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心理矫治工作一直是监狱教育改造的一大特色,针对相对集中且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服刑人员,矫治方法有广阔的空间施展,因而,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成为心理教育中的一大特色。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2018年11月9日,西昌学院心理系大四学生来我狱参观学习,来取监狱心理矫治的真经。

等候A门打开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排队接受安检

由于是第一次到监狱来,同学们显得很兴奋,监狱教育科给这群未来的心理工作者们设计了特别的路线,既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又为接下来的课程作铺垫。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进入监管区,民警沿途介绍监狱的相关要求及服刑人员的管理制度。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然后带领他们参观了服刑人员监舍。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一路上,同学们把所见所闻都记录在笔记本上。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参观完劳动改造现场后,来到教育中心。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在这里,民警介绍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相关设施,同学们十分感兴趣,并亲自体验。参观后,开始上课。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监狱心理健康矫治评估中心主任周培驹给同学们带来精彩的一课。上课伊始,他提问:大家参观完监狱有什么感受?

“干净、整洁。”

“比我们宿舍还干净。”

“太规范了。”

“感觉监狱太好了。”

······

“既然这么好,为何还会有人要越狱或是自杀呢?”

“他们失去了自由!”

“是的,服刑人员失去了自由,远离了亲人、朋友,与社会隔离,在高墙内必定会产生心理问题,这就是我们心理矫治工作存在的意义。”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周主任通过引导,将课程正式打开,他从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内容、在押服刑人员的心理等方面综合讲述了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在专业上,有很多点与同学们学习的内容所交叉,他们听得频频点头,认真记录。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2018年,我狱心理健康教育共计开展11批次,达480余人,心理评估580余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73人,心理危机干预12人。通过开展心理矫治,成功帮助服刑人员解开心结,走出困境,让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重新面对改造。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讲课中,全程没有一位同学离开座位,接近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不知不觉就结束了,相信他们有所收获。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近年来,攀西监狱与西昌学院除了与心理专业的递进培训之外,还有其他深度合作,例如:

与彝文学院在我狱开展“彝族传统道德教育”活动

与彝文教授共同进行彝族犯的科学认知与精准改造课题研究

邀请政治研究院教授来我狱授政治课

与学院共建警示教育实践基地

民警到西昌学院授课等

彝族服刑人员的精神改造

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和谐共促、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再上新台阶。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与高校密切合作,监狱不仅为高校提供法治教育、法治宣传阵地,提供法治研究资源,分享法治研究成果。高校也为监狱提供可借鉴的教育先进思想、教育理念,在科学改造彝族服刑人员上,提供理论支持。这是相容共鼎的双赢发展,是监狱践行改造宗旨的切实行动,必将为推进全系统实现“五年三步走”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同学们,这堂课的教室设在监狱,勿缺席”

严守法度 传递温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四川省攀西监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