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古村

消失了的古村"石门营"

贺玉明

门头沟自古以盛产煤炭而闻名,由于长期的开采,形成了深度达100—400米的大面积采空区。在门城地区西北部的采空区,约8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居住着约2.5万户人家近7万人口。地下采空区的地质结构极不稳定,给区域内的建筑结构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居民的住房安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对此,市区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对采空区作了大量的工作。地质勘探、规划建设等多方专家经过仔细调查、测量,制定了改造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依据门头沟新城总体规划,选择了石门营等地块作为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房建设用地。其中石门营项目安置房的建设用地:东至规划高压走廊,西至规划主干路(原108国道),北至石门营环岛周边绿地,南至108国道北侧辅路,占地约70公顷。

消失了的古村

2008年11月,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了对采空棚户区的改造。2009年2月6日,区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当晚,涉及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占地的石门营、王村、石厂及岢罗坨等四个村,同时召开了有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等参加的紧急会议。在会上,镇领导就启动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作了动员。石门营、王村两村整体拆迁,并征用108国道以南石厂村的全部及岢罗坨村的部分土地,作为棚户区改造"石门营项目"的安置房建设用地。

接着,便开始了紧张的拆迁工程。2月中旬开始入户调查、测量、评估。3月份民房陆续腾空,4月16日正式动迁,5月底,基本完成了地上物的拆除工作。6月30日,采空棚户区改造石门营项目举行了奠基开工仪式,它标志着本市最大的一处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从此,石门营也告别了她600余年的故土……。

石门营位于永定镇的南部,坐落于马鞍山下,地理坐标:东经116 °06′6.67″,北纬39°53′27″,海拔高度91米。三面环山,状若围屏。村中有河,史称"石河",汇集了黑石山及王玲一带的降水,流域面积约1.6平方公里。

石门营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位于北京平原的边缘,青龙山、卧龙岗一线的中间地段,背依太行、东接幽燕。是马鞍山前沿的一座军事重镇。自古,朝廷就在这石河两岸建造营房,驻军设防,"石门营"之称谓亦是由此而得名……

大明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诏令建造北京宫殿,石厂青龙山便被工部选作了皇家的青石开采基地。并界定四至,派军驻防。在碑碣顶扑卧一碑,名曰"官山地界碑",镌有石厂四至,文曰:"马鞍山石厂四至记:东至何家庄,西至岢罗岮迤西并明扒煤窑烧造等处,南至石河南岸,北至碾子塘冷泉等处。"碑中所说的"石河"便是由石门营村中流经的那条河。

石厂村北,上庵现存的"采石碑"记录了当年采石的宏大规模:"……掌尺寸工部文思院副使等官(徐聪等二十一人),锦衣卫旗校:刘冲、董云;营卫官军士二千员名。工部:雇工石匠头□□等一千名。雇慕夫役头□□章等一千五百名"。

碑文中所记载的"营卫官军士二千员名"当时就驻扎在石河两岸(现在的石门营),东北侧的校军场(石门营路口及附近)占地8公顷,便是军士们演兵操练的场地。这些军士们每天早上在校军场出操演练,昼夜站岗巡查,以防强人、盗贼,偷挖、滥采以及走私、盗运。

消失了的古村

石厂衙署,是皇家工部采石的最高权利机构。最高的官职为内官监太监,还挂有钦差的头衔。其次就是工部郎中,官居正五品,与知府同级。那时,石厂的东、西都建有高大的门楼,称作东门、西门。东、西门楼内均装有对开的双扇大石门。为保障安全,石厂东、西门楼昼夜都有军士站岗、值宿,大石门也是昼启夜闭。由于营卫官军士巡逻、督工于采石工地,并负责石厂东、西门楼的值守及"石门"的启、闭。于是驻扎在石河两岸的兵营便以"石门"命名,叫做"石门营"了。后来,青龙山的青石开采结束后,石河两岸的兵营就衍成了一个村落,石门营的称谓也就一直沿袭了下来。

石门营是马鞍山前沿一道重要关隘,东巩京师、西护古刹、南接王玲、北望葡嘴,是兵家必争之地。沿着村中的石河古河道南行,穿过王村向南翻过王玲便进入了丰台区界,这是一条横跨区境、贯穿南北的交通要道。旧时,西五村的乡亲去大灰厂走会、赶集多走此道。石门营村东五里是卧龙岗,位于永定河畔,过河可直抵京城,是东进京城的军事要塞,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消失了的古村

石门营北侧一里有一条季节河,《宛署杂记》载:"罗睺岭,在县西三十里。自石厂一带横亘至西峰寺岭下,有溪流注浑河。"这溪便是从石厂村南流经的那条季节河,名曰"南河"。 庞潭古道就是沿着南河经过石厂、岢罗坨、西峰寺,翻罗睺岭进入里十三的一条古香道。它是贯穿东西、出入里十三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在1957年门潭公路未建成以前,去潭柘寺烧香礼佛的善男信女,来往客商、驮队大都往返于这条古道之上。石门营介于青龙山、卧龙岗一线中段,又位于马鞍山环形山湾的最前沿。几百年前在此便有驻兵设防,就可见其地理位置是何等的重要了。

