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寒假就要到啦,孩子們是開心了,

可家長們即將面臨一大“酷刑”

——陪孩子做作業。

“婚姻裡最可怕的,不是出軌、

不是家暴,而是陪孩子做作業!”

有的媽媽說,因為陪孩子寫作業,

有的媽媽說,因為陪孩子寫作業,

被孩子稱為後媽!

一把心酸一把淚……


但其實,我們可能忽略了,

陪娃寫作業也是門學問啊!

我們採訪了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導師張戈茵,

她說:要陪孩子寫作業,家長首先需要學習!

她根據多年的教育經驗,

將陪做作業的家長分成了三種類型

看看這裡面有沒有你呢?

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第一種:氣急敗壞型


每天晚上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回家。

到了一樓就能聽見花花媽媽

在二樓聲嘶力竭的責罵:

“你怎麼這麼笨啊,說了多少遍怎麼就不懂啊!

這麼短一篇文章怎麼就是背錯呢?”

“再背十遍!今天非得背出來不可!”

每當這時,他打開家門,

一定會被一起罵:

“你還要不要管孩子了,

孩子就是遺傳你的笨腦子!”

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第二種:連哄帶騙型

噹噹媽媽每條早上一睜眼就很焦慮

——不知道今天怎麼讓孩子早點做作業。

每晚她先是和顏悅色地提醒:

“噹噹,好孩子,快去寫作業吧,

做完作業咱們就可以聊會天啦。”

噹噹不為所動,玩自己的樂高。

噹噹媽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可不能發脾氣。

繼續勸:“快去做吧乖孩子,

不做可不行,不然還得熬夜,

媽媽要發脾氣的。”

噹噹依舊眼皮也不抬一下。

媽媽說:

“快去寫作業,做完媽媽給你十塊錢。”

“去寫作業了小祖宗,做完媽媽週末帶你去玩。”

“只要你做完,媽媽讓你玩一個小時遊戲!”

剛開始噹噹還算是配合。

慢慢的,媽媽的誘惑失去了魅力。

媽媽不斷加碼,

噹噹的積極性卻越來越低。

最後方法全失效,

媽媽也沉不住氣了。

噹噹磨磨蹭蹭寫不完,

媽媽開始河東獅吼:

“沒完沒了了是吧!”


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要麼過於嚴厲控制,

要麼過於驕縱放任,

作業完不成,親子關係也變差。

漸漸地,孩子養成了講條件、

依賴他人、習慣抵抗、

不關注事情的行為模式,

不僅學習不好,其他能力也不行!

很多爸媽驚出了一身冷汗,

這種場景太熟悉了!

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導師張戈茵

就像張戈茵說的:

很多家長陪作業,孩子慢慢被培訓成

不主動、不自信、不積極、推脫責任的孩子。

他不認為做作業是自己的事,

他會用各種方式抵抗,

但又時刻恐懼著媽媽的指責和懲罰。

到了青春期,這些孩子要麼和父母不溝通,

要麼就和父母對著幹。

但是有一種家長做得比較好,

到底是怎樣做的呢?

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第三種:和善堅定型


泡泡今年上一年級,泡泡媽媽是一位老師。

媽媽有一次檢查作業,

發現他連續4課都沒做生詞卡片。

媽媽有些著急和生氣,

但她深呼吸後,溫和地問:

“泡泡你的生詞卡準備怎麼補呢?”

泡泡說,那我晚上補吧。

到了晚上七點,泡泡蔫了,哭著說:

“這麼多字,都一百多個了,

我做不完,媽媽你幫我做吧!”

媽媽忍住了指責的話:

“你覺得生字這麼多寫不完,

你現在煩躁又害怕,希望我幫你?”

泡泡點點頭。

“生字卡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能代替你做,不過我可以陪你一起。”

生字卡包括拼音畫圖,

生字只要求認識不要求會寫。

“這樣我們一步一步來,先畫畫吧!”

泡泡喜歡畫畫:“沒問題!”

沒一會就畫完了,泡泡開心地舉著生字卡,

沉浸在小任務完成後的成就感中。


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媽媽提醒:“要寫拼音了,媽媽讀你來寫怎麼樣?”

在“我能行”的鼓勵中,泡泡很高效完成了,

並且主動作出決定:“我要把生字也寫了!”

他拿起生詞卡毫無雜念地開始寫。

做完後泡泡長長出了一口氣:

“媽媽我現在覺得好輕鬆,

我下次要預習完功課,

馬上就把生字卡做了,

再也不堆到一起!”


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泡泡媽媽的態度既和善又堅定。

孩子面對“一百個生字”的壓力,

覺得無法承受。

但是媽媽堅定表示,

老師佈置的作業一定要完成,

但是我可以陪你。

這樣就給孩子建立了價值感和“我能行”的信心,

孩子感覺被理解,

才能對學習保持積極的興趣。

以上三種家長是不是也有你呢?

張戈茵老師說:“怎麼跟孩子溝通交流,都是有方法的。

我們很多媽媽在陪娃寫作業的時候,

束手無策,生氣抓狂,

就是沒有掌握到方法。”

前兩種家長屬於“不會陪”,

只有第三種家長做到了“陪得好”。

家長不僅要陪得好,

進一步要做到陪得少,

最後達到不用陪,

讓孩子獨立做作業。


作業是孩子的事,父母不應該包辦代替。

但是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是家長的責任。

父母陪作業不是為了顯示權威,

而是營造輕鬆溫暖的學習氛圍,

這是最值得做的事。


當你發脾氣大喊大叫時,

你有沒有意識到,

在我們做的不好的時候,

孩子不會吼我們,只是默默承受。

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三種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你是哪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