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量還田的模式能夠輕易解決養殖場環保問題,且投入設施還更低

當前養殖場環保問題是許多養殖場要非常重視的問題,因為關係到自己養殖場是否被處罰、關閉的問題。

說到養殖場環保,許多人首先想到就是如何讓養殖場的廢水處理達標。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不僅處理養殖廢水達標需要投入大量的設備和處理費用(存欄千頭豬場設備投入至少40萬元,處理1立方廢水成本在6元左右),關鍵是即使你達標了,環保局還是不會給你排放,因為根本不可能給你發放排放許可證,你也只能做農用水排放到自己的魚塘或者田地裡。

其實,農業農村部對於養殖場環保最推薦的是糞汙資源化利用,而首推的技術就是全量還田模式。什麼是全量還田模式呢?就是將養殖場的所有糞汙(動物糞尿水)直接通過微生物技術處理全部變成有機肥(固態或液態)施用到作物中。

全量還田模式設施投入低(如存欄千頭豬場全部設施投入僅需幾萬元,也就是兩個150-300立方的水池)、處理成本低廉(處理1立方糞汙成本1元左右)、不需要複雜的設施投入(如不需要固液分離、不需要建設沼氣池,只需要抽水泵即可)。這種模式不管你的養殖場大小(包括散養戶)都可以直接實施,下面小編將此項技術進行介紹(以存欄3000頭豬場為例):

一、只需要兩個儲汙池

實施前,建議做好雨汙分流、飲汙分流。

1.儲汙池的容量:每個池能夠容納20-45天的糞汙容量,糞汙消納速度越快,儲汙池可以越小。如存欄3000頭豬場日產生5立方糞汙(糞尿水),可以建設2個150立方的儲汙池即可。

2.儲汙池為什麼一定要2個:兩個池是交替使用。第一個池30天池滿後截斷流入糞汙,改用流入到第二個儲汙池;第一個池開始發酵,發酵7-15天完成,需要在15-23天將第一個池中已經發酵完成的糞汙進行利用(此時基本無臭味、對作物不燒苗不死根)。兩個池交替循環使用。

儲汙池上最好採用透明大棚模式進行遮雨,還具有促進發酵,且南北方四季可以進行發酵(北方可以採用多層大棚膜)。如下圖

用全量還田的模式能夠輕易解決養殖場環保問題,且投入設施還更低

二、發酵操作方法

發酵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連續發酵和集中發酵。發酵推薦使用“畜禽流體糞汙快速發酵劑”這個產品,市場價格約120元/包,發酵100-150立方,成本低廉。發酵前將1包“畜禽流體糞汙快速發酵劑”(1kg裝)與1kg紅糖放入25公斤溫水中激活24小時後備用。

1.連續發酵:在儲汙池前糞汙入口用一個塑料桶並安裝一個水龍頭,將激活的菌種兌水30倍後長期滴入,滴入速度按照每包“畜禽流體糞汙快速發酵劑”發酵100-150立方的使用量即可。池滿後截斷糞汙流入,讓其自然發酵7天左右即可使用,不需要人工翻拌等。這種方式特別推薦,主要是這種模式糞汙池能夠大幅度減少日常臭味的產生,且池滿後發酵時間更短。

2.集中發酵:當一個池糞汙滿後,將激活的菌液潑灑到糞汙上即可不需要攪拌,按照1包“畜禽流體糞汙快速發酵劑”發酵100立方左右使用量,7-15天完成發酵。

用全量還田的模式能夠輕易解決養殖場環保問題,且投入設施還更低

三、有機肥的使用

發現儲汙池的糞汙變成的微微紅色且臭味明顯減少即可作為有機肥使用,此時的有機肥不僅如沼液肥營養豐富,且含非常多的對作物有益的益生菌,畜禽糞便大部分都被溶解,抽取可以直接澆灌(可以不用兌水),也可以根據不同作物兌水後使用。

如果需要滴管,過濾後使用,也可以過濾後變成葉面肥噴施作物。

用全量還田的模式能夠輕易解決養殖場環保問題,且投入設施還更低

四、也適合第三方集中處理

採用此項技術後,養殖場的糞汙處理變得容易,對於養殖過於集中自身周邊無過多消納土地,可以通過抽運,或者通過第三方抽運處理,如廣西玉林市福綿區、博白縣等,通過第三方將養殖場(包括散養戶)自身不能消納的糞汙收集運輸到種植基地,如果養殖場自身發酵了第三方抽運後就直接到種植基地使用,如果養殖場沒有進行發酵,第三方抽運到種植基地再通過“畜禽流體糞汙快速發酵劑”發酵後再使用。

用全量還田的模式能夠輕易解決養殖場環保問題,且投入設施還更低

五、總結

廣西助農是非常早期就開始推廣糞汙全量還田模式,目前通過這種模式形成的“以養殖糞汙全量還田種植和利用牧草形成現代生態循環”、第三方抽運等模式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肯定。

養殖業當前基本的低利潤甚至虧損,高投入環保設備不僅不符合當前糞汙資源化的政策,還不能給養殖場及周邊帶來生態循環的效益。

本技術模式成功解決了養殖場低設施投入、低運行成本就解決了環保問題,關鍵是做到了全量還田糞汙資源化鼓勵的政策。

關注的我今日頭條,就會看到更多相關的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