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整个过程中不送人事行吗

职称评定,是一部分教师不能承受之重。

评职称,里面的水太深了,一般人还真的摸不着庙门。首先,你得有基本的条件,各种优质课等级,发表课题等级,各种优秀表彰证书,里面很多都是造假的,但不是谁都能造得了这个假。所谓的造假就是领导说你行,你就行,其中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后,你得通过学校校长拿到名额指标,当然有的人可以从上级教委直接拿到指标,那是高人。

狼多肉少,你得过五关斩六将,但如果你是利益集团内的,那都不是事。真正能凭自己本事,不依附权贵而晋升职称的,少之又少。你不服又能咋的?评职称就是厚黑学,评职称靠买卖,买证书买职称。

如果说教师们不顾脸面地去竞争晋升职称真的有损教师队伍形象的话,那也是被制度被生活逼的,那不是教师的耻辱,而是不合理制度的耻辱!

职称评定整个过程中不送人事行吗

目前,凡是各类技术职称晋升中以评代考的,由于评价机制问题,当然不能排除“人事”,优秀人才没有通过的也不鲜见。这类问题在国家中科院院士评选中,也曾出现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戏称“三无”科学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也都没有获选为”院士“。

我们还是寄希望于成为袁屠之辈吧。在评选机制有问题、评选有不正之风干扰的职称晋升环境中,还是应坚守科学精神,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专业领域取得优异于同类的科研成果。

但问题是,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怎样才能取得优异于同类的科研成果呢?这样是不是抢了教研员的饭碗?该把教学精力怎样分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