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德國的“藍色方案”可不可以算是“巴巴羅薩行動”的翻版?

小龍蝦148499353


西方國家對於戰爭戰役計劃總是喜歡搞一個行動代號,尤其是德國更是如此。

比如說,巴巴羅薩行動,城堡計劃、綠色方案、白色計劃、天王星計劃、阿伊達計劃等等。

而咱們在此說一下德國的“藍色方案”。


“藍色方案”並不等於“巴巴羅薩行動”,兩者之間並無太大的聯繫,最多是“巴巴羅薩行動的延續”。

“巴巴羅薩行動”是德國進攻蘇聯是制定的方案,其大意是這樣的:北方集團軍群北上掃清波羅的海沿岸的蘇軍,最終目標是拿下列寧格勒。

中央集團軍群一路攻克明斯克、斯摩稜斯克,最終目標是奪取莫斯科。

南方集團軍群的目標是蘇聯的西南方向,攻克烏克蘭糧倉頓巴斯、攻下烏克蘭首府基輔。

事情大概就是這樣!

白色方案是將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分成了AB兩個集團軍群,一路向南目標是高加索地區的大油田。

另一路向北,目標是蘇聯的外高加索地區和巴庫大油田。


這些行動都是有原南方集團軍群完成,中央集團軍群依然在威脅著莫斯科,北方集團軍群還依然在攻打列寧格勒。

納粹頭子希特勒總是喜歡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的軍隊戰鬥力,其結果是藍色方案的目的一個都沒達到,最終功虧一簣。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結束之後,納粹德國最終失去了在蘇德戰場上的戰略主動權。


東方中華不敗


德軍1942年的“藍色方案”和1941年的“巴巴羅薩計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作戰方案,前者是出於戰爭經濟的戰略目標,執行的是旨在摧毀蘇聯的戰爭潛力的消耗戰略,而後者則是以殲滅蘇軍軍事力量為目標的消滅戰略,帶有一部分削弱蘇聯戰爭經濟的次要目標。



“巴巴羅薩計劃”中德軍最終的戰略目標就是佔領莫斯科,企圖通過對莫斯科的直接進攻來迫使蘇軍主力投入和德軍的決戰,德軍高級將領認為只有在通往莫斯科的路上才會遭遇到蘇軍的主力。當然計劃中列寧格勒是放在莫斯科的前面先要佔領的,但是佔領列寧格勒也是為了使北方集團軍群能夠騰出力量從北面加入對莫斯科最終的進攻中。至於南方的烏克蘭、頓涅茨工業區以及更遠的高加索油田等這些極具戰爭經濟意義的目標雖然也寫入了方案中,但是這更多的是出於希特勒的要求,將領們始終將目光放在了莫斯科身上,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巴巴羅薩計劃”是希特勒對將領們的一種妥協,仍舊是一個以軍事角度出發的作戰方案。



而“藍色方案”就不一樣了,這個方案是完全以希特勒的戰略意圖為中心思想制定的,即以完全的戰爭經濟角度出發,佔領頓涅茨盆地和高加索平原以大大削弱蘇聯的戰爭潛力。從另一方面來說,德軍已經承認從軍事上是無法徹底打敗蘇聯紅軍的,所以放棄了軍事決戰的戰略思想,也就是放棄了速戰速決的企圖,轉而通過佔領那些重要的經濟目標來打擊蘇聯軍事實力的基礎,同時也增強了德軍自己的戰爭持續能力。


雖然兩個方案在戰略上的出發點不同,但是在戰術層面是一樣的,都是利用戰術進攻以殲滅蘇軍有生力量,仍舊利用強大的裝甲部隊發起鉗形攻勢進行大規模的合圍戰。但是1942年德軍在最初的合圍企圖破滅後,便將兵力一分為二分別向相反的方向發起進攻,執行的是正面的直接進攻戰術,這也是德軍在軍事上遭遇慘敗的直接原因。


