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一点也不值得赞美

贫穷一点也不值得赞美


王心仪自幼家贫,却一直成绩优异,2018年以707分的高分考取北京大学。

她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和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她写的这篇文章《感谢贫穷》,在网上爆红,感动了很多人。

在贫寒的环境中,考上北大,我们应该为之鼓掌、喝彩。

不过,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2017年北京市高考状元曾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对于教育固化、阶层固化的大讨论甚嚣尘上。

同样都是高考取得非常好的成绩的优秀学生,同样爆红网络的两段话,2017年的学生说出了家庭基础对成才的重要性,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2018年的学生说出了贫穷对自己的磨练,却鼓舞了很多人。

没错,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家庭条件好,所以优秀;家庭条件不好,所以优秀。

真理只可能有一个。

我当然站前者。

贫穷不可能是优秀的前提

很多人大脑里是没有一点概率思维的,他们头脑里都是一个一个孤立事件,单向思维。

你说“北大人都很厉害”,他说“也有人退学”;

你说“湖南人都爱吃辣”,他说“也有人不爱吃辣”;

你说“重庆女孩儿漂亮”,他说“也有人不好看”;

你是没法聊的。因为你脑子里有一个百分比,而他脑子里没有,他只记得:我在网上看到某某某被退学、不爱吃辣、不好看。

我要说的是——概率。

当北京的父母们为了孩子能上金融街牛小学而斥资千万买入学区房时,农村贫苦家庭的父母脑袋里是没有“学区”这两个字的;

当大城市的父母周末带着孩子奔波于英语、奥数、钢琴、围棋、舞蹈、朗诵等补习班时,农村贫苦家庭的父母不知道世界上有“补习班”这三个字,就像王心仪的母亲说:你如果对学习感兴趣,是这块料,我会供你读到最高,如果不感兴趣,上专科也没关系。

当大城市一节奥数补习班500块钱时,好一点的农村的补习班还是10块钱能管一天的。

当大城市的父母拿着小鞭子催促孩子拼命考取更好学校时,农村贫苦家庭的父母居然会问:考大学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大城市父母暑假带着孩子去草原、山谷、海边、长城、故宫、龙门石窟时,农村贫苦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是连作业都不管的放羊式,孩子是随处游荡的。

。。。。。

你问我你说的是真的吗?当然,因为我就是那个从农村考大学考出来的。

你要问我从农村考学改变命运的概率?估计有2-3%。

你知道吗?概率里边1%左右就是小概率事件,而小概率事件的规律是:你随便点一个人时,他绝对不会是那个成功者。

所以我根本不关心这2-3%,我根本不关心王心仪这样优秀的孩子如何看待贫穷。

我想问的是:谁知道剩下的97-98%的农村孩子,去哪里了?

他们去了村子里震耳欲聋的简陋加工厂,去了风吹日晒下雨淋冰雹砸的农田,去了城市里高楼大厦建成之前丑陋肮脏又危险的工地,去了尘肺病高发的工厂。。。

我想问的是:这97-98%的农村孩子,当他们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之后,他们的孩子会去哪里?

他们的97-98%会去村里的震耳欲聋的简陋加工厂,会去风吹日晒下雨淋冰雹砸的农田,会去城市里房子建成之前丑陋肮脏又危险的工地,会去尘肺病高发的工厂。。。

那2-3%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人,才是小概率,是农民不浇地不施肥不除草不爱护,随便撒下种子,无心插柳成的荫,是祖坟冒青烟,是靠天收的。

贫穷,是可以要人命的。

前几天火爆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让所有人记忆犹新的话: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穷病。这也是这部电影写实的关键之一。

《感谢贫穷》文中也有一句:贫穷。。。。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

优不优秀还是小事,贫穷,是可以要了人的命的。

如果在网上搜一搜白血病、尘肺病、癌症等,你会看到一个一个的家庭,被小小的细菌、病毒击碎,他们为了治病,会倾家荡产,直至被死神带走。其中很多都是贫苦家庭。

他们如果有足够的钱,会因为生病家破人亡吗?会像电影里白血病患者老吕那样为了不拖累家人而自杀吗?

贫穷,什么时候成了优秀的前提?贫穷,什么时候成了值得赞美的事物?贫穷,什么时候成了可以让人感动落泪的故事情节?

关于贫穷的一切赞美和感动都是极端错误的。

值得歌颂的是——奋斗、坚强、突围。

就像王心仪一样,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仍然能够奋发图强,尽最大努力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庭命运。

王心仪是好样的!

我相信,她进入北大,北大中文系能够为她提供最好的教育,优秀的学校历史、各业名师、各地才俊能让她增长更多的见识,开阔眼界,毕业之后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能够留在大城市,扎下根来,结婚生子。

她的孩子,也将从一出生就享受大城市最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源,将来能够上比农村更好的小学、中学,能够上很好的大学。

王心仪以一己之力,改变命运,进入城市,这才是她最值得赞颂的地方。

可是,谁会关心剩下的那97-98%的落入贫穷死循环的孩子们?

他们为什么会陷入贫穷死循环?

是他们傻吗?智商低吗?不爱学习吗?低人一等吗?活该吗?

我是绝不认同的。他们中很多人都很聪明,勤奋,能干。

但是,他们掉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掉入了一个巨大的无法识别、无法反驳、无法抗争的陷阱。

因为他们在井里,所以几代人都只能生活在井里,只有少数人拼命往上爬,才重见了天日。

因为他们在井里,所以他们抬头就能看到井口大的天空,他们生下来就认为天空就是如此,远远看去只有一个碗那么大。

因为他们在井里,所以他们封闭、迟钝,有时怡然自乐,有时自相残杀。

因为他们在井里,所以他们等待随时被疾病或猎人捕获。

因为他们在井里,所以永世不得超生。

唉,泪如雨下,我是没法写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