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姹红河谷|红河县:创新侨务工作 建设侨乡红河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素有“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美誉,同时也因“走马帮、下坝子”的跨国经商典范以及“马帮红颜”佳话,创造了彪炳璀璨的马帮文化,成为了云南省第二大侨乡,被誉为“华侨之乡”。近年来,红河县不断创新侨务工作,以侨界力量助推建设美丽侨乡红河。

又是一年冬晨季,透过广场上的老树,阳光慵懒地洒进小花园广场,映出一地光斑,点缀着“侨之家”门前的那片空地。

“侨之家”即红河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及红河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所在地。

红河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杨亚国:我们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红河籍海内外侨胞间的联系交往工作中,主要发挥好纽带和桥梁作用,认真履行“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积极参政议政、弘扬中华文化、参与社会建设”职责,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做侨务工作的实干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红河县在外华侨1万余人,分布于东南亚、欧洲18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省第二大侨乡。近年来,红河县侨联在团结动员全县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工作中,认真学习党中央的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思想,围绕侨务工作重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坚持国内海外、老侨新侨工作并重,积极拓展海外新侨工作,为侨联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通过开展走访慰问归侨侨眷家属、组织编辑出版《侨乡红河》系列刊物、创办侨乡马帮文化展室等举措,着力宣传侨乡文化,努力构建和谐侨界,加强为侨服务力度。

红河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杨亚国:今后,我们将继续建设完善“侨之家”,继续夯实侨务工作阵地,建设广大归侨侨眷和红河籍海外华侨、华人可信的团结之家、奋斗之家和温暖之家。

红河县侨务工作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深刻含义,当地的归侨侨眷在这股团结力量的鼓舞下不断推动着红河县的经济发展。位于红河县迤萨镇凹腰山的侨乡园酒店,由红河县第三代归侨侨眷高立强亲手打造。占地10亩的酒店,融入侨乡红河元素,聚焦云端古城,突出侨乡文化,为红河县打造“华侨之乡”城市品牌增添了几分色彩。

红河县侨乡园酒店董事长 高立强:作为红河县当地侨属,我们立足红河县侨乡文化、中西建筑风格以及当地的民族特色,着力打造这家侨乡园酒店,一来突出我们侨乡特色,推广宣传侨乡文化,二来扩大城市酒店规模,提升城市口味。

敞开家门迎八方来客。同样是经营酒店生意的归侨侨眷孙丽辉,在为酒店命名时却有着不一样的家乡情怀。酒店外墙古风古色的装修风格以及店内散发着马帮历史厚重气息的木制家具,无不透露着她作为一名归侨侨眷对侨乡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红河县侨乡驿栈负责人 孙丽辉:我们红河县是云南省第二大侨乡,当初我们为酒店起名侨乡驿栈,是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归侨侨眷以及海内外客人,提供一个像家一样亲切、安静、舒适的下榻环境,吸引到更多的海内外商机来到红河县发展壮大。

红河,一座马背驮出的山顶之城,一座中西建筑文化相互交融的“江外侨乡”,处处充满着马帮先辈前仆后继、敢闯敢拼的马帮精神。走在印着马蹄痕的青石板上,感受到的是老一辈马帮人为生活富裕、家乡发展、祖国繁荣富强的家国情怀。而今天,马帮后人一脉相承,续写着一个个助推红河县经济发展的传奇,树立起一个又一个现代商业经营典范,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侨乡红河奉献侨界力量!

(肖盟钢 刘宏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