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他是大唐开国被杀的首个功臣?秦王求情依旧难逃一死-读唐史

刘文静,字肇仁,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封鲁国公。武德二年(619年)被告发谋反,唐高祖李渊将其处斩,享年五十二岁。

为何他是大唐开国被杀的首个功臣?秦王求情依旧难逃一死-读唐史

刘文静

刘文静一个堂堂的开国元勋、晋阳起兵的元谋功臣居然会谋反?这可能吗? 唐高祖李渊将他处斩心里又打的是什么算盘?真的是“高鸟逝良弓藏”?让我们从头来说起吧。

晋阳起义元谋之一

刘文静长得相貌伟岸又潇洒不羁有气度才智。隋末担任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而裴寂当时(后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是晋阳宫监,两人“夜与同宿”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大业十二年(616年)底,李渊升为太原留守,进驻太原晋阳。刘文静看出高祖有大志向,用心去结识他。看见了秦王后,对裴寂说:“非常人也。心胸开阔神明英武,是汉高帝、魏太祖那样的人!”裴寂当时并没有认同。

杨玄感起兵谋反失败后,追查到刘文静(李密的妹夫)与其有姻属关系被关进了牢狱。秦王私下里入狱探望,刘文静心中暗喜,故意说:“现在时局混乱,除了汤、武、宣、光这样的圣君不能平定。”秦王说:“你怎么知道没有那样的人呢?现在来看望你,不是想同情安慰你。世道将变,只是想同你商议大事,请说说你的看法。”

刘文静说:“今李密在洛阳附近,皇帝南巡,河洛一带军队盗贼到处都是,必须要有真命天子来收复使用它们。如确能顺应这个机遇,那四海都不够你平定(平定天下很容易)。现在太原地区的百姓躲避盗贼的人都在这城,我在这当官几年知道他们都是豪杰,一旦号召,十万军队是可以召集到的再加上唐府的几万士兵,有谁不愿意追随呢?乘机进军关内号令天下,不出半年帝业可成。”秦王笑了:“您的话正与我的心意相合。”于是暗地里部署宾客着手准备。因怕李渊不肯起兵,刘文静又把与李渊关系很好的裴寂介绍给李世民认识,三人经常在一起策划起兵事宜。

大业十二年底东突厥进犯马邑(今山西朔县),李渊派遣副留守高君雅出兵抵御吃了败仗。此外,刘文静裴寂还给李渊整了一个美人计(以炀帝晋阳宫女奉李渊),以及裴寂天天追着李渊劝说起兵,最终说服李渊举兵。

为何他是大唐开国被杀的首个功臣?秦王求情依旧难逃一死-读唐史

晋阳起兵

联突厥 封鲁国公

李渊打开大将军府准备起事,命刘文静为司马。刘文静请求与突厥结盟,既为稳固太原后方又得以壮大军势,李渊同意这个想法,遣派刘文静出使结交突厥始毕可汗。经过,一番“义正辞严”加上“兵入长安,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的条件,始毕可汗非常高兴。立即派两千人马跟随文静回去,又献千匹骏马给唐。李渊非常高兴地说:“没有您哪里能够做好这件事呢?”

唐军进军长安时,刘文静镇守潼关抵御隋将屈突通,大败屈突通武牙郎将桑显和,安定新安以西之地。李渊成功入关,刘文静升为大丞相府司马,进授光禄大夫,封鲁国公。

官拜纳言

公元618年,隋恭帝“禅位”李渊在长安登基为帝,建立大唐王朝,大封功臣,刘文静为纳言。李渊登基之初,经常与重臣裴寂同坐共食。刘文静进谏说:“陛下君临亿兆,率土莫非臣。昔日晋元帝诏王导升御座共坐,王导推辞说:‘若太阳俯同万物,使群生何以仰照!’而今贵贱失位,臣以为非长久之道。” 李渊没有理他。

后来,在征伐薛举之战中,浅水原兵败刘文静作为主要责任人被免职。虽然,刘文静后来跟随李世民征讨西秦扫平薛仁果时再立功勋,得以恢复爵位、封邑,被拜为民部尚书,但地位已大不如前(纳言也是宰相)。

