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群雄为何多出于湘中?

有寶


湘军在中国近代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广东人革命、江浙人出钱、湖南人流血”。继前几日的“川军”系列后,笔者今天开始就来好好跟您说说湘军。

在衡州府城北部蒸水注入湘江的地方,有一块低洼之地,名唤演武坪。这里与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一个是吴三桂,一个是曾国藩。吴三桂在这里练兵反清,曾国藩在这里练兵保清。对晚清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湘军,就是在这里走上正轨的。

湘军的起源:最早,这支军队叫楚勇

湘军,是一种现象,代表着汉人士大夫崛起,帮助清朝打灭太平天国。与曾国藩同时,甚至还稍早一点的江忠源、胡林翼、王鑫,以及曾国藩之后的左宗棠、李鸿章,甚至包括吴长庆、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等人,都是这个时代湘军现象的体现者。

湘军起源于江忠源。江忠源是湖南新宁县举人,早在1847年起,就已经组织团练镇压雷再浩、李沅发、赵金龙等叛乱。1852年,太平军出广西,进湘鄂,所向披靡,清廷深感绿营和八旗兵已不足用,便饬令各省举办团练,以助“攻剿”。

江忠源即组织了500人队伍赴广西参加镇压,江忠源这支队伍称楚勇。也就是后来被叫做湘军的军事系统,在其最初起源时叫做楚勇。

1853年1月21日,因母丧回湖南湘乡守制的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奉命帮同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湖南团练。后来,曾国藩认为团练不足恃,决定组建一种新的军队,这就是“湘军”。

中国古代的军队,大致可分为官方军队和民间军队两大类,它们都是在很早前就出现了。民间军队,曾经多数是以创始人、主将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岳家军”、“戚家军”、“杨家将”、“呼家将”,等等。

只有从曾国藩创立“湘军”开始,才有了以地方来命名的军队,后来就有了什么“淮军”、“川军”、“桂军”、“粤军”、“晋军”、“东北军”、“西北军”、“北洋军阀”、“直系”、“奉系”、“皖系”、“鲁系”等等。

二十万太平军打不过两万湘军,湘军为何如此勇武

在天平天国运动中,有个小插曲,便是李秀成二十万太平军竟然拿曾国荃的两万湘军一点办法都没有。

当然了,这里有一定的客观因素。

一来,天王催得很急,严令李秀成尽快赶走曾国荃,不容他慢慢解决;二来,二十万人要想长期围困下去,非得有源源不断的粮草接应才行。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冬天马上就要来临,二十万人的冬衣还没有着落,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看来只有强攻了,凭着强大的兵力优势,李秀成决定重拳出击,用全面进攻让曾国荃顾此失彼,一举摧毁天京城外的湘军。

当然了,这都是天平天国的客观因素,最让人津津乐道了就是湘军本身的体制了。

看了湘军的建军标准,你就知道湘军为何勇武了

湘军建军标准是:“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

在武器装备上,湘军不仅向外国采购洋枪洋炮,还自设船厂,仿造新式武器。

在战术层面,湘军无往不利的制胜法宝只有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所谓“结硬寨”,湘军到了一个地方以后马上要扎营,它这一点是学太平军。

湘军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看地形选择扎营地点,最好是背山靠水,然后要修墙挖壕,墙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块组成。壕沟深一尺,壕沟挖出来的土必须要搬到两丈以外,以防敌人用挖出来的土很容易地把壕沟填掉。

曾国藩的“结硬寨”能够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目的。因为太平天国占了很大地方,湘军本来执行的是进攻的任务,但是他通过“结硬寨”的方法把进攻任务转变成了防守任务。

湘军的这种方法,使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安营扎寨,不是进攻,而是等着别人进攻。

他们的任务是进攻城市,清朝指定的目标是攻打天京等等城市,怎么进攻呢?很简单,到一个城市边上以后开始挖壕,并不跟太平军打,而且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壕沟。被湘军攻打的城市,如安庆、九江等,城市城墙外围的地貌全都被当年所挖的壕沟改变了,湘军打一个城市用的不是一天两天,他们用的是一年两年,不停地挖壕沟。

这个办法很有效,一道加上一道,无数道无数道地围,无数道无数道地挖,一直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就看城里的粮食能坚持多久。断敌粮道、断敌补给,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这就是“打呆仗”。

同时,对比同时期的军队,湘军是最有文化的一支。

湘军不能被简单地视为一支普通的军队,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集团:既是军事集团,又是政治集团,同时还是一个文化集团。

作为军事集团,湘军有较八旗与绿营军更为优越之组织和显赫之战功;作为政治集团,其主要将帅掌握了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军政与经济实权;作为文化集团,湘军执着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思想信仰,形成了一道蔚然可观的历史人文风景。

