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潘家園是中國最大、人氣最旺的古玩交易市場,就連外國政要來中國參觀都要去潘家園逛一逛。潘家園流傳著很多“撿漏”一夜暴富的傳說,不過隨著近些年文玩市場的起落,潘家園似乎又成了“假貨”的代名詞,在潘家園買古玩文玩成了鍛鍊眼力的好去處。那麼潘家園到底有沒有真貨呢?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其實大家有些誤解潘家園了,去潘家園的時候不妨留意一下門口的大字,“潘家園舊貨市場”。可能是書法家的字太俊逸,又或者是繁體字認識的人少,總之大家都誤會了,潘家園與古玩或者文玩都沒有任何關係,它只是賣舊貨的。換個角度來看,潘家園其實真貨挺多的。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潘家園是舊貨市場,所以這些老物件才該是潘家園的主題。看看這些老物件,是不是感覺像穿越回百十年前一樣?上面的竹簍叫“篼子”,是老時候從井裡打水用的。80年代的人應該還經歷過挑水的時代吧,怎麼提滿滿的一桶水上來,可是個技術活。

底下的是古時候的糧食計量工具,叫做“米鬥”,10升米為一斗,約重12.5斤。典故里講“不為五斗米折腰”,成語“才高八斗”,裡面的鬥都是指米鬥,可見這個老物件對於古人的重要性。這些東西本身價值不高,沒人會去做假,而且看看這個濃重的包漿和歲月痕跡,真的不能再真了。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這個是播種用的工具,叫做“耬”,現在農村基本也都實現機械化了,這些老農具都要成為歷史文物了。這些近代的東西也不會有假,不過也沒什麼用處了,要是劇組需要拿去拍戲挺好的,原汁原味。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這一堆老物件有認識的嗎?後面有老琴盒,老提籃,帶蓋的應該是裝飯用的食盒。白色盤子裡的是四個模子,北方做麵食“花花”用的,一般過年過節辦喜事的時候才用,現在都簡化了,沒人用了。還有小凳子、菜板,都是真正的老物件。那塊畫板藝術感很強,應該是有收藏價值的。你還能從圖中認出什麼老物件嗎?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這些老門板,老椅子,也是一個時代的烙印,肯定是真貨。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老算盤,這兩個算盤的木料一般,不過挺完整的,好木料的算盤都被拿去車珠子了。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老收音機,在那會兒可是高檔的娛樂項目,一家人圍著聽評書,聽新聞,不出門就能知天下事,很是高大上。老針線笸籮,看著像是紅木的,老時候有這東西的,那肯定也是大戶人家。看見那一串串的小珠子了嗎?編成手串應該不錯。這些東西沒人去仿製的,所以也不用擔心假貨。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老行頭,唱戲用的,以前手工縫製刺繡的,跟現代的東西肯定有很多差別,要是能跟名人沾上邊就值錢了。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這個老物件見過人就更少了吧,木製老馬鞍,馬匹在老時候那也是富人家才有的,跟現在的寶馬奔馳一個級別,這東西沒人作假吧。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最後就是這些舊書攤了。舊書也很少有作假的,因為都是一本兩本的孤本,也不算太值錢,作假的話成本太高,划不來。如果能淘到一些比較珍稀的書,比如初版本、簽名本、精裝本等,還是有收藏價值的。

都說潘家園遍地假貨 但這些東西一定是真的

如果你把潘家園當成一個古玩市場,那肯定是假貨遍地,如果換個角度,僅僅是去淘一些舊貨,還是能發現許多好東西的。一些現在看起來不起眼的近現代舊貨,過個幾十年說不定就變成古董了,你說這個潘家園到底是能撿漏還是不能撿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