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道路千万条,诚信第一条。为人不诚信,处处两行泪。

2018年,高铁“霸座男”“霸座姐”“医闹”和资本市场“老赖”等典型失信“黑名单”案例引起社会热烈讨论。除了这些人,2018年还有谁进了失信黑名单?失信行为受到什么联合惩戒?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今天发布《2018年失信黑名单年度分析报告》,并公布了失信重点聚焦及典型案例。其中,权健公司涉嫌传销及虚假广告犯罪案、长春长生假疫苗案、善林金融涉嫌集资诈骗案等5个案例被列为典型案例。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格局初步形成

截至2018年底,各部门共签署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51个,单个备忘录签署部门数量最多达到51家,各类联合奖惩措施丰富至100多项。2018年度,各部门新签署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慈善捐赠、婚姻登记、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家政服务、限制乘坐火车、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限制不动产交易、公共资源交易、旅游、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科研、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社保、会计、统计、文化市场等18个领域的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慈善捐助领域、科研领域、涉电力领域、农民工权益领域于2018年度首次公开发布了黑名单。

相关部门依据联合惩戒备忘录,对依法列入“黑名单”的各类主体实施了多项联合惩戒措施。截至目前,共限制近100万户参与招投标,限制1.28万户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限制3.79万户获得政府供应土地、政府性资金支持及商品进口关税配额分配,限制1.22万户发行企业债券,限制1.27万户适用海关认证企业便利管理,限制1.24万户受让收费公路权益,禁止469户进入证券市场。截至2018年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77万人次,限制购买飞机票1746万人次,限制购买高铁动车票547万人次,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29万人次;税务总局累计公布税收违法案件16642件,限制融资授信共12920户,阻止欠税人员出境128人次;海关对各相关领域的19180家失信企业实施了联合惩戒措施,下调了188家企业的信用等级,限制了19180家企业成为海关认证企业,并对上述企业进行了风险布控,加大查验力度;有关部门认定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特定严重失信黑名单当事人6908个,累计限制乘坐火车1782人次,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33195人次。

在联合惩戒的强大压力下,众多失信主体通过主动履行相关义务,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等方式进行信用修复后退出黑名单。2018年度,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共计217.52万个。

2018年全国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359.4万个

从地区分布看,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中,江苏涉及失信企业数量占比最高,占全国总数的16.71%;其次是广东,占比12.77%。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从2018年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数占所在地企业总数的比例看,属地占比较高的五省份为宁夏、江苏、贵州、西藏、辽宁。其中,宁夏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高,为4.45%。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低的五省份为内蒙古、湖南、广西、甘肃、吉林。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2018年全国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217.52万个。从地区分布看,退出失信黑名单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广东、新疆、江苏、河南、浙江。其中,广东退出黑名单企业数量占比最高,占退出总数的18.29%;其次是新疆,占比15.53%。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从2018年各地区黑名单企业退出率来看,退出率较高的五省份为新疆、宁夏、山西、河南、海南。在失信黑名单主体退出数量和本地区失信黑名单主体退出率两个指标上,新疆、河南两地均位居全国前列。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重点领域失信具有什么特征?

失信被执行人:

2018年新增失信被执行人261.4万个。从地区分布看,新增失信被执行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河南、广东、浙江、山东等地,以上五省份失信被执行人企业数量之和占全国总数的44.98%。从涉案金额看,472家企业涉案金额超亿元,其中涉案金额在5亿元及以上的有30家。从新增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数量看,332家企业新增记录超过50条,其中26家企业新增记录超过200条,单个企业新增记录最高达998条。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工商吊销企业:

2018年新增工商吊销企业95.79万家,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北京、浙江、上海等地区。其中,江苏工商吊销企业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数的22.29%。陕西工商吊销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的3.54%,排名全国第十。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

2018年新增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8836家。从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广西三省份。其中,广东当事人企业数量最多,占比29.85%。从违法行为看,141家当事人企业涉及对外虚开增值税发票、骗税且涉及税额三千万以上,41家企业涉及偷税且涉及税额三千万以上。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涉金融严重失信人:

2018年新增涉金融严重失信人1999家。从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安徽、广东、山东等地,以上七省份涉金融严重失信人数量共1036家,占全国总数的51.83%。 在涉金融严重失信企业中,从失信类型看,55.1%的失信企业为严重失信债务人,26.53%的失信企业为非法集资企业,其余为严重失信创业投资企业、恶意逃废债借款人及其他严重违法企业。从涉案罪名看, 64.58%的失信企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2.92%的失信企业涉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在涉金融严重失信企业中,从失信类型看,55.1%的失信企业为严重失信债务人,26.53%的失信企业为非法集资企业,其余为严重失信创业投资企业、恶意逃废债借款人及其他严重违法企业。从涉案罪名看, 64.58%的失信企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2.92%的失信企业涉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特定严重失信黑名单:

2018年新增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处罚记录6959条,涉及当事人6908个,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北、河南、上海等省份,其中,四川处罚记录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数的9.85%。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特定严重失信黑名单的认定部门包括民航总局、铁路总公司、证监会以及税务总局。其中,民航总局认定的处罚记录数量最多,其次是铁路总公司。从列入原因看,近50%的当事人因随身携带或托运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管制物品等被列入黑名单;16.18%的当事人因使用伪造、变造或冒用他人乘机身份证件等被列入黑名单。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另外,2018年度,相关认定部门移除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处罚记录92条,涉及当事人92个。从移除原因看,主要为补足相关票款并自动移除,占总数的37.63%;其次是惩戒到期自动移除和义务履行完毕的,占比分别为27.96%和23.67%。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报告指出,在2018年各类新增失信黑名单记录中,有275家新增失信企业在三个及以上领域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从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天津等地区,以上五省份企业共计143家,占总数的52%。从黑名单类别看,主要涉及失信被执行人、工商吊销企业、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和海关失信企业等。其中,有6家企业在四个领域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年度失信黑名单报告发布 陕西新增工商吊销企业占比全国第十

欢迎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