湘军是一个有统一思想文化的军队,具体来说,是一支由具有共同价值信仰的儒将所主导的文化集团。湘军和清代其他军队如八旗、绿营、淮军乃至新军相比较,其最大特色不在于军制,而在于其深厚的儒家文化。

从湘军的“选士人,领山农”的军队构成,到湘军“卫道”的建军宗旨,从湘军的治军训军的原则和方法,到他们对儒学的研究传播活动,无不深深地体现出一种儒家文化理念的全面渗透,使得湘军成为一支真正具有文化统摄力的军队,并且能够和清廷的武装力量及近代军阀的武装力量区别开来。

“中华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先死绝”

在中国近代最动乱的那个八年,共经历了22次会战7次在湖南。首战淞沪,其精锐便是湘军(中央部队大多数都是三湘子弟)。

淞沪的核心主力,毫无疑问是“几乎精锐尽出”的中央部队,能够上的基本上都上了;而地方部队里,桂系、粤系、川系、西北军、东北军也都有部队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战役。

但是湘军不一样,既不只是”几乎精锐尽出“,也不只是“有部队参加”,而是全军上阵,一边把所有的湘军部队拉到上海参战,一边用湖南的保安部队、预备部队不断补充伤亡太大的前线部队,并开始全省大范围的征兵。

全面战争来临的时候,以维护小集团利益为核心的各系军阀,甚至是中央部队的各派系,都或多或少存在保存实力、消灭异己的现象,这也是那八年来打得如此惨烈的一个原因。从来没有哪次战役,从来没有哪个地方军队,像在上海的湘军部队一样全军动员、前赴后继、毫无私心(除了川军)。

湘军将士上阵杀敌,常说“来生再见”,便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老湘军“要死卵朝天,不死变神仙”的风貌犹存。

后记

“中华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先死绝”,这一句话便是对湘军最好的褒奖与赞扬!


刀墓手札


湖南为太阴,小人最多,善于心理,实为中国犹太人,马克思就是犹太人,湘潭衡阳为至阴!湖南为犹太人左派,浙江为右派!所以出现了怪事,拿下湖南,浙江自动投降,呵呵!


秦始皇之湖南打黑除恶


我不同意,只是老大是湘中的而已,还有湘阴左宗堂,益阳胡林翼,衡阳彭玉麟,邵阳江忠源,名副其实的湘军,不是只有湘中才出将领


YYY1280654


自五胡乱华,北方氏族南迁,王马共天下。南方氏族经过漫长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宗亲发展的理念和结构性准备。可以这么说,至今这种潜移默化的裙带性结构和宗族理念一直延续。

江东子弟过江、涉水,无不父子兄弟上阵。还是举例子:军统戴笠出来的整个军统全是浙江系。戴笠,毛人凤及底下的十三太保,十人团全是浙江人,内部叫江山子弟兵。这也是戴笠一听要裁撤军统,害怕老蒋要杀他的原因。

扯远了,不过从此可见一斑。湘军更是如此,自下而上,自兵到将,都是湘人。外人到中层已如登天,高级将领绝无可能。自古大权不能旁落的法则从未变过!


杜建鼎


真正有思想源自湘乡,毛主席和曾国藩均出自于此受此地影响,世人只知主席生于韶山,其实主席长到八岁才回韶山,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各思想气质性格源自湘乡外婆家。另一位曾国藩现地理位置划入双峰,原自湘乡,有兴趣的朋友想多了解主席或者曾国藩的可以去湘乡看看,尤其主席外婆家的故事才是源头



数代人坚持如一日


湘军是曾国藩所办的地方团练,它是由曾国藩的好友,亲人,同乡所组成的,所招兵员也都是湘中百姓,由于他是地方团练,所以他的粮饷是自行筹备的,这样就导致湘军只听曾国藩一个人的命令,而军中将领的选拔也是由曾国藩来进行的,所以这些将领大多是曾国藩所信任的,也都是他的学生,亲人,同乡了。


归庄祚明


太平天国兴起后,清朝正规军难以抵挡,要求地方组织团练以自保,曾国藩在这个背景下回到湘乡老家(湘中地区)督办团练,并以地方团练为基础扩大为湘军。湘军将领多为曾国藩亲友、师生,士兵则多为湘乡附近农民,所以这是一支地域色彩很强的军队,这些湘中地区军人随着军功累积得到擢升,这也可以解释湘军群雄多为湘中子弟。


洪城小锦衣


湘军在十九世纪中叶崛起,从而引导出湖湘人才勃兴。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是当之无愧的三大领袖,他们之间的关系多有论及。从湖南的地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三人成长的地域和当时的交通及其三人之间的关系。


一片刀心


论带兵打仗湘乡曾国藩不如湘阴左宗棠


8546651851


湘军是由曾国藩创建,而湘中是曾国藩的老家,所以湘军大多数是湘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