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買不起房子是因為房間太高,還是因為我們的工資太低?

人們買不起房子是因為房間太高,還是因為我們的工資太低?

一線城市而論,城市中心區住宅的入住率相當高,怎麼能說“人們買不起房子”?其實真相是你們買不起房子,而不是大家都買不起房子。具體而言,就是依靠工資收入的普通勞動者買不起房子。就連平均月薪2萬的知乎俠,完全依靠工資收入,也是買不起市中心的房子的。

靠工資收入買不起房子,就對了。要知道,一線城市中心的房產,一部分是屬於原住民和原來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福利分房,這部分人現在已經是市中心房產與土地的供給者了。而實際上的新增購買者,主要就是外來購房者。其中一部分是外來投資購房,而更多的是外來工作者在家族資助下購房。但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一線城市的房產成為大城市從中小城市汲取資源的抽水機。

比如說,中小城市的老兩口本來應該在當地消費的,結果節衣縮食用於給子女在一線城市購房,於是當地的消費就萎縮了;中小城市的資本家本來應該在當地擴大投資的,結果跑去一線城市購房,於是當地的投資就萎縮了。這是顯性的。還有隱性的啊,比如說許多人經常抱怨華北、東北、西北的投資環境差,但是你知道有些貪官汙吏為了在一線城市購房,颳起地皮來也是很拼的。貪汙腐敗一輩子,最後全部貢獻給一線城市的樓市了。

王儒林:有貪官家財過億 北京上海擁幾十套房產

所以,中小城市消費萎縮,投資萎縮,社會經濟發展環境也不行,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只能打破頭去一線城市。而大量勞動者之間的競爭,自然會把工資壓低到勉強維持生計的地步。比如說,前幾天大新聞的主角,人民大學碩士雷洋,在國務院國資委下屬事業單位上班,工作幾年在昌平買了房子,上班坐地鐵,往返加起來大概要三個小時,就算不加班,每天通勤加工作時間已經達到11小時了。從理論上來說,高學歷、鐵飯碗、有房產,已經是北京活的相當成功的外來年輕人了。

而更多的普通的外來年輕人,只能在燕郊這樣的地方租房,往返要四五個小時,還要加班,實際工作時間已經超過了珠三角流水線上的產業工人。這說明什麼呢?說明老闆只要在單位旁邊給這些勞動者租個房子,就能讓他們每天多幹好幾個小時的活,因為擠地鐵的勞動強度,並不比許多工作要低。而一線城市的勞動力,已經廉價到老闆覺得付個房租去買四五個小時的勞動時間都是不划算的了。

結果嘛,勞動者為了生存,競相更努力的工作並索要更低的工資。然後,勞動者們耳邊經常就回蕩起這麼一句話:“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但是,你要知道,就拿最喜歡懸掛這個口號的美容美髮行業來講,普通的小工,日均工作時間也是在10小時以上的,遠遠高於法定工時。

人們買不起房子是因為房間太高,還是因為我們的工資太低?

大家都覺得今天努力工作,明天就能買得起房。實際上,他們越是這樣做,對於資本家而言,就越是說明一線城市的投資環境優越,能以很低的工資僱傭到大批優質的廉價勞動力。並且,為了維持廉價勞動力的供給,地方政府會很貼心的“用地鐵引導城市發展”:新通車一條線路,意味著更多的區域被納入日常通勤範圍,同時也意味著更多的廉價勞動力的輸入。投資環境那麼好的地方,房價怎麼能不漲呢?

所以,大家不要抱怨開車堵,地鐵擠,堵在路上和擠在地鐵裡的,都是來跟你搶飯碗的。比如說,北京地鐵據傳要修到燕郊,消息傳來,很多跨省打工仔很開心嘛,紛紛表示,這樣一來,早上能夠多睡一小時了。圖樣圖森破。地鐵修到燕郊,意味著晚上燕郊族們只有多加班一個小時,才能把因為新地鐵通車而新搬到三河、大廠來的外來務工人員PK下去。

結果,就是作為整體的勞動者,今天越是努力工作,明天越是買不起房子。因為勞動者們工作越積極,造成的產業後備軍就越龐大,勞動力相對於資本就越不值錢,勞動者相對於資本家就越沒有談判能力。這就叫做,無產階級在為自己生產鎖鏈。

當然,我不是說把勞資雙方對立起來。我沒有任何這個意思。事實上,勞動者不要總是覺得自己起早貪黑接受剝削而資產階級拿著你們的剩餘價值在市中心輕輕鬆鬆買房子就很爽了。要知道,對人家來說,北上廣深那隻能算三線城市,他們為了給孩子在他們眼裡的一二線城市買房子也很拼啊。所以,不要覺得有些有權有錢的成天粗茶淡飯就是在作秀給你們看了,別人家裡也沒有餘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