石门营村历来以古槐的繁茂而著称,如今尚存十株,最粗的就要数前街的那三株了。其中最粗的一株胸围达4.6米,据本村的老人讲这株古槐的树龄已有二千多年了。相传当年尉迟恭途经于此,曾在树下小憩,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尉迟恭牵马看古槐"的故事。

消失了的古村

石门营还曾是"高跷会"的故乡,这是外十三地区唯一的一档花会,发起于清末民初,聘请河北省武清县前营村龚克相为师,传授了"高跷技艺"。不久,石门营高跷会便远近闻名,当年还曾几次去涿州南关碧霞元君庙进香。"七、七芦沟桥事变"后,高跷会停止了活动。1943年第二次恢复演练后,先后参加了庆祝抗战胜利、开国大典、庆祝合作化等多次走会活动。

每年入了腊月,石门营高跷会的会友们便聚了起来,开始排练、彩排。正月十五走会,在石门营村有亲戚的便早早来到亲戚家,附近各村的也都一早儿就纷纷赶到石门营老爷庙前等着看会。正月十五这一天,白天街上走会,表演各种精彩动作,到晚上还有更新鲜好看的背灯表演。

石门营人杰地灵,曾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名人侠士,康熙年间侠肝义胆的范小人就生活在这里。他性情淳朴善良,虽然个子小,却练就了一身非凡的神功。他不畏强恶、妒恶如仇,惩恶扬善、抱打不平。打败了来京师摆擂台的两名罗刹国大力士,振奋了国人的志气,大灭了洋人的威风。更被京西民众所喜爱、被国人所敬仰。

刘氏善举,更是几世传承。刘氏的先人刘翰玉生于大清咸丰年间,是个开明乡绅,在他的影响下,刘氏一族在外十三地区,做了很多善事。刘翰玉老先生生有三子,长子怀金、次子怀银、三子怀宝。刘氏发达以后,却不忘乡里。经常舍粮、舍物资助贫苦乡邻。

消失了的古村

石门营还曾是"学子的摇篮"。刘氏富甲一方,兴教办学、回馈乡里,更不忘桑梓之情。石门营村开明士绅刘怀金于1908年创办了石门营乡立小学,(原校址:石龙南路48号,最早是老公庙。为永定中学前身,后为环卫局二队所在地)起初为私塾,免收学费。1914年在宛平县政府登记备案,改为"石门营国民小学校"。1918年改为"宛平县第六区石门营完全小学校",是附近唯一的一所完小。1930年至1937年是学校最为兴旺的时期,在校学生达二百多人,学生中,不但有男生,还有女生。除里外十三的外,还有圈门、石景山、良乡、卢沟桥、房山、北岗洼、南岗洼,麻峪、辛庄等地的学生,住宿就读。

刘怀宝长子刘鸿瑞更是民国后期的一位重要人物,曾任宛平县六区区长,并接任了伯父石门营小学校长职。1946年被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作为商会代表,参加了北平和谈,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消失了的古村

石门营的"刘氏宅院"可谓是京西的一大隗宝,是集民俗文化及砖雕、石雕、木雕、壁画等为一体的一座艺术殿堂。"刘氏宅院"是刘鸿瑞的祖辈所建,共三座,呈"品"字形坐落在石门营的前街。街北并排两座,东院是伯父刘怀金的宅邸,西院是父亲刘怀宝的居所,南院是仲父刘怀银的宅院。这三座院落都是北京典型的两进四合院,雕花如意门楼都设在了东南角,坐北朝南,是标准的"坎宅巽门"。门两侧有汉白玉的抱鼓石或书香石,对开的木制大门上浅雕着古朴的门联。街北东院大门为"春秋多佳日,瑾瑜发奇光";西院大门楹联曰"诗书寄素业,水石澹幽居";南院门联云"山河新气象,诗礼旧家声"。由于石门营前街便是石河河道,南北院之间还建有一座木桥,以方便雨季的往来。

刘氏宅院,建造精良、做工精细,磨砖精砌、雕刻细腻,硬山清水脊并配以精美图饰的砖雕。门柱上、门楣上及戗檐上、博缝砖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人物、鸟兽、花卉等图案,内容丰富、工艺精湛、寓意深刻……。还有那精湛的艺术造诣,更不禁叫人拍案叫绝!

消失了的古村

"刘氏宅院"在京西矿区时还曾是石门营小区区政府驻地,后来又一度成为了永定人民公社的办公场所。再后来,南院成了石门营村委会的办公室。北院则作为了"门头沟区乡镇企业局"的培训中心。"刘氏宅院"和玄真寺的北大殿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在这次拆迁中被保留了下来,它们从此将化作石门营的缩影,在这片曾经的故土上留作永久的记忆。

石门营至今依然是门头沟区境内的一道重要关隘,是区境东南部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东接莲石、西续北环、北通葡嘴、南汇京原,一个硕大的"平交灯控路口"就坐落在石门营村外的那个古校场上……。石门营消失了,接踵而来的是在这片热土之上拔地而起的一栋栋高楼大厦。一个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文明健康的现代化新城正在这里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