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西安大动作,地铁竞赛白热化


武汉、西安大动作,地铁竞赛白热化

文丨西部君

1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由此,武汉成为2019年被批复轨道交通建设的第一个城市。

01

武汉10号线被“砍”

这一获批可以用“终于等到”来形容。在此之前,有关武汉线四号线到底何时获批的消息早在半年前就已经讨论得很激烈。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武汉四号线的规划将缩水。从目前的审批结果看,基本与此前网上流传的版本一致。

所批复的线路是: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规划期为2019-2024年。而之前被称“砍掉”的10号线一期果然未获批。

但是,此次武汉获批,说明地铁审批加速的信号依然在延续。自去年8月,长春与苏州拿下新的地铁审批规划后,此前暂停几乎一年的地铁审批重新恢复并出现加速的迹象,近半年来,除了长春、苏州,就已先后有重庆、济南、杭州、上海等多个城市拿到了新的地铁审批规划。

武汉、西安大动作,地铁竞赛白热化

此前西部君在《深圳、武汉、成都,我们正在迎来史上最大的地铁建设狂潮》中就已经指出,地铁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这是因为多数城市,如果根据地方的长远规划来看,目前已开通运营或正在建设的加上已经获批的地铁线路总里程,还不到总规划的一半。而剩下的一半以上都可能要在未来10年内完成,所以,未来10年,注定是多数城市地铁建设的高峰期。

另一方面,当前适逢加大投资的“大基建”时期,全面提升城市的公共交通能力,不让自己在此轮城市竞争中落下风,目前这个机遇必须抓住。事实上,地铁建设本来就是为未来投资,眼光就放长远一点,不能仅盯着当下。

武汉、西安大动作,地铁竞赛白热化

02

西安打造一千公里轨道交通

这方面,近期西安所放出的一个大消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要启动以交通为重点的“5个一千公里”计划,即围绕“一千公里快速路、一千公里轨道交通、一千公里绿道、一千公里地下综合管廊、一千公里线缆落地”目标,全面加快路网、管网、绿网、市政设施建设,确保每年都有新突破、新进展。

西安目前的地铁通车里程才刚过百,同时开工建设的有5条,但距离“一千公里轨道交通”的目标,还有不小距离。这也考验整个城市的协调能力、规划能力和投资能力。

但西安并不算特例。这几年加大地铁建设力度,不仅二三线城市在发力,一线城市也没闲着。比如,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也是在上个月才刚刚批复,广州目前也有多条线路同时开工。所以,像西安这样的二线城市,更应该加快进度,利用好目前的机会。

西安这两三年的进步和成长有目共睹。无论是在吸引才人落户,还是在招商引资上都有亮眼的表现,GDP更是在时隔38年后挤进全国20强。那么,与此相对应的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跟上这一节奏,步子迈大一点,不是坏事。

武汉、西安大动作,地铁竞赛白热化

03

从私家车到地铁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十年,将是各城市轨道交通竞争的白热化阶段。

过去多年,地铁建设主要由一线城市领衔,二线城市居于次位,在建设进度和规划上,都落呈现出明显的分化。

但是,如果目前仅看各个城市的地铁规划,基本上很难明显分出哪些是一线,哪些是二线。这一方面是因为一线城市的人口管理目标下调,而一批二线城市,特别是强省会迎来了人才收获期和回流期。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地铁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它甚至不再是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专利,一批三线城市也纷纷上马地铁建设。

如果说过去的十多年,中国城市规模和通勤半径的扩大,主要得益于私家车的普及,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城市规划的扩展,则主要得靠地铁建设的延伸。换言之,地铁的密度,不仅关乎居民的出行便利,也关系到一座城市空间的扩展步伐。

当然,地铁建设不仅仅是投资力度,在其它方面也需要协同推进,比如经济规模的扩大,比如对人才的吸引力,如果失去了基础的支撑,地铁建设的保障力度,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其必要性也面临疑问。所以,说到底,地铁竞赛,实质还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比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