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列033:河南男子打老師事件分析(1)為師之錯

教育系列033:河南男子打老師事件分析(1)為師之錯

一、教學暴力

能讓一個學生惦記十幾年以後來進行報復,可想而知當年老師的所作所為,對學生的心理創傷有多大。這讓我想起了當年殺上海靜安分局警察的那個人,此人一定是受了奇恥大辱,賠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報仇雪恨。

我是一個農村80後,縱觀我的求學生涯,從小學、中學、一直到高中,老師打學生的現象稀鬆平常。在小學和初中,我自己也捱了不少打。但實事求是的講,也沒對我的心理造成多大的傷害,我幼小的心靈當時可是膽戰心驚。但是一些被收拾得狠的差生,有可能真的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

我當年的老師不見得就有多麼的殘暴或者不道德,這在當年的確是一種流行的教學手段,而且家長也不以為意。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暴力的方式應該被淘汰和嚴禁,從根本上說也不符合人的成長需求。

二、為師之道

老師的職責是傳道受業解惑,一定不能侷限於教知識,更不能採取一些非人性的教學手段。

老師應該認真學習教育小孩的方法,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專業人士,能夠根據小孩的年齡的增長和他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方式。

對於差生,老師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事後證明這些人並不是真正的差。我們不能要求老師做聖人,老師只要不對他們特別關照,不要歧視和打擊,那就是很好的做法。

三、未來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習這件事兒以後越來越會走向本質。本質就是學生要學會學習的方法,然後用他的方法去學習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方法。

以後老師就是一個方法的傳授者,內容的輔導者,人生的指導者。所以以後的教學會更加依賴於已經固化下來的方法學習,會弱化老師在內容教學上的要求,責任主要落在學生自己身上,這種師生的矛盾也會自然會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