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武将赵云是什么官职?如何评价赵云?

伤惜924


赵云,字子龙,冀州常山真定人,赵云八尺男儿,身姿雄伟。赵云是三国演义里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武将,据说他不仅长的帅,而且传说一生征战中没有打过败仗,故而赵云还有个外号;称之为常胜将军。

三国军阀纷争时期,赵云一直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曾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还亲自指挥军队打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以翊军将军督江州。赵云死后,被后主刘禅追封为了蜀汉大将军。
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赵云一生带兵征战的时机并不多,是因为刘备创业早期的地盘实在太小了,赵云几乎没有兵可带,可是等到有机会带兵杀敌时,赵云已是年近半百之人,比起魏国的那几位早已名扬天下的将军,赵云成名和立功的机会来的实在太迟了。
赵云由于心智过于成熟,还有其为人处事极为严谨。三国志和志别传记载中有详细描述,我在此就不加以叙述。瞻前顾后的心态让赵云的创意思维受到很大的局限,所以说赵云擅长于防御型作战,不适合攻略性的作战谋略,在这方面赵云就远不如关羽、张飞、魏延等将。所以;历经数战之后,赵云就一直被刘备政权长期雪藏。因为无论是在刘备执政时期还是诸葛亮拥护幼主时期,刘备的政权都需要一个绝对忠诚可靠、稳重能干的人,来担任御前侍卫首领的职务,而赵云正是最佳的人选。所以赵云此后一直长期担任着刘备的侍卫长,因此赵云就一直都没有机会领兵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机会。当然,赵云也有他的过人之处,比如人品,忠义,忠心耿耿,忠肝义胆,赵云人品甩三姓家奴的吕布几条街。不过正是因为赵云的忠勇,注定了他只能成为一名顶尖的马仔,成为不了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


赵刘果儿


赵云是三国中人气最高的武将之一,按照正史记载,他是位文武双全的将领,当阳长坂坡救主,阻止刘备取蜀中财物人力赏赐诸将,汉中时偃旗息鼓大败曹军,进谏刘备东征讨吴等,其儒将风采跃然纸上,军旅生涯几乎完美。

我们回顾下赵云的主要任职情况,刘备收荆南四郡后,封关羽为荡寇将军、襄阳太守,张飞为征虏将军、宜都太守,赵云为偏将军、桂阳太守,从武将名位上应该仅次于关张。刘备西进时,以赵云为留营司马守公安,公安曾是刘备的大本营荆州牧的治所。(如果关羽北伐时赵云守公安,而不是士仁,东吴肯定不会那么容易袭取荆州)。

刘备定益州之后,留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领巴西太守,马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黄忠为讨虏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个人认为,刘备赐封号为翊军,有翼赞王室的意思,与太平天国石达开的翼王羽翼天朝颇为相似),注意翊军将军的名号为刘备专门为赵云所创,此时除关马名号高于赵云外,其他三人基本平级。

在劝进刘备为汉中王的表文中,因定军山之功进封征西将军的黄忠排位在关张之后,此时关张仍为荡寇将军和征虏将军(是否说明当时的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区分没有想象的那么严格,有待专家考证)。

分水岭是在刘备称汉中王后,五虎将中的四人封为为前后左右重号将军,此时赵云官职仍为翊军将军,职位上落后于以上四人。但赵云是五虎将中寿命最长的,只有他活到后主时期的,曾先后担任征南将军、镇东将军等,并且担任过选拨武官、掌管禁军、总统诸将的中护军,正是他的军旅生涯足够与关张马黄媲美,所以最终陈寿才会把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但军职比其余四位低,所以排位第五,我认为这样的评价基本中肯。




靖远0204


三国骁将常山赵子龙,是每个三国迷如雷贯耳的人物,赵云初从公孙瓒,公孙不能识人,嘲笑他说,你不是袁绍近邻吗,听说你的乡人都去投奔他,你怎么不去?刘备碰到赵云,便能慧眼识英雄,在出兵对付袁绍时,请得赵云当他的骑兵将领,二人理想抱负一致,自此交情益深。赵云见公孙瓒不是能成大事之人,便借口兄长去世离开他,刘备知道他要离开的心志,握住他的手依依不舍,待到刘备入徐州失徐州,官渡之战发生,刘备投奔袁绍,再在邺城找到赵云,从此不离不弃,跟随终身。


