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羅斯之戰:中華文明西進的終結

怛羅斯之戰:中華文明西進的終結

發生在唐天寶10年(公元751年)的怛(音da)羅斯之戰,是唐玄宗時的中國勢力與阿拉伯地區伊斯蘭教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核心區在今伊朗一帶)的勢力相遇而導致的一場戰爭。怛羅斯之戰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東西方帝國間的迎頭相撞,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

公元六到八世紀,是西歐人眼中的"黑暗時代"。然而西歐之外的世界此時並不"黑暗",歐亞大陸上有三個大帝國正處於興盛期。除去固守東南歐和近東的拜占庭,另外兩個便是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盛唐的天寶年間,唐朝處於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多次對外用兵。儘管此時唐皇李隆基已日益沉醉於酒色之中,繁榮的社會表面下也隱伏著嚴重的危機,但大唐還是當時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強國。

怛羅斯之戰:中華文明西進的終結

高仙芝

唐的崛起與阿拉伯的擴張示意圖

幾乎在同一時期,中東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自穆罕默德先知和四大正統哈里發以來,穆斯林已經控制了亞述人、波斯人和羅馬人想都沒敢想過的遼闊版圖,從阿拉伯半島上的幾個部落擴張成一個橫跨歐亞非的空前帝國,向西佔領了整個北非和西班牙,向東則把整個西亞和大半個中亞攬入囊中,地中海成為阿拉伯人的內湖。阿拉伯帝國成為唐朝、吐蕃之外影響西域的另一強大力量。

天寶初年,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克什米爾的吉爾吉特)與之聯姻,使之中斷了對唐朝的朝貢。唐玄宗任命高仙芝為行營招討使,率步騎一萬長途遠征小勃律國。高仙芝,祖籍高句麗,是唐朝著名的邊將之一。高仙芝部從安西出發,僅用百餘日便到達連雲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連雲堡地勢險要,且有萬餘吐蕃兵防守,但高仙芝指揮下的唐軍作戰神勇,半天時間便攻佔了該城。此後高仙芝率兵繼續深入,越過險峻的坦駒嶺,進入阿弩越城(今克什米爾古皮爾斯鎮),平定了小勃律國,活捉小勃律國王。公元750年(天寶九年)高仙芝再度奉命出征,擊破親附吐蕃的竭師國 (今巴基斯坦奇特拉爾),俘虜其國王勃特沒。唐軍兩次遠征,

怛羅斯之戰:中華文明西進的終結

中華帝國(唐朝)和阿拉伯帝國擴張示意圖

使得高仙芝在西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也標誌著唐朝在中亞的擴張達到了歷史的頂點。至此,唐朝已經佔有塔里木地區、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廣闊地域,並作為塔什干的宗主國,控制了帕米爾山谷地區,成了吐火羅地區(今阿富汗北部)、喀布爾(今阿富汗首都)和克什米爾的保護者,高仙芝儼然是大唐在中亞的總督。

同一時期,阿拉伯國內發生革命。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馬亞王朝(旗幟尚白,中國史稱白衣大食)。阿拔斯地域範圍東起印度河和帕米爾高原,西至大西洋比斯開灣,南自尼羅河下游,北達裡海和鹹海南緣,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

怛羅斯之戰:中華文明西進的終結

怛羅斯城(油畫)

(一)戰前優劣對比

唐軍方面,主將高仙芝,副將李嗣業,別將段秀實,兵力兩萬餘人,以馬步混合部隊為主,但步兵均有馬匹,平時以馬代步,作戰時下馬戰鬥。阿巴斯軍主將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手下大將齊雅德·伊本·薩里,兵力近十萬人,阿拉伯聯軍佔明顯優勢。地理方面,高仙芝翻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後,"深入七百餘裡",其實已經在阿拉伯勢力的地盤上作戰,勞師遠征,在後勤方面困難很多。而阿拉伯聯軍在補給、情報等方面顯然佔據優勢。在素質方面,呼羅珊(今伊朗東北部)是阿拉伯歷代經營的軍事重鎮,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羅珊騎兵在阿拉伯帝國中當屬翹楚,為其精銳;而唐軍,除了高仙芝的一萬兩千安西四鎮兵力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拔漢那國和葛邏祿國的軍隊,戰鬥力弱、戰鬥意志不堅決。高仙芝的失敗與這兩部不同心有很大關係。

(二)戰役經過

公元751年(天寶十年)4月,高仙芝率軍從安西出發,在翻過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部在7月到達了中亞名城怛羅斯城下。怛羅斯位於今哈薩克斯坦南部塔拉茲地區(古稱江布爾城)。城中已經有阿拉伯軍數千人搶先駐守,唐軍只好開始圍攻怛羅斯城。

