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工地幹活的都是高齡農民工,年輕人都吃不了苦嗎?

根據民生報告顯示,中國現在的農民工平均年齡從2010年的35.5歲上升到2017年是39.7歲,同時50歲以上的農民工,每年新增的農民工比例越來越大,可見我國的農民工正在持續的老齡化,2014年我國的高齡農民工的增加量是597萬,2016年增加了711萬,2017年我國農民工比2016年增加了481萬,意味著高齡農民工的人數正在大幅的增加,而非高齡農民工援助卻出現了下降。

為什麼工地幹活的都是高齡農民工,年輕人都吃不了苦嗎?

連雲港持續高溫農民工汗流浹背

有位朋友是包工頭,他說,他手下50以上的農民工就佔了90%以上,他們的工資基本上是按天計算,也就是幹一天給一天錢,不幹活就沒錢,由於在工地上體力勞動比較多,也只有體力勞動賺的多,如果沒有體力勞動自然會賺的少,有不少高齡的農民工說,畢竟這些體力活又苦又累,年輕人都不願意幹,只有高齡農民工才吃掉這種苦。

為什麼工地幹活的都是高齡農民工,年輕人都吃不了苦嗎?

安徽淮北:搬運水泥的農民工

那為什麼他們現在五六十歲還要在工地裡幹活呢?很簡單他們沒有養老金,趁著現在還能幹就多幹點,從我國制度設計來說,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雖然基本上全覆蓋,即一個人只要願意參保都能找到適合他的險種,但是根據國家政策規定,農民工可以參加城鎮職業的養老保,也可以參加新農保,但對於50歲以上的高齡農民工來說,面對養老方式從養兒防老向養老保險的轉變,他們現在會感覺養老保險靠不住,養兒防老靠不住的兩人困難境界之中。

為什麼工地幹活的都是高齡農民工,年輕人都吃不了苦嗎?

城市表情:豐收

農民工的養老問題還有生存問題,隨著國家產業的升級,就業市場對各階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齡農民工群體自身的身體狀況,文化水平所限,未來的工作機會也就會越來越少,他們返鄉也同樣出現這種問題,除了不想因為養老問題給自己造成太大負擔,還會對融入鄉村感到不適應。

為什麼工地幹活的都是高齡農民工,年輕人都吃不了苦嗎?

春運表情:白髮農民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