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好”司法所 撑起大平安——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司法所司法为民二三事

“五好”司法所 撑起大平安——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司法所司法为民二三事

近日,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上正村、群南村等五个村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正式建成,环境焕然一新,值班人员服务热情专业,村民们纷纷为家门口的司法服务点赞。

这是坛洛司法所全面打造升级“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的一个缩影。

坛洛司法所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延伸服务“半径”,切实做好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守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继该所荣获“自治区五好司法所”荣誉称号后,今年1月,所长姚伟又获自治区司法厅通报表扬。

法律顾问 贴身服务

“以前村委会重大事务缺少法律专家把关,现在村里配备了法律顾问担任法律‘军师’,传经送宝,为村委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定顿村党支部书记林天干激动地说道。如今,坛洛司法所辖区每个村都配备了法律顾问,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法律服务。

去年4月,定顿村委会及时将村集体400多亩林地依法依规收回,举行公开招投标,顺利发包。此举,该村法律顾问韦青榕功不可没。她认真制定、审核发包方案、程序、合同书等,提出专业法律意见。现如今,这400多亩林木长势良好,收益颇丰。该林地合同承包期限20年,给村委会带来200多万元集体收入,切实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法律顾问不仅服务村委会,也服务村民,中北村村民黄某就深有感触。黄某种植了10亩冬瓜,因买到劣质农药,导致冬瓜大量减产。村法律顾问杨慧锋告诉她:应当马上保存重要证据,如与经销商的聊天记录、电话录音以及瓜苗受损前后照片等,并建议她先申请人民调解。最后,经司法所悉心调解,黄某与经销商达成一致意见,经销商赔偿黄某2300元。

据悉,坛洛镇19个村全部实现村级法律顾问全覆盖。去年,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228次,审核合同19份,提供专业意见57条,有效解决30多起各类纠纷。

人民调解 为民解忧

“五好”司法所 撑起大平安——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司法所司法为民二三事

“人民调解,为民解忧。”这是要求,也是承诺。坛洛司法所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多措并举,创新方式方法,让调解效果“看得见”“摸得着”,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去年7月,坛洛镇富庶村万里云山自然保护区开挖一条消防通道,施工队不慎把消防通道挖到了甘氏家族祖坟石碑前方1米处。甘氏家族对此十分不满,请求人民调解。坛洛司法所所长姚伟闻讯赶到大山深处纠纷点进行“面对面”调解。

在现场,甘氏家族认为,下暴雨时消防通道上的泥土会坍塌下来损坏祖坟。施工方提出,在石碑前开挖出来的道路边做水泥桩固定泥土。甘氏家族认为这样会导致石碑前位置不够,祭祀时站不了人。村委会提出山路改道,但因山坡陡峭、环境复杂,改道难度太大,施工方又予以否定。调解一时陷入僵局。

姚伟反复勘察,提出在坟前面加宽道路的意见。姚伟通过“背对背”调解,“一对一”解释,循循善诱,使双方冷静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施工方加宽道路后,在甘氏祖坟前面让出1.5米的土地。至此,一场发生在深山老林中的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一个小故事,一份大情怀。近年来,坛洛司法所积极借鉴“枫桥经验”,学习“枫桥精神”,始终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原则,通过精准排查,做好预防“前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据统计,2018年,坛洛司法所共调解矛盾纠纷190件,调解成功183件,成功率96.31%。

社区矫正 从“心”开始

“谢谢你姚所长,还好有你的帮助,不然我真的沉沦下去了。”元旦过后,社区服刑人员程某对上门回访的姚伟说。

2018年1月,程某因滥伐林木被判缓刑,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程某心理压力很大,曾做木材加工生意的他,因此失去信心,无心打理生意,生意开始走下坡路。姚伟带队入户走访,经深入细致沟通,解开了程某思想症结。“如果你不振作起来,如何养好一家老小?只要依法继续经营木材生意,我支持你。我把联系方式留给你,有法律疑问,可以直接找我咨询。”听了姚伟的话,程某暗下决心,痛改前非。

如今,程某认真学法、尊法、守法。“我的木材厂生意红火,收入达15万元;20多亩沃柑已经结出累累硕果,预计收入8多万元。”程某致富不忘本,雇请了6个贫困户做工,带动他们共同脱贫致富。

“社区矫正工作要以法言情、以情护法、法情相融。”姚伟介绍,该所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社区矫正管理模式,做到监督与关爱并存。坚持“拉网式”“地毯式”精准排查,通过“一对一”“面对面”定期走访,贴心谈话交流,及时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化解社会矛盾,确保辖区和谐稳定。

据悉,到2018年12月底,坛洛镇在册社区服刑人员9人,在管理期间,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