阿拉伯人在獲悉唐軍遠征的消息之後,駐巴士拉(今伊拉克巴士拉省)的東方總督阿布·穆斯林立即部署部隊迎擊,部將塞義德·本·侯梅德帶數千兵力搶先進駐怛羅斯城中,加強防守,為大軍集結和展開贏得了時間,爭取了主動。阿布·穆斯林本人率領一萬兵力趕往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栽塔什干地區)構築陣地準備大戰,同時命令齊雅德和另一將領艾布達召集河中(今阿姆河與錫爾河及其之間地區)的一萬駐屯軍迅速趕往怛羅斯城增援。高仙芝攻城5天不克,阿拉伯援軍已趕到,從背後襲擊唐軍。雙方在怛羅斯河兩岸、今天的奧李·阿塔附近地區展開決戰。

數量雖少、但久經戰陣的唐軍在高仙芝指揮下極其善戰,靠著步兵的強弓硬弩,最初佔有很大優勢,唐軍騎兵一度完全壓制了阿拉伯騎兵。但阿拉伯聯軍數倍於唐軍,高仙芝始終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雙方激戰至第5天,形勢突變。當日傍晚,唐軍葛邏祿部突然叛變,從背後包圍唐軍步兵,並且切斷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繫。阿拉伯聯軍乘唐軍由於葛邏祿僱傭兵突然叛變而暫時混亂的機會,出動重騎兵突擊唐軍陣營中心。連日征戰的唐軍在內外夾擊下再也支撐不住,終於潰敗,高仙芝在夜色掩護下單騎逃脫。副將李嗣業、段秀實收攏潰散的部隊向安西逃遁。恰值此時,拔汗那部也退了下來,輜重塞道,造成撤退中的唐軍兵馬車輛擁擠。李嗣業唯恐阿拉伯追兵將至,不惜對盟軍大打出手,揮舞大棒斃殺百餘名拔汗那軍士,衝開一條血路,引殘部逃往安西。

怛羅斯之戰:中華文明西進的終結

雙方進軍路線

怛羅斯之戰雙主進軍示意圖

此役唐軍損失慘重,兩萬多人的安西精銳幾乎全軍覆沒,加上聯軍部隊,陣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餘人得以身還。阿拔斯王朝忙於平亂,對怛羅斯之勝能保住中亞已心滿意足,未敢進一步向東追擊。

三、評析

怛羅斯之戰是中原政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與蔥嶺以西強大帝國交戰,同時也是世界古代戰史上中華民族、中華文明與阿拉伯民族和伊斯蘭文明唯一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以唐帝國的失敗而告終,中華民族西進的腳步就此停止,唐朝在西域的輝煌從此戰開始變得暗淡,華夏文明在中亞黯然隱退。整個中亞的歷史進程就此轉向,開始了整體伊斯蘭化的進程。

(一)高仙芝背信棄義,唐軍師出無名

高仙芝是一位優秀的將領,驍勇善戰,屢出奇兵,霸氣十足,為唐朝立下了卓越戰功。然而,雖然這位高句麗人學會了中國的兵法,卻沒學會中國的"王道"。他在屢次獲勝之後滋長了驕躁自滿的情緒,雖然石國不遜,但在高仙芝上門問罪時已經完全請降悔過,高亦允諾與其和好,可高爽約並屠戮石國眾生,掠奪物資,自陷唐於背信棄義、不仁不義之地。另外高仙芝實行大國沙文主義,對當地的許多小國動不動就殺伐砍戮,霸道殘忍,這就使唐軍失去正義之師、文明之師的立軍之本。唐軍所到之處,當地民眾大多堅壁清野、棄屋而逃,使得唐軍耳目盡失,信息閉塞。而作為戰爭另一方的阿拔斯,以石國王子請求發兵復仇為由,對遠道而來的唐軍作戰,戰端甫開便已道義在握,贏得了中亞民眾的支持,特別是唐軍戰敗後,許多當地民眾參與捕殺唐軍潰兵,更加重了唐軍的損失。

(二)決策倉促粗疏,籌劃備戰不力

對於唐帝國來說,公元751年是其國勢最鼎盛的時期,完全有時間、有實力籌劃、集結和派遣更多精銳軍隊,準備好了再出兵。高仙芝卻是在得知阿拉伯軍隊要攻打安西四鎮的情況下倉促決定先發制敵,對整個戰役沒有周密的籌劃。而阿拔斯王朝,公元751年卻是危險的一年,剛通過血腥屠殺從倭瑪亞家族手中奪得政權,首都巴格達局勢很不穩固,北非和西班牙已經露出明顯的分離傾向,如果此次勞師遠征再被唐軍擊敗,不僅中亞兩河流域、阿富汗、波斯會喪失,恐怕阿拔斯家族的統治也會分崩離析。怛羅斯地處亞洲大陸中心,從怛羅斯往東數百里還是往西數百里,都是氣候宜人、水草豐盛的綠洲,但出了這個地區,都是荒無人煙的沙漠戈壁。所以怛羅斯對作戰雙方來說都是萬萬不能失去的立足之地。這一點,阿拔斯王朝似乎比唐王朝更有戰略眼光,知道自己在怛羅斯一旦失足,唐軍將直抵阿拔斯王朝龍興之地,剛剛篡位上臺的阿拔斯家族很難保住政權不失。正是出於這種擔心,阿拔斯王朝軍隊幾乎傾巢出動。而唐軍統帥高仙芝認為怛羅斯僅有幾千阿拉伯士兵,自己率軍長途奔襲完全可以很快拿下怛羅斯城,然後在費爾干納谷地出口的沙漠邊緣把阿拉伯援軍堵在沙漠裡。但實際情況是,怛羅斯城已經駐有少量先期來到的阿拉伯先頭部隊,另外還有大批阿拉伯主力部隊和援軍正在或已經越過沙漠進入綠洲,並逼近了怛羅斯城。

