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誕辰100週年 各界人士深切緬懷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诞辰100周年 各界人士深切缅怀

社會各界紀念李秀英老人。 記者 馮芃攝

南京大屠殺期間,懷有7個月身孕、只有17歲的李秀英不堪受辱,勇敢地與日本兵殊死搏鬥,被刺37刀。今年2月24日是李秀英老人誕辰100週年,當天,大中小學生、專家學者、老人的親友、市民群眾等數百名社會各界人士在雨花功德園參加紀念緬懷活動。

默哀、朗誦、獻花……紀念活動上,大家一起追憶這位勇敢的女性。李秀英的女兒陸玲說,1937年12月4日,母親進入紅十字會安全區,躲到難民區的地下室,當時她已有7個月的身孕。李秀英堅拒日軍的侮辱侵犯,徒手抗爭。搏鬥中,日本兵戳傷了李秀英的臉、眼睛、嘴巴,她一共中了37刀。經美國醫生羅伯特·威爾遜救治,李秀英奇蹟般地活了下來,胎兒卻流產了。後來,紅十字會的人到醫院探望,美國人約翰·馬吉拍攝了一段李秀英的珍貴視頻。馬吉臨走時跟李秀英說:“你將來會成為歷史最好的見證者。”

陸玲說,戰後,在公審南京大屠殺戰犯谷壽夫時,母親作為南京大屠殺的“活證據”,勇敢地出庭作證。1999年9月,李秀英在多方幫助下,對侵犯其名譽權的日本右翼提起訴訟。這場名譽侵權案最終勝訴,李秀英也成為中國民間對日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官司中勝訴的第一人。李秀英生前經常把自己的經歷說給別人聽,她常說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

河海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惠明是李秀英生前的法律顧問、赴日本訴訟代理律師兼日語翻譯,昨天,他也來到活動現場緬懷老人。劉惠明說,李秀英對自己的影響非常大,“我記得當時我們在日本提起了近40個訴訟,包括南京大屠殺的,最終只有李秀英的名譽侵權案勝訴了。勝訴的最主要原因是有完整的證據鏈,而且有老人親自現身說法。”劉惠明表示,老人勇敢又善良,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每講一次她就痛苦一次,但她不斷地講,不斷地把傷疤揭給大家看,用證據告訴大家歷史的真相是什麼,“我們今天一起來紀念她,就是要銘記這段歷史,珍惜當下的幸福。”

“李秀英是最早控訴揭露日軍暴行的倖存者之一,也是最早接受日本反戰人士訪問的倖存者 。”“1991年,李秀英是第一位到日本控訴作證的倖存者。”“1995年8月7日,李秀英是第一位向日本政府起訴戰爭索賠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南京師範大學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張連紅用了幾個“第一”來緬懷李秀英老人。他說,李秀英是中華民族女性不畏強暴、永不屈服的一面旗幟,她寧死不屈的抗爭故事,在戰爭年代極大地激勵了處於恐怖中的南京難民,為了維護歷史真相,李秀英又成為講述南京大屠殺事實的“活化石 ”,她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許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