为何他是大唐开国被杀的首个功臣?秦王求情依旧难逃一死-读唐史

高祖李渊

被谋反身死

刘文静和裴寂都是晋阳起兵的主要策划者,从一开始就是李渊的左膀右臂。但在私交上,裴寂和李渊是好友,而刘文静则与李世民关系较好。因此在李渊的心目中,裴寂的地位自然比刘文静高。李渊开设大将军府,裴寂任长史,刘文静任司马;李渊入关成为大丞相,裴寂转任大丞相府长史,刘文静也转任大丞相府司马;李渊称帝,裴寂官拜尚书右仆射,刘文静官拜纳言。在李渊的政治军事集团中,除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外,裴寂始终是第一号人物,而刘文静则始终屈居第二。

刘文静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认为裴寂因为李渊故旧的感情位居自己之上,心中对此不服气。每到议论政事,常常与裴寂唱反调“寂有所是,文静必非之”,于是两人的关系出现了嫌隙。

有一次,刘文静与他的弟弟、时任通直散骑常侍的刘文起一起借酒浇愁。喝醉后,刘文静居然拔刀猛砍柱子,怒骂道:“总有一天要砍了裴寂的脑袋!”

真是人倒霉起来连喝水都塞牙。刘文静家里接着发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他弟刘文起便帮他找了一个巫师作法祛妖,要知道在唐朝行厌胜之法可是大罪(武则天后来就用的这个手法除了王皇后)。恰好,刘文静有一个小妾失宠,索性弄了你死我活的便将这件事告诉了兄长。兄长见妹妹在刘家失宠,于是告发到朝廷称刘文静打算谋反。

刘文静被逮捕,李渊命裴寂和萧瑀担任主审官。明明知道裴寂与刘文静关系已不共戴天,这时让裴寂去审案,李渊的用意不言自明。 刘文静做出了这样的供词:“首义之初,臣任司马,与长史裴寂的地位和威望都差不多。而今裴寂贵为仆射,居有豪宅,而臣的官位和赏赐却与常人无异。臣东征西讨的时候,老母亲和家人留在京师,臣都没有时间照顾,臣确实有点心存不满,加上醉酒,才会发出怨言。” 李渊拿着刘文静的供词在朝会上对群臣说:“看他所说的,很明显就是想造反了。” 只有萧瑀和李纲替刘文静说了公道话,认为刘文静绝无反意。

最后李世民站了出来,替刘文静辩护说:“当初在晋阳时,是刘文静最早提出了举义之策,后来才告诉了裴寂。等到攻克京师,他们所得到的信任和待遇却相差太大,刘文静的失望或许是有的,但绝不敢谋反!”

让李渊最后下定决心的,是昔日“好友”裴寂。他对李渊说的:“刘文静的才干和智略确实是超过常人,但他性情轻躁凶险,且悖逆之言行业已昭然,何况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高祖竟听其言,遂杀文静、文起。

武德二年九月初六,刘文静与刘文起一同被斩首,家产抄没。

临刑之前,刘文静仰天长叹:“高鸟逝,良弓藏,故不虚也!”

为何他是大唐开国被杀的首个功臣?秦王求情依旧难逃一死-读唐史

刘文静之死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事实真的是“高鸟逝,良弓藏”吗?其实不然。

刘文静是秦王的头号辅臣,也是秦王政治上最为得力的助手。早在太原时,刘文静和李世民就已惺惺相惜,关系非同一般;征伐薛举兵败被免职,刘文静靠秦王恢复爵位;秦王任元帅西征薛举时,刘文静是元帅府的长史;秦王官拜太尉兼陕东道行台尚书令时,刘文静再次担任陕东道行台左仆射。说白了,刘文静现在不只是天子李渊的民部尚书,更是秦王李世民的死党。

历代帝王都极力防范的出现与朝廷权力平行的小集团。封建君主不允许任何人分摊其手中的权力,李渊当然不会例外。当然,他也不会允许他的任何一个臣子把本该献给他的忠心转移到其它地方去,即便这个臣子是开国元勋刘文静也不行!所以,秦王出面替刘文静辩护,不但不可能挽救刘文静,反而会强化李渊对这些事情的判断以及他杀鸡儆猴的决心。

而刘文静的存在严重威胁了李唐王朝最有权势的两个人的政治利益:天子李渊,首席宰相裴寂。

李渊:在我眼皮底下搞小团体,那你是听秦王的还是听我的?还当我是天子吗?

裴寂:你才华是在我之上,还想砍我脑袋呢,我能不管让你砍吗?

所以,刘文静是必死无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