在袁曹交兵时,赵云作为刘备的骑将,密令他招募几百士兵备用,刘备入荆州投刘表,被安排驻扎在新野,其时,以赵云为人严肃稳重,在军中很有威望,经常作为贴身近卫和整肃军纪的将官使用。(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208年曹操南征,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得知已大军压境,便率军民扶老携幼南逃,曹操得知怕荆州粮仓江陵被占,派出曹纯带领几千虎豹骑连夜穷追,刘备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逃跑,奔逃不迭。乱军中突然不见了赵云,有人说会不会投降曹操去了,刘备一听睁大眼睛,拿起手中的手戟掷向那个人说,子龙是不会背叛我的。

而后便是后世演绎得绘声绘影的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后主刘禅故事了,史实上也没有那么恶战,是从几千骑中杀出重围,甘夫人也没有死在长坂,跟阿斗一块被赵云救了回来。看到老婆儿子无恙归来,刘备喜不自胜,抚慰赵云后,封他为牙门将军。这个职务是刘备独创,可能有出于以示独一无二的意思,属五品。取汉中后的魏延也曾被授与此职。(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曹军势大,孙刘联军,乌林赤壁之战曹操在败北归,孙刘分田分地真忙,刘备取了荆南四郡,因有战功,赵云被任命为偏将军兼桂阳太守。三国时任过此职的还有关羽马超、徐晃、于禁、张郃。从官制设置看来,三国时的军职基本是如下排列: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刘备崛起,孙权为拉拢他,把妹妹孙氏人称孙尚香的嫁给刘备,东吴郡主有武勇,人又蛮横,来到荆州后无法无天,谁也不敢惹,江东兵胡作非为,经常扰民,刘备因赵云勇略兼备,平稳持重,便让时已是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的赵云兼管内务,把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留营司马也是刘备首创,责任是留守后方,并处理军事以及城市治安。

赵云因在取益州之战中表现出色,又升为翊军将军,是杂号将军之一,刘备进攻汉中,夏侯渊死,曹操提大军来争汉中,黄忠赵云奉命踏营烧粮,赵云再展武勇,在大军中救出部将张著和老黄忠,得到一身都是胆的赞誉“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刘备死刘禅立,赵云又进位中护军,掌管禁卫部队。诸葛亮北伐时为征南将军,四征之一,属二品。赵云在史上好评如潮,忠勇仁义智谋兼备,对主忠,遇敌勇,阻分赐对民仁,不离不弃为义,汉水之战见智。如此出色,又不好色,简直完美!


南方鹏


赵云是《三国演义》的宠儿,他被描写的太神了,以至于很多人有这样的印象,赵云在蜀国举足轻重,不可或缺。但是历史却给了我们赵云另外一个形象。赵云在蜀国地位排名很后,不算文官,单算武将,赵云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前在蜀军的地位在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之后,甚至连新秀魏延都在他前面。他的军职是翊军将军,而关张马黄等人却是四方将军,这中间隔了好几级。到刘备去世,刘禅即位,赵云才因当年长板桥救护刘禅之功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从军职上看,仍在关张马黄之后,这个时候四人已经去世多年了。

为什么史实上赵云不像《三国演义》一样光彩夺目?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一、赵云的特点决定的。赵云忠贞、自律、顾全大局,但是他没有独当一面的综合才能。如果有,刘备把他当成铁杆,绝对会给他机会。

二、赵云更适合做先锋将以及护卫、善后人的职务,因为他忠心可以保证,以死报主可以保证,刘备不让他做独镇一方的将领,而让他为扑火救急,正是用对了人。

三、赵云缺少性格特点,反而制约了他成为象关羽一样的名将,很明显,做一个关羽这样的人物需要有很强的个性,而这恰恰是赵云所欠缺的。

刘备和诸葛亮对赵云的使用没有问题,赵云也在自己的职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他地位虽然不如关羽等人,但是还算是很高的。毕竟蜀国高军职的职位设置很少,而且他也是蜀国少数被封侯且有谥号的人之一。


