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沟通,让你增长的5个智慧

正在沙发山看《精进》。

孩子与外公一言不合又是“一场战争”,大体原因就是她肚子有些不舒服,我让她平躺下揉揉肚子,外公出于关心,也就这个事跟她沟通和讨论,大概讨论的细节是:

外公:“你早上还不疼吧”

孩子:“不疼,但是这几天好像都不舒服”

外公:“早上不疼就没事,你还这么矫情,啥事没有”

孩子:“我是现在真疼啊,你为什么说什么事没有?(她因为不舒服已经情绪不太好了,外公有这么一说,明显觉得一肚子委屈上来了,说话声音大了)”

外公:“你这孩子,这么不讲理,我关心你,你还不懂嘛”

孩子:“谁不讲理了,哇哇哭起来了......”

我见状,马上把孩子拉到卧室,先让她平躺下来,揉揉肚子,这时委屈的已经哭成了泪人,心里的委屈远远超过肚子的不舒服了。

孩子:“妈妈,为什么外公这样说我?我是肚子真的不舒服,但是外公的意思好像说我肚子不疼假装疼,外公坏。”

我:“孩子,不哭,其实外公是关心你的,是他表达的方式不对,他并没有站在你的角度考虑你现在肚子疼,怎么疼,为什么疼,而且注意力没有在怎么解决疼的问题上,可能觉得没什么事,但是他表达的意思会让你理解为,你是装疼。”

我说完。孩子哭的更厉害了,觉得那一瞬间受了天大的委屈,并大声哭出来,也是体会到了妈妈是非常理解她的。

慢慢平息她的情绪后,她还在生外公的气,是真的在生气,基于此我们认真的沟通了一下几个问题:

与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沟通,让你增长的5个智慧

1、换位思考

今天外公并不是故意让你生气,而是他没有“换位”,如果他肚子疼,你这样说,他会怎么想呢?这不仅仅是外公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你的同学或其他小伙伴,包括你长大了,你的同事朋友,也都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要做的就是不要生气,要明白这就是思维模式的不同,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不要“针锋相对”,越辩论越伤害彼此的感情,你只要知道因为思维模式不同,也许就某件事缺乏了换位思考能力,两个人的观点会有天壤之别,我想通过今天的事情,去了解“什么是换位思考”。

比如你可以把妈妈和外公两个人的思维模式做个比较,从这其中发现更有智慧的思考,为什么今天这件事妈妈说话会让你说服,因为妈妈理解你,体会到你需要的帮助。

还有平时妈妈与外公的沟通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你看妈妈会与外公大声辩论吗?首先这是不礼貌的,作为晚辈,当与长辈产生歧义时,要平和的沟通,如果讲不清楚,可以停止讨论,自己玩些别的事情。

2、学会表达

外公也是关心你,但表的方式不对,人老了有时候也像个小孩子,可能也会有不讲理的地方,你长大了,也要通过事情表象去看本质的东西,也许他是因为心疼妈妈,因为妈妈是他的女儿,你有什么情况,妈妈会紧张,但父亲出于对女儿的关爱,他可能也会忽略一些细节,不是说你在外公那里不重要,而是他有考虑不周到的时候,在表达上就会有失误。

这也给我们一些很深的思考,你长期观察也会发现,外公的表达方式有时候是存在一些问题的,知道哪些表达方式合理,哪些表达方式不合理,我们首先要做到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去与别人沟通。

3、改变自己

“那外公为什么不学习,去改变学会表达和换位思考呢?”女儿又哭着说。

外公快70岁了,我们会努力让外公在以后的沟通中改进,也许改变要很久,或者也不容易改变了,你要认清这个事实,不要指望去改变别人,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不管是家人还是外面的朋友,在有分歧的时候,都不要想着让别人改变,这会让我们失望的,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在歧义中开解,比如下面讲到的。

4、宽容处事

没有什么事会让我们伤心欲绝,学会宽容,何况是我们自己的家人,尤其外公每天接送你,很辛苦,他即便有一些小小错误,也是值得我们原谅的,因为外公是爱我们的,他只是在表达和思维上与我们有些不一致,我们不该与外公去“针锋相对”。学会原谅外公,学会宽容每个人的不完美,以后妈妈也许也会做错什么,包括与你在某些观点上有歧义,那你会怎么做呢?

5、家庭就是小社会

孩子,你渐渐长大,在我们的家庭中有爸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小姨叔叔等,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价值观驱使,家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像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的表现,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你要学会与这些人相处。

比如除了爸爸妈妈不是所有人都会让着你,当然爸妈也不是无原则的放任你。小姨还觉得自己也小呢,你有时候撒娇她还不一定让着你,外公有时候出于心疼妈妈也表现出来对你的某些观点或行为不支持。

要学会感知不同人的情绪,不能一味都要求所有人对自己好,你会失望的。在你们学校、班级也是如此,你思考一下,所有人都会喜欢你吗?是不是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只有几个而已?还有未来走向社会也是一样,你不也经常听妈妈偶尔提起办公室谁谁让妈妈不开心了,合作伙伴谁谁哪些事处理的不合适了。

人与人相处中都会有被不赞同、不支持、不理解等情绪出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与他们相处。

看似这个小学生还小,但讲完这些,她的情绪稳定了,也理解了我讲到的内容背后的含义,然后下楼一起跳绳半小时,回来见到外公有说有笑,自己哼哼呀呀,完全忘记了刚才的“小战争”,心情很舒畅,捧着那本三毛流浪记读一读睡了。

孩子就是孩子,可爱的孩子,希望通过今天的事情,她获得了新的成长,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现实的意义。

生活中的故事,正以各种方式填充着我们的智慧,请接纳每一件事,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