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政策,具體又怎麼樣補償呢?

隨著城鎮化的普及,農村拆遷成了新趨勢,隨之凸顯出了農村小產權房的補償問題錯綜複雜。因缺乏系統的法律認知,農民對於自己的小產權房只能聽任政府的“忽悠”,進而造成農民巨大的財產利益損失。而在小產權房上,農民普遍問題是:小產權房有補償嗎?又怎麼樣補償呢?

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政策,具體又怎麼樣補償呢?

一、什麼是小產權房?

小產權房是指在農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由鄉政府或村委會頒發,所以叫做“鄉產權房”,又叫“小產權房”。鄉鎮政府發證的所謂小產權房產,實際上沒有真正的產權。這種房沒有國家發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購房合同國土房管局也不會給予備案。所謂產權證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產權證。

一些手上購有小產權房的居民一直都比較關注小產權房產權的問題,這部分人就比較希望國家可以對其認可,但根據目前國家政策來看,一段時間內實現小產權房合法化似乎是不可能的了,這也是在拆遷中政府通常會以“違建”來定義小產權房,進而拆遷不補償。

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政策,具體又怎麼樣補償呢?

二、拆遷小產權房的補償方式

一種小產權房是在集體建設用地上建成的,即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子,只屬於該農村的集體所有者,外村農民不能購買。這類小產權房因為沒有合法的不動產登記證書的,若涉及拆遷安置,被拆遷人最好與拆遷人協調處理。若涉及賠償,由於社區給了門牌、你把戶口遷過去,足以證明你對房屋的合法使用,有權要求安置賠償,但具體賠償是否包括重新安置一套房子給你,則要看你所買的小產權房的項目土地性質等等。

另一種小產權房是在集體企業用地或者佔用耕地違法建設的房子。由於根據現行法律和政策,非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不得購買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設的房屋,因此買賣合同歸於無效。在此情況下,應首先認定所涉房屋的所有權是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或者屬於宅基地使用人所有,拆遷安置補償的利益,只能由所有權人即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享有。

在這一類上,拆遷律師特別提醒:因為對於小產權房尚未出臺具體的法律政策支撐,小產權房是否合法尚未定論,因此購買小產權房是得不到保障的,購買者在購買小產權房時應該慎之又慎。

最後一類小產權房是違建。這類小產權房除了不能辦理房產證外,那些“便宜房”實際上屬於在政府規定範圍以外的違章建築,如果和國家的規劃相沖突,還很有可能被拆除,而且業主也不會得到拆遷安置補償。

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政策,具體又怎麼樣補償呢?

三、小產權房拆遷補償保障政策

1.對於小產權的拆遷補償現比較困難。在實踐中小產權房通常被作違建處置,相應的補償也微乎其微,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法是協商。

2.因為在購買在建小產權房時,購房人與開發商簽訂合同並交付房款後,如果相關部門整頓鄉產權房的建設項目,可導致部分項目停建甚至被強迫拆除。購房人會面臨既無法取得房屋,又不能及時索回房款的尷尬境地。

3.購房後如果遇到國家徵地拆遷,由於鄉產權房沒有國家認可的合法產權,購房人並非合法的產權人,所以無法得到對產權進行的拆遷補償,而作為實際使用人所得到的拆遷補償與產權補償相比相差懸殊。

4.因此,對於小產權房的拆遷補償問題,拆遷律師建議最好通過協商解決。再者,對於小產權房的交易買賣一定要謹慎。

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政策,具體又怎麼樣補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