(三)統帥輕敵氣傲,孤軍後援不續

高仙芝在尚未掌握阿拉伯軍隊人員裝備虛實的情況下,認為自己有著豐富的大漠山地作戰經驗和強大的聯軍,輕率深入從未涉足過的大食境內。怛羅斯之戰爆發之時,大唐的對手已是取代倭馬亞王朝、正處於蒸蒸日上的阿拔斯王朝。此黑大食已非彼白大食,高仙芝面對不同實力、不同戰爭心態對手的情況下,全程進軍近5000餘里,在後勤難以補給的情況下,翻越帕米爾高原,再深入敵域700餘里,到處於阿拉伯勢力範圍的地盤上作戰,又沒有當地民眾的支持,補給、情報等方面自然不佔優勢。尤其是無法及時補充兵員,阿軍越打越多、唐軍越打越少,這也是唐軍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朝廷掌控軍隊不力,戰鬥意志薄弱

怛羅斯戰役之前,唐朝在兵員制度上已經開始採取募兵制,取代先前的府兵制。使得戍邊軍隊數量龐大,遠遠多於內地駐軍,從而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其結果是各方節度使自行招兵買馬,擁兵自重,地方大權獨攬,朝廷難以控制,安祿山甚至身兼數個節度之職,成為一方諸侯與霸主。這也是釀成"安史之亂"的禍根。這些邊關重臣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往往不顧國家與百姓的承受能力,不經中央通盤籌劃,頻繁對外發動武力征討,甚至進行瘋狂的屠城和洗劫,向朝廷邀功請賞。參加怛羅斯戰役的唐軍中,除了安西節度軍外,還有拔漢那國和葛邏祿國的部隊。這些參戰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與唐朝並不同心同德,這也為後來葛邏祿軍的臨陣反叛埋下伏筆。怛羅斯之戰中唐聯軍的葛邏祿部是極其重要的角色,他們在關鍵時刻的叛變,成為了戰役勝敗的轉折點。葛邏祿部反叛是和阿拉伯人交易的結果,葛邏祿國幫助阿拉伯人打敗唐朝軍隊,而阿拉伯則默許葛邏祿國在兩河流域擴張。葛邏祿部私下與大食人接觸和交易,唐軍統帥部事前竟然毫不察覺,沒有任何防備,由此可見唐軍治軍鬆懈、內控不力。

(五)戰術上的成功,無法挽回戰略上的失敗

高仙芝進擊怛羅斯,再次開始了舉世罕見的悲壯行軍。這是一個山高缺氧之地,補給困難。高仙芝讓每名軍士帶三匹馬,用來馱運物資,這使後勤補給大大改善。並且精心選擇行軍路線,首先翻越帕米爾高原,可達到出其制勝的效果;在進入帕米爾高原後,又挑選平坦寬闊的山間谷地或河道行軍,從而將困難降至最低。高仙芝選擇氣候最為適宜的3至10月份,使唐軍避免在嚴寒中行軍,人馬的體力不至於消耗過大,保持了戰鬥力。

即使是在現代化條件下的今天,我們也很難想象,高仙芝近三萬中國軍隊是如何在面臨高原缺氧、且幾乎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翻越帕米爾高原。而這樣一支理應疲憊不堪的軍團還能在進入戰場後,與擁有地利人和、數倍於己的阿拉伯軍隊作戰,這本身已經是戰爭史上的奇蹟了。怛羅斯戰役,以唐軍的完敗而告終。四年之後,安史之亂爆發,唐廷由於內爭迭起,不僅無力經略西域,而且安西、朔方等以御外為主的邊防部隊也調入內地鎮壓叛亂。唐朝西部邊疆力量空虛,吐蕃乘機奪取西域四鎮。在中亞,唐朝的各附屬國也相繼臣服於阿拉伯帝國,並開始了伊斯蘭教教化的歷程。唐朝失掉西域一部,中華文明也隨著唐朝勢力退出中亞,阿拉伯勢力完全控制了這一地區。儘管後來阿拉伯帝國分崩離析,在這裡形成一些分割的民族王朝。但是,阿拉伯文化的代表伊斯蘭教,則留在了這個廣大地區,並且世世代代地流傳開來。阿拉伯勢力在中亞的勝利大大有利於它向東方的推進,伊斯蘭教的東方屏障,實際上已東移到今陝西關中一帶,即中原地區的西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