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随着翟天临事件的逐渐发酵,成为打假武器的知网自己也被扒了个底儿掉,成为了被质疑的对象——学术垄断,竭泽而渔式地吸金,令人诟病的版权费......年入10个亿,毛利超过60%的知网,迎来了观众们灵魂的拷问。


文 | 沈 林

“不知知网”的翟天临终于丢了博士帽子,虽然硕士学位暂时还在,不过也称得上是来自知网的孽力反馈了!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这条微博如今已经十足讽刺

俗话说无知网不论文,尤其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说,不论是本科拼拼凑凑的小论文,还是硕士、博士需要的文献综述,都离不开知网上down下来的各种前人作品,你可以不用知网,却不能不知道知网~这就是知网能成为打假翟博士武器的秘密。

不过,随着翟天临事件的逐渐发酵,成为打假武器的知网自己也被扒了个底儿掉,成为了被质疑的对象——学术垄断,竭泽而渔式地吸金,令人诟病的版权费......年入10个亿,毛利超过60%的知网,迎来了观众们灵魂的拷问。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凭借垄断地位坐地起价,高校苦不堪言

我们一般所说的知网,指的是www.cnki.net这个网站。他只是整个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NKI)的一部分。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而更广义的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银行在1998年提出的,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简单地理解,知网就是一个人类知识的大仓库,大家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放在这个仓库里,大家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其目的,是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早在199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骨干教师王明亮看到学生苦恼于论文的资源收集,觉得是个机会,于是向清华大学提出创办一个学术电子信息数据库的建议。1996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准生证”,可以正式对外提供服务。也是CNKI的前身。

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了概念,次年6月,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中国期刊网”开始上线服务,也就是www.cnki.net的前身。除了这两大机构外,背后还有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发改委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2001年,CNKI加速从光盘走向网络。2003年,中国期刊网发展为集期刊、报纸、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年鉴、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为一体的知识服务网站。也是在这一年,中国期刊网变身“中国知网”,正式上线。

据知网官网介绍,其旗下数据库仅《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一类,目前就已收录自1915年至今出版的国内学术期刊共8000余种,其中更不乏大量独家期刊资源。因此,凭借丰富的学术资源,知网成为了不少师生的论文写作必备工具。

与此同时,知网资源的收费标准也越来越为人诟病。

针对个人用户,知网采取按篇收费与按页收费两种标准。每篇收费价格在7.5元-25元,按页收费则在1元左右。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对于高校或图书馆等团体客户,知网则采取按年包库的方法。在2000年以后,知网的定价逐年递增,高校几乎没有议价空间,尤其是2014年以后,知网的年度使用费上涨很快,这让很多高校颇有微词。一位学校图书馆领导曾对媒体表示,知网每年都在以超过10%的涨幅向学校报价,且所报价格均是“死数”,没有一点谈判的余地。

以山东大学为例,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其2017年12月21日成交的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采购项目,最终成交金额为117.9万元。平摊下来,全校师生一天下载知网论文的费用,就是3200余元。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了知网停用的通知,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称,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该校的报价每年涨幅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这些并不是孤立,近些年,高校因不满知网涨价而暂停续订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其中甚至有北京大学在内的知名院校。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不满的还有个人用户。

就在不久前,一则大学生告赢知网的消息上了热搜。起因是知网下载一篇文献只要7元,但却需要最低充值50元才能购买,而且剩余金额不能退还。为此,大三学生小刘将中国知网运营方告上法院。最后,姑苏法院审结此案,认为该规定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最终判决中国知网运营方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对于这些现象,有专家认为知网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对于知网的垄断性市场地位,国家应当给予有力的干预和调节,知网本身也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中国知网官网介绍,中国知网目前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万家机构用户,年下载文献总量达到了20亿篇次,用户涵盖高校科研、党政企及其智库、公检法军、医药卫生、中小学与农村,其中高校用户覆盖76%的世界前500强大学。

另据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同方知网2017年全年营收达9.72亿元,毛利率61.23%;2018半年度营收则超过5亿元。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不过,高利润似乎并没有给知网的作者们带来好处。

中国知网版权公告栏目中的学位论文稿酬通告中显示,经杂志社审核后,被录用的学位论文制作权受法律保护,学位论文在中国学术期刊出版后,作者可以向杂志社连续领取稿费。

不过,在稿酬支付标准中,大额的稿酬支付是博士论文著作权人或者硕士论文著作权人获得不同面值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相应现金稿酬。以2008年(含)以后的稿酬支付标准为例,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4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300元人民币“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6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

此外,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知网的版权纠纷案件多达数十件。多数原告认定,自己的作品在不知情且未收到稿酬的情况下,被中国知网所收录,并提供有偿下载。

去年12月20日,由于未经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授权,擅自在中国知网等平台提供汪曾祺作品《受戒》的付费下载服务,同方知网被判侵权。

此外,2008年,79名硕博士联合起诉同方知网,称其侵犯学位论文著作权。最终,21起案件获法院判决支持,获赔金额在2000元至3500元不等。

对于这些现象,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倪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数据库收录的文章,对于直接从原作者收录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知网仅支付几十元的现金稿酬,数据库却根据其下载量和阅读量向高校用户或个人收取费用,赚取巨大利润,文章作者却不能从这些下载量的收入中拿到分毫,这种行为其实是损害了文章作者的权利。

谁给了知网勇气?

作为一个拥有海量数据的平台,知网在设立之初,是为了便利中国学者的学术研究。但目前的知网,以学术逐利,数据库越来越资本化,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回忆知网成立最初,它的日子也曾过得紧巴巴。

1999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被作为国家标准,由新闻出版总署正式下发执行,这为知网后来垄断几乎全部学术论文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各大高校纷纷加入,将学术论文的资源拱手相让。

但这只是让知网成为一个基础数据库,高校的付费需求并不强烈。有报道透露,每年到征订期间,知网方面甚至还得跑清华校长办公室寻求支持,请校长出面帮忙联系一些高校订阅来年的知网数据。

2007年,部分高校要求硕士研究生论文和博士论文需要进行论文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允许论文答辩。当时,王明亮再次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紧急开发上线了相关论文检测系统。

紧接着,知网的好日子终于来了。

2011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对本科毕业论文也要进行检测;2012年,教育部颁布《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014年,教育部又颁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

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学术论文数据库,知网彻底走入各大高校年度采购的必选清单。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同时,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知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从一个全民所有制的公司变更为一家独资公司,归属到清华控股公司名下,并作为一个良性资产,加入上市公司清华同方。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知网年年上涨的服务费令高校们怨声载道,2016年,来自北京大学的一份“数据库商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公告彻底引爆舆论......

王明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知网)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给全国的科技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及时的情报服务。这些内容它是集中了全国学者,甚至是全世界学者的智慧。”

不知道如今的知网,是否还记得这份初心。

综合整理自环球网、新京报、澎湃新闻、经济观察网、国家人文历史、孙建波、中国消费者报等

年收入10个亿,才给作者几十几百,垄断的知网“赚钱”太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