晓评三国


刘备在时,翊军将军,杂号将军。

刘禅即位,封为征南将军,四征之一,重号将军,职位为中护军,负责选拔武将、训练士卒。

由征南将军升迁为镇东将军,四镇之一,重号将军。

萁谷兵败之后,被贬为镇军将军,重号将军。

【在季汉的地位】,同期来说低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刘备进位汉中王,封这四人为四方将军(前后左右),四方为重号将军,封赵云为翊军将军,杂号,所以同期来说,赵云在地位上是远不如这四位的。

刘备进位汉中王,封魏延为镇远将军,同为杂号,但魏延的杂号比赵云的杂号份量要重。刘备称帝,封魏延为镇北将军(四镇之一),重号将军,这个时候的魏延地位,也远在赵云之上了。

再提一个人,向宠,建兴元年,刘禅即位,赵云封为中护军,向宠被封为中部督,督中军,后向宠又升迁为中领军,当时向宠的地位应该也是高过赵云的。

由此可见,赵云在刘备在世时,在季汉的地位是不高的,这从《劝进表》中文臣武将前一百二十人里都没有排到赵云就看的出来了。

【评价】

《三国志》:“(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

陈寿将赵云比做汉初刘邦的夏侯婴,主要是为了突出赵云的护主之功。

将赵云与黄忠并列,给予了“爪牙”的评价,说明赵云是当得上猛将的。

《三国志》杨戏:“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赵云和陈到并列,并称为猛将,而史书记载陈到“名位常亚于云”,也就是说陈到稍稍不如赵云,可见赵云是一名不错的将领。

【赵云的“缺陷”】

“领兵”是赵云最大的缺陷,除开不被史学界认可的野史《云别传》,赵云在军事指挥方面的才能几乎没有体现,纵观整部史书,赵云独自领兵指挥作战的记载少之又少,仅有两次。

一次是诸葛亮指挥的“入川之战”,赵云与张飞“分定郡县”,这次战事的含金量较低,遇到的抵抗是很小的,基本拿不出手。

一次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萁谷疑兵”,诸葛率大军出祁山,赵云与邓芝领一只兵马驻扎于萁谷,《三国志》记载赵云这次指挥作战的结果是“敛众固守,不致大败”,也就是说赵云部队被曹真击溃了,但好在赵云及时收拢部队,没有全军覆没。从结果上看,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败仗。

此战,诸葛亮的主力在街亭被张郃击败,战后诸葛亮上书“自贬三级”,并言赵云在“萁谷不戒之失”,赵云降一级,由镇东将军被贬为镇军将军。

总体来说,赵云护主有功,所以赵云在季汉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一名武将来说,称得上猛将,但军事指挥能力欠佳,可为将冲锋陷阵,但不能为帅镇守一方。


九尾


在军阀混战的东汉末年,赵云因为本郡的推荐,带着一众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的旗下。后来刘备来投公孙瓒,因而赵云也就遇到了刘备,遇到刘备之后,赵云和刘备意气相投。于是在公孙瓒死后,他就追随刘备。赵云追随刘备将近30年,参加过许多战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那么赵云在三国时期,都担任什么官职呢?

赵云先后以偏将军的身份担任贵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的身份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的身份督查江州。不仅如此,赵云在平定益州的时候,引荐霍去病的典故来劝谏刘备,让他把田宅全都归还给百姓,在关羽张飞二人被害之后,赵云又劝谏刘备以大局为重,不要去伐吴。因此,赵云被后人称赞为有大臣局量的武将,在去世的之后,赵云也被追谥为“顺平侯”。

关于赵云的一生,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的高的,甚至是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下面笔者就给大家来说说看,赵云是如何被人评价为三国最完美的武将的。

首先最令人称道的是赵云的政治眼光,虽然身为一名武将,但是他却能关注整个政权的长远利益,非常的富有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怀。当时的社会环境是非常动荡的,军阀们为了逐鹿中原而鱼肉百姓,谋士则是以欺诈为本能,但是赵云在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下,仍然能够关心老百姓,一身忠肝义胆,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刘备攻陷益州之后,他力排众议,让刘备归还老百姓的田宅,然后顺利的让刘备收取蜀川的民心。

在夷陵之战爆发之前,赵云就劝谏刘备不要东征,应该以伐魏优先。但是刘备没有听赵云的,最后兵败如山倒,蜀汉的实力因此一落千丈,即使是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的诸葛亮,面对如此残局也无力回天。对比蜀汉那些位高权重者,赵云的性格可以说很完美了,比如说法正是一个睚眦必报之人、关羽是一个刚而自矜之人、张飞是一个暴而无恩之人。与这些人相比,赵云可能官职有些不及,但是品格上却完爆他们。

