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為何要使用區塊鏈技術?它能解決什麼?

早在1991年,麻省理工學院的Kevin Ashton教授就提出了物聯網的基本含義,即“一切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互聯”,例如早期基於RFID的物流網絡。中國也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初級應用。

然而,在物聯網發展的早期階段,阻礙技術發展的障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設備之間連接不良和連接成本高;

2.集中式網絡的速度和成本難以滿足大型物聯網設備的需求;

3.用戶和用戶,用戶和設備難以在用戶和網絡之間建立基本信任,並且在安全和隱私方面存在隱患。


物聯網為何要使用區塊鏈技術?它能解決什麼?


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物聯網終端在碎片化情況下的問題。該技術不依賴於集中的權威,而且還提供可靠且可持續的跨平臺安全互連,特別是5G時代來臨,物聯網終端會以一個開放的方式接入物聯網,傳統基於內網環境的安全防護機制將會失效,安全邊界不復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由區塊鏈表示的應用程序加密將重建物聯網的安全邊界,形成設備之間的信任域,並確保物聯網的安全性。這種組織結構可以支持以分佈式方式通過區塊鏈共享每個設備獲取的數據,以應對由規模和集群擴展帶來的物聯網系統的可用性挑戰。


物聯網為何要使用區塊鏈技術?它能解決什麼?


物聯網是區塊鏈最佳應用場景之一

在物聯網產業鏈的各個方面,集中思維的核心點是用戶通過手機或智能揚聲器與集中平臺進行交互,然後平臺將相關的控制命令轉發到每個終端平臺,最後到達設備執行動作。控制命令只能由用戶發起,智能終端的單向到達是從根到葉的樹形結構。多中心核心架構的最大區別在於平臺和平臺相互連接形成多中心網絡結構,通過網絡智能設備之間可以相互聯動,形成一個靈活的分佈式系統。

在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物聯網安全系統下,智能設備都可以獲取一張“物聯網護照”作為跨品牌跨平臺聯動標識,可以實現不同品牌的互聯互通。對於物聯網系統中的每個參與者來說,這種基於設備的物聯網模型顯然非常具有吸引力。

該系統的價值遠不僅限於建立可以擴展以確保隱私,安全和無信任交易的通用物聯網。它還涉及開闢新市場和塑造新的商業模式。

本文由 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