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销量“涨”47.1%,北现回暖另有原因

1月销量“涨”47.1%,北现回暖另有原因

曾有车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2019年将是未来十年里中国车市最好的年头”。面对28年来首次掉头向下的增长曲线,汽车及其相关从业者对于未来已经做好了相对悲观的心理预期,这让我们更有勇气去面对可能惨淡的1月销量。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很快将这种尚存侥幸的“可能”落为实锤。据统计,今年1月,乘用车汽车销售236.7万辆,环比下降11.1%,同比下降15.8%。产量上,1月汽车生产236.5万辆,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4.7%和12.1%。

1月销量“涨”47.1%,北现回暖另有原因

乘联会厂商排名TOP15也是如此,往年少见的负号出现在同比一栏中,少数几家的增长,也以个位数为主。当是时,北京现代的数据便显得尤为出挑。数据显示,今年一月,北京现代销售110316辆,同比增长47.1%,为排名前十车企中的最高涨幅。

当然,47.1%的高增长率存在一定“水分”,因为北现去年同期的成绩实在太低,但拿出其2017年1月95018辆的销售数据作对比,今年1月成绩仍有16.1%的增长,这已经能够说明,北现人在痛定思痛后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初见成效。

1月销量“涨”47.1%,北现回暖另有原因

经历了2018年的负增长,业内对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的多维困境已产生了部分共识。政策及技术联合推动的新四化转型挑战,消费主力年轻化及消费升级带来的迎合挑战,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引发的增长挑战,三者拧合在一起绊住了不少主机厂向上的步伐。

这对于彼时的北现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为保住份额以更好应对未来存量市场挑战,最直观的手段就是降价。

笔者此前走访多家北京现代4S店发现领动普遍有2.2万元的现金直降力度,名图终端优惠则在2.3~2.6万元。不可否认,大幅降价确实存在降低品牌含金量的风险,北京现代也一直受到以价换量的质疑。但同样需要承认,北现的回暖,一方面价格是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其产品力、体系力,以及多年耕耘积累的消费者信赖,也是背后必不可少的支撑。

1月销量“涨”47.1%,北现回暖另有原因

事实上,在存量时代,单纯靠以价换量是行不通的,这也是那么多价格低廉的自主车型一蹶不振的原因。

在店内与一名消费者交谈时他表示:“我原来开的就是纳瑞,开了几年,变速箱和发动机一点问题没有。你看那路上跑的出租车,都是伊兰特的,二十五六万公里都不带修的。”亲身经历与生活所见让其对北京现代车型的质量深信不疑,在得知领动正进行优惠之后,他便决定入手一台手动挡,并不断给笔者“安利”北京现代的其他车型。

伴随着中低端车型的降价,北京现代针对未来消费趋势的“三横三纵”产品布局也开始发力,数据显示,北京现代领动1月销量超过2.4万辆,同比增长84%。针对性进行年轻化改造的 ix35一月销售22050辆,同比暴涨121%,扛起了北京现代的SUV大旗;悦动和ix25也迎头赶上,两款车在1月份都成功突破万辆大关。性能车系中首款车型菲斯塔自去年10月上市以来,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三个月累计销量超3.2万辆。

1月销量“涨”47.1%,北现回暖另有原因

与此同时,北京现代也为经销商减轻了不少负担。虽其产量信息并没有在上市公司月报中进行披露,但在乘联会另一份关于批发量的榜单显示,北京现代并未处于前15名之列,这意味着当月北京现代批发量或不及5万,整体削减了近6万辆库存。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1月车市月报关键词:汽车企业开启“消库模式”》中就提及,这将确保其在未来存量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位置。

1月销量“涨”47.1%,北现回暖另有原因

而在未来,轻装上阵的北京现代与其经销商还将迎来更多利好。今年“三横三纵”产品布局下,全新胜达、新领动、新ix25等8款车型会陆续推向市场,带动其进一步增量。

对于北京现代而言,目前千万用户已然达成,虽然企业多次表示,未来发展要质在前,量在后,但毫无疑问,重返百万年销仍是其主要目标之一。诚然,未来的车市情景不容乐观,不过,根据其目前的势头来看,或许达成目标的日子并不遥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