因此后人在评价赵云的时候,往往会为其打抱不平,因为他一生都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但是我们可以站在赵云的角度上想一想,如果赵云真的在意那些战功,那他会在其他人志得意满的时候,来力排众议出言劝阻吗?赵云是真的不懂人情世故吗?并不是!而是他不忘初心,英雄不改初衷。赵云代表着刘备早年的大义初衷,也代表着诸葛亮的救世理想,最难得的就是赵云一生都在践行这些。

所以关于赵云的一生,人们给他的评价是三国最完美的武将,这一点赵云当之无愧。


佑子侃史


赵云本是公孙瓒的部下,公孙瓒派刘备与田楷共同抗击袁绍,赵云随同前往,掌管骑兵指挥职权,后来就追随刘备左右。担任过牙门将军、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等职位。

牙门将军

当刘备被曹操追逼至当阳长阪时,舍弃妻儿向南逃走,赵云怀揣阿斗,即后主刘禅,保护阿斗的母亲甘夫人,舍命拼杀使他们母子幸免遇难。后赵云被升迁为牙门将军牙门将军属于杂号将军,职位不高,但与刘备关系亲近,既可以保护刘备,又可以参赞军务。因此只有具备过人的勇武,还要有出色的军事谋略,文武双全的人才能担任。

翊军将军

刘备应刘璋之邀请去四川,后来二人反目,刘备攻打刘璋,召诸葛亮前往。诸葛亮率领赵云、张飞等沿长江逆流而上,平定沿途郡、县。至江州后,诸葛亮分派赵云率领一支军队从岷江直上江阳,与诸葛亮会师成都。成都平定以后,刘备封赵云为翊军将军。翊军将军也属于杂号将军,职位不高,但因和刘备关系密切权力不小。

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

刘备死后,刘禅登基,封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爵为永昌亭侯,随后又升迁为镇东将军。中护军掌管禁军,是他的职责,征南将军则相当于军衔。镇东将军理论上说应该低于征南将军,但《三国志·蜀志》说是升迁,应该是蜀国官职与其他不同,成为镇守一方的将军,不再掌管禁军,应该属于明升暗降。

镇军将军

建兴六年,诸葛亮命令赵云与邓芝前去斜谷抗击曹军,自己则率领大部队进攻祁山。赵、邓兵力弱小而敌军兵多势众,故在箕谷受挫,但他们随即收整人马固守险要,终于避免惨败。军队退还汉中后,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镇军将军,是他生前最后官职。

赠谥美显

虽然赵云的的官职不高,但他一直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甘作保卫工作,以至于缺少独当一面的机会,才至于如此。但刘禅在赵云死后给他的谥号非常好-----

-顺平侯。

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能使人皆服其慈和、贤能,做事有能力有秩序,能够平定祸乱。很高的评价了。

毛泽东也曾经说过:“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浑身是胆!


莱驹为右


赵云在刘备生前职位并不大,先后为偏将军、留营司马、翊军将军,这些都不是主将的称号,远远比不上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刘备死后,在“蜀中无大将”的情况下,已年近花甲的赵云才被提拔为镇东将军,并封侯,六年后病逝。


董元奔古典情怀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关羽张飞属于三国时期的万人敌,你不能非要要求赵云比他们强才行吧?马超一个汉羌混血,早年就成名西凉,抛开自身能力不说,就算在那边的威望也不是赵云可以比拟的。黄忠确实没什么值得说的,斩夏侯渊说难听点就是运气到了,夏侯自己作死给他捡漏的。至于魏延,他的综合能力应该不亚于张飞,但是不一定能比过关羽,毕竟镇守蜀国的名门所在。综合来说,赵云差不多在黄忠左右的样子,但是因为黄忠有斩魏国军区司令的纪录,故,赵云小于黄忠。


scener580陈飞


振军将军,永昌亭侯。比关张马黄有差距,官位甚至不如魏延。但赵云曾劝刘备把宅田还给百姓,劝刘备不要伐吴,证明赵云是个有头脑和心存百姓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