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只因贵族政治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石勒刚死,石勒的侄子——中山王石虎就开始在后赵帝国翻云覆雨。

石虎一出手,直接逮捕了右光禄大夫程遐和中书令徐光,又征召石邃(石虎长子),让他带兵入宫宿卫,文武官员纷纷逃散。

及勒死,季龙执弘使临轩,命收程遐、徐光下廷尉,召其子邃率兵入宿卫,文武靡不奔散。——《晋书》·卷一百五·载记第五

面对这位咄咄逼人的远房表兄,还未当皇帝的太子石弘被吓得半死,一再表白自己能力低下,情愿把皇位让给石虎。

石虎一听太子说这种话,气得大吼大叫:“你懂不懂规矩?赶紧当皇帝去,废话少说。”

若其不堪,天下自当有大议,何足预论?——《晋书》·卷一百五·载记第五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只因贵族政治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石虎是不是挺正义的?先别急着下结论,听我分析一番:

权臣欺负皇帝也是有套路的,不能留下话柄。

比如说曹丕和司马炎,他们只想老老实实地做忠臣。可无论是汉献帝还是魏元帝,都希望让这么有本事的忠臣来顶班。所以从皇帝到贩夫走卒,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曹丕和司马炎登基。曹丕和司马炎一再拒绝,可总有人不识好赖地劝他们登基。

最后,曹丕和司马炎被逼得没辙,只能勉为其难地做了皇帝。

这样一分析,太子石弘的确是太不懂规矩了。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只因贵族政治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这虽然只是权臣们自欺欺人的表演,但这种程序正义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套自欺欺人的表演,皇权的神秘感和神圣性又如何保证呢?

其实皇权并没有什么神秘感和神圣性,石弘虽然是法定的接班人,可就算他当了皇帝,也只是任由石虎欺负的傀儡罢了。

皇权的由来依赖于实力,如果没有实力,皇帝就只能成为被高高挂起的象征;皇权的维护依赖于平衡,如果平衡被打破,皇帝随时都有可能黯然离场。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只因贵族政治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在后世读者看来:如果石勒限制了石虎的权力,甚至杀死石虎,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么多事了。

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这种观点难免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就像烂大街的穿越小说一样,只要我们穿越回去就能如何如之何。这种说法实在是太小看历史人物的智商了,要知道石勒能从一个奴隶奋斗成皇帝,他的能力绝对强于大多数人。

凭石勒的眼光,他肯定早就看出了石虎的潜在威胁,但那又能怎样呢?

如果石勒杀了石虎,就能保证自己的接班人坐稳皇位,那石虎就算有十条命都不够死的。可现实显然不是如此,政治角逐是旋涡,随时都会面临两难的抉择。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只因贵族政治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真正让石勒感到无所适从的问题在于:如果石勒把石虎一系清理出局,皇权当然不会面对来自石虎的威胁,但一定会面对来自外戚的威胁。扶持外戚是为了制约石虎,如果石虎倒下,又有谁能制约外戚呢?

曹魏帝国成立以后,认为诸侯王是威胁,所以曹姓皇族一直被打压。结果怎样呢?被司马家族取而代之了。

西晋帝国成立以后,认为世家大族是威胁,所以大肆分封诸侯王。结果怎样呢?八王之乱把整个天下搅成一锅粥。

如果不顾平衡地肆意打压某一方,其结果只能是“按到葫芦起了瓢”,永远都别想安宁。

“平衡”只是简单地两个字,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太难了。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只因贵族政治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只要我们能够用一种“立足于现实”地态度去观察历史,立刻就能发现石勒处于困境之中:往前走似乎对也不对,往后走似乎对也不对;往左走似乎对也不对;往右走似乎对也不对。

虽然外戚在第一时间被石虎收拾出局,但这绝不是因为外戚的力量不强。汉初功臣收拾诸吕的时候也是迅雷不及掩耳,但这不代表诸吕力量不强。

如果石勒除掉了石虎,中央政府的皇族力量立刻就会一蹶不振。届时,刘氏和程氏肯定也能像吕后那样为所欲为,不断扩张自己的权势。而刘氏和程氏之间,也一定会进行“友好”的切磋,就像司马炎死后,杨氏和贾氏两大外戚那样。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只因贵族政治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千万不要以为,如果没有石虎,后赵的朝堂和后宫就全是忠臣。

程遐曾一再劝说石勒,希望他能清除石虎,这能证明程遐是忠臣吗?不能。

看看程瑕跟张宾争权夺利的过程,就知道程瑕绝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石勒虽然把程瑕的地位拔高了许多,却并不代表他信任程瑕。

遐疾披去己,又恶宾之权盛。勒世子弘,即遐之甥也,自以有援,欲收威重于朝。——《晋书》·卷一百五·载记第五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只因贵族政治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而刘氏在石勒起家的过程中出力甚大,如果给他们机会,他们说不定会比吕后还要凶狠。与其指望他们忠心耿耿,不如指望狼不吃羊。

刘氏有胆略,勒每与之参决军事,佐勒建功业,有吕后之风,而不妒忌更过之。——《资治通鉴》·晋纪十七

是亲戚可信还是臣子可信?如果有制约,他们都可信;如果平衡被打破,他们全都不可信。

什么样的皇帝才是成功的皇帝呢?

只有能够构建一套平衡的权力格局,这个皇帝才是真正成功的皇帝;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后代,甚至于他本人都会沦为傀儡。

中国的历史就是皇权史,更是“鱼大吃虾、虾大吃鱼”的血书。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只因贵族政治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也许有人会说:皇帝完全可以重用寒门子弟。

这个建议非常不错,问题是这种方法本身就存在一个难点;这种建议会受到大多数皇亲国戚和豪门贵族的共同抵制。重用寒门子弟,岂不是要剥夺皇亲国戚和豪门贵族的既得利益?

这种尴尬地格局,一直到宋朝之后才有所改观。因为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成熟的官僚政治取代了门阀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把中央、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和人事等权力全部分割并控制在了皇帝手中;我们再看宋、明、清三代的皇帝,似乎都变得神圣了。至少,这三个朝代的乱臣贼子是最少的。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只因贵族政治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