的香气,眼睛可以看到酒的颜色,舌头更可以辨别酒的味道,唯有耳朵被排除在这一享受之外。怎么办呢?聪明的希腊人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清脆响声立即传到耳朵中,这样,耳朵也和其他器官一样高兴了。

另一说碰杯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崇尚武功,常常开展“角力”竞技。竞技前选手们习惯饮酒,以示相互勉励之意。由于酒是事先准备好的,为了防止有心术不正的人给对方喝的酒中暗放毒药,人们便想出一个防范的办法。在角力前,双方各将自己的酒向对方的杯中倾注一下。这以后就逐渐发展成一种碰杯的礼仪了。

握手礼、举手礼、扣手礼、脱帽礼、跪拜礼和碰杯的起源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