戰略論


巴巴羅薩計劃和藍色行動是兩個不同的行動。巴巴羅薩計劃是一個總體戰,納粹德軍沿整個蘇德邊境,分北中南三個方向,以強大的裝甲集群和空軍為先導,步兵隨後跟進,對蘇聯部署在西部邊境地區的主力部隊,進行迅猛的鉗形攻勢,爭取在一至三個月內殲滅蘇軍主力,粉碎蘇聯主要的戰爭潛力,佔領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等主要城市,瓦解蘇聯人民的戰爭意志,達到取得戰爭勝利的目的。

而藍色行動,主要計劃如下:由南方集團軍群分為A、B兩個集團軍群,行動的第一步,兩個集團軍群形成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鐵鉗的北部頜口從庫爾斯克——哈爾科夫地區向東南方的頓河中游推進,而鐵鉗的右部頜口從塔甘羅格地區迅速向東前進。兩鋼顎在斯大林格勒以西會合,包圍頓涅茨河與頓河之間的蘇軍主力,並將其殲滅。行動的第二步,進軍高加索這一黑海與裡海之間方圓700英里的高山峻嶺,然後,征服高加索油田。

從兩個計劃的內容可以看出,1942春季,經過半年多的血戰,尤其是1941年至1942年冬季莫斯科戰役的重創,德軍已無力發動從北到南的全線攻勢了,在很多地區甚至已轉入防禦。

因此藍色行動,只能算是巴巴羅薩計劃在南方戰略方向上的延續而已。它的規模和目的是不能和巴巴羅薩計劃相比的,更不能說是巴巴羅薩計劃的翻版。


熱海風光


二戰時期,德國的“巴巴羅薩行動計劃”是德國全方位進攻蘇聯的代號行動計劃。本來德國軍事和外交人員是勸“希特勒”先解決掉“英國”在攻蘇聯。希特勒沒聽,因希特勒的“閃電戰”佔領了大半個歐洲,連“馬奇諾防線”都突破,法國都被幹敗了,就有點驕兵了,就制定了全面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計劃”,預估在短期內,也就是最多倆個月的時間,趕冬季來臨之前幹敗蘇聯。計劃是好的,但德國軍隊在“莫斯科”戰役中遭到慘敗,不得不放棄全面進攻蘇聯的計劃,從而重點進攻石油資源豐富的“高加索”地區和糧食充足的“斯大林格勒”,也就是德國在1942年夏季的“藍色方案”。

德國1942的藍色方案,其實就是原“巴巴羅行動”全面進攻的部分計劃,也是希特勒最初的構想,希特勒開始就是以資源豐富的“烏克蘭及波羅的海”為戰略的,覺的莫斯科並不重要,如果希特勒堅持自己的最初構想,就會和德國最高統帥部和高級將領意見出現分歧,為了達成公識,“巴巴羅”就成了全面進攻蘇聯計劃,而“藍色方案”是德軍放棄全面進攻,採取的戰略進攻計劃。


夏有涼風61


不是。巴巴羅薩計劃,是德軍對蘇聯的全面戰略進攻,利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從蘇聯西部的波羅的海沿岸特別軍區、西部特別軍區、基輔軍區薄弱的防禦結合部,集中優勢兵力、兵器,實施快速向心突擊,對蘇聯各西部軍區來不及展開作戰的部隊合圍殲滅。藍色方案,是在德軍全面戰略進攻失敗後,德軍己沒有足夠的實力進行全面進攻,轉而集中自己的機動兵力在蘇聯西南方向規劃的重點進攻,它不是針對蘇軍薄弱的防禦結合部的側翼迂迴向心攻擊,而是一次正面強攻,但當它完成機動兵力集結,準備發動進攻時,蘇軍卻提前發起了自己在西南方向的戰略反擊,蘇聯沒有發現和預料到德軍也在自己的反擊方向上集中了更強大的軍事力量,雙方發生了一場遭遇戰,實力不足的蘇軍戰敗,節節敗退,德軍順勢,一路追擊而去,德軍主力向方案預定的蘇聯西南方向的高加索地區追擊前進,側翼擔任掩護任務的第六集團軍和羅馬尼亞集團軍則向斯大林格勒方向掩護追擊,斯大林格勒本不是此次進攻的重點,第六集團軍的任務只是阻止蘇軍從莫斯科方向對高加索地區的增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