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分享」我在伊朗长大

复习很累,偷闲看完这部成人动画。

满满的黑白画风,也许是黑暗才能带给最好的忠告。

「电影分享」我在伊朗长大

【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怪人。如果这些怪人伤害了你,就对你自己说:“这是因为他们愚蠢。这样你就不会对他们的残酷做出反抗了。因为没有比仇恨和复仇情绪更糟的东西了......永远保持你的尊严,真诚地对待你自己。奶奶给予孙女的忠告。】

这是一部由原版书籍改成的动画,以一个九岁小女孩的视角亲历了伊斯兰革命,政权更迭,内战,两伊战争下民众的生活和玛赞人生轨迹的改变。

第一次对于伊朗的印象还是几年前微博上刷到高达的伊斯兰建筑和没有一丝晕色的高温天气的旅行软文推荐。

战争,裹黑纱的穆斯林女性和核造成这样的原因也许这部电影会给你答案。

9岁女孩Marjane的眼睛,揭示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基要主义者掌握大权后伊朗人民希望的破灭,女性被迫戴上面纱,数以万计的人被投进监狱。

「电影分享」我在伊朗长大

聪明而大胆的Marjane,设法瞒过官方的爪牙,认识了朋克、ABBA和Iron Maiden乐队,两伊战争的爆发,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无边的恐惧中。

「电影分享」我在伊朗长大

随着Marjane年龄的增长,她的大胆让父母对她的安全越来越担忧,她14岁那年,他们终于做出艰难决定,把她送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上学。

「电影分享」我在伊朗长大

身在他乡、孤独脆弱的Marjane经受了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而且经常被等同于她所逃离的宗教基要主义和极端主义,对此她毫不退缩,极力辩白,最终赢得了认可,甚至有了爱情的体验

「电影分享」我在伊朗长大

但是高中毕业后,Marjane结交了男朋友,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后来发现了男朋友的背叛,让她痛不欲生,经常露宿街头,后来患上了支气管炎,昏倒在街边,被别人送往医院,得到了救助。Marjane在病床上醒来后,决定给父母打电话,并让父母保证什么都不问,父母答应了,于是Marjane决定回国

。经过一个艰难的调整期,Marjane进入艺术学校并嫁作人妇,她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仗义执言的个性,继续针砭时弊。24岁时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尽管过去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却要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

「电影分享」我在伊朗长大

前半部分对伊朗政治与生活状态的描述还只停留在表象的、肤浅的程度,毕竟一个小女孩的“道听途说”或者亲身所经历的都带有某种童话特质,有着某种过滤后的天真和无意识。

而随着玛赞远赴他乡与生理年龄的增长,后半部分一种女性自由意识的觉醒无疑升华了前半部分对政治自由的诉说。也正是国族意识和性别意识在后半部分的交织、融合,使得影片在理性之中带有某种传奇色彩。

「电影分享」我在伊朗长大

那个她第一眼就觉得是自己生命中的男人第二天却说自己是同性恋,那个和自己心意相通、融为一体的初恋男友却睡在另一个女人的温床上,她追求自由生活却又被男性意识的过度自由所伤害,

「电影分享」我在伊朗长大

玛赞的女性解放是相对保守和中庸的,她不会像女权主义那般激进,崇尚剥离男权秩序和重建女权社会,而是拒绝过度自由的男性道德的无边际化,她的女性主义是建立在一种规范自由世界男性秩序的基础上。

影片中在大学画室里,她用画笔勾勒出老师的画像,性器官调侃式的变成了老师的大鼻子,这种男性符号的戏谑化行为只是存在于私下的、隐秘的交流,这也表明冲破男性象征秩序并不是必然的,可能存在另一种委婉的途径

。而这可能与她拥有伊朗背景却又有西方国家成长经历有关,女性意识的根源在伊斯兰世界而启蒙却发生在西方自由世界,或许这正是玛赞女性主义的独特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