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录音机的回忆

关于收录音机,第一次见到的是单录机,是在北京的铁道部招待所。系同房同行,一位南方客人所带的。只能录放,不可收音,平面放置,砖头块状,牌子好象是松下。听邓丽君的歌曲,柔情蜜意软绵绵;放张帝之说唱,诙谐逗人又好听。当时感觉十分新奇。因为之前仅见过笨重的盘式电子管录放音机。

其后,见到的第二台比较大,是一大一小两个喇叭,手提式的,还带收音功能,属收录放机。放小程琳的歌疑闻天籁之音,带乳味童真歌声至今令人回味。收听广播电台播放的新闻以及歌曲,声音十分宏亮悦耳。这是我见到的第一台收录机,是一位同学,从南方托人给其买回的走私货,好象是三洋牌的吧。令人十分羡慕。

当时,对收录机十分向往拥有,然而囊中羞涩,况且有钱也买不到。有一天,偶而在一晶体管厂门市部见到有几个录音机芯出售,还是进口的(当时还没有国产机芯),就咬咬牙掏腰包立马买了回来。机芯是立式的,带键帽,从上面按。

当时,已自制了一台落地式收音机,因此,功放是现成的,用的是HA1392集成电路,音质很好;收音部分具有中短波,采用了空气双连、双调谐的中放电路,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电源变压器,是自绕的。印刷电路板,是自描的,然后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打孔涂助焊剂而成。天线线圈,也是将牛皮纸卷成能套在磁棒上的圆筒,用购回的多股纱包线自行绕制的。印板等这些能做的,买不到的元、配件,就尽量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去完成。

在此基础上,我用小扁铁,为录音机制做了一个简易的固定支架,又做了一个磁头放大器。这些工作完成后,迫不及待通电放磁带试听,居然一次成功了,而且音质好,音色优美,与同学的那台三洋成品机比较,除外观较为丑陋外,其余方面毫不逊色,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落地式收音机的音箱大,喇叭大。听着悦耳的乐曲,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当时心情的激动程度难以言表。

其后,将功放IC换成了功率更大的,用HA1397制作的功放板。为得到更高的信噪比,在前置电路下了功夫,分别采用低噪声分立元件、运放、μpc51301、BA328等IC,对磁头放大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偿试与升级。

再后来,国产的各种收录机,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或美观,或丑陋。或小巧,或笨重。再后来,牛高马大颜值高,波段齐全音色美的夏普GF555、666、777等陆续问世了,再后来,就又都悄悄的消失,踪影难觅了。与来到这个世上的人类没有两样,仅为匆匆过客。

如今,用什么播放音乐,都觉得数码味太浓,少了原来的味道,没了原来的感觉,怀旧心态使然吧。

忆往事伤感,

借此文释怀。

关于收录音机的回忆

望网友评价,

盼知音指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