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起义后苏军的按兵不动直接导致起义失败,斯大林为何要这样做?

于无声处34


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象西方舆论喧嚣的那样。

当时组织起义的是长驻伦敦的亲西方(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流亡政府总理是“斯坦尼斯拉夫·米科拉伊奇克斯”。起义也是在伦敦政府极力推动下,波兰流亡政府也想赶在苏联红军打进波兰前先把政权拿下。

因为早在1943年初,德军在东线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给苏联红军,随后红军逐步向西反攻,希特勒被迫向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方向投入大量兵力,对波兰的军事控制就相对放松。到1944年6月底,苏联第一白俄罗斯阵线的部队冲向华沙,虽然攻进了600多公里,可士兵也相当疲劳且后勤补给跟不上。连当时的美国驻苏联大使“W-埃夫里尔哈里曼”都说:“红军最近取得了如此迅速的突破,证明它与后续部队脱节。那一刻,红军既没有运输浮桥,也没有建造桥梁的手段。“1944年7月17日,苏联第一乌克兰阵线的部队越过苏联国界,进入波兰领土。

此时,德军为了反击,在华沙附近集中了51.5万兵力,1,158门炮,600辆坦克。而最接近波兰首都的苏联第二装甲军只有32,000名士兵,468门炮,425辆坦克。

德国人从三面立刻进攻,将苏联第一白俄罗斯阵线部队击垮,苏联军队失去了一百多辆坦克。


在这种情况下,伦敦的“战略家”估计现在波兰流亡政府利用自己的军队“AK”发起行动,可以赶在苏联红军前面夺取胜利果实,同时承诺会给波兰流亡政府的“起义”提供帮助,波兰流亡政府也自认为此时行动机会难得。可此刻正在欧洲开辟第二战线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其实根本无暇也不会积极援助他们。

但是此刻,什么也阻挡不了流亡政府总理斯坦尼斯拉夫·米科拉伊奇克斯“起义”的决心。在行动开始前,伦敦要求“AK”指挥部对苏联领导人保密。

就在起义前夕,7月26日米科拉伊奇克斯抵达了莫斯科,7月31日他在那里会见了苏联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并举行了会谈。8月1日华沙就开始起义,而米科拉伊奇克斯认为没有必要通知他有关计划。

8月3日,在与斯大林的会晤中,米科拉伊奇克斯说波兰首都已经开始起义了,有几位流亡政府的部长已经在指挥行动。他要飞往华沙!斯大林说,现在还有大批德国军队在那里。这位傲慢的波兰政治家则表示,“华沙每天都是自由的”。



我们再回到7月21日,在得到暗杀希特勒未遂事件的消息后,AK指挥官领导起义的Bur-Komorowski将军,召集他的副手Leopold Okulitsky将军及其参谋长TadeuszPelczyński将军向伦敦传达他们的顾虑即:东部战线上德国遭遇失败......对希特勒暗杀也失败,加上德军的戒备森严,起义准备也不够完善,这些可能随时导致起义失败。

可同时,Bur-Komorows也认为,这也许不是德国国防军加强了戒备,而是苏联军队的暂时疲劳而没有继续进攻。尽管有许多未知风险,但在8月1日下午5点,Bur-Komorowski还是命令行动开始。而莫斯科却还蒙在鼓里。

第一白俄罗斯阵线指挥官Pokossovsky回忆说:”8月2日,我们的情报机构收到消息,据悉华沙正在起义反对纳粹入侵者。这个消息使我们大为震惊。前总部立即开始收集信息并了解起义的规模情况等。一切都发生得如此出乎意料,以至于我们最开始猜测是不是德国人故意传播这些谣言,如果是,哪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8月9日,在离开莫斯科之前,米科拉伊奇克斯不再谈怎么将德国人驱逐出华沙,而是要求斯大林帮助“起义”提供武器和弹药。虽然米科拉伊奇克斯“起义”不符合克里姆林宫的利益,但苏联领导人还是承诺提供武器和弹药帮助。


其实斯大林对起义的前景是持怀疑态度的。他很清楚伦敦“战略家”的真实目的,就是希望从亲苏的波兰左翼势力手中尽快夺取政权,以免将来的波兰政府属于苏联一方。

客观来评论,即使莫斯科的负面反应也很正常。从第一天开始,波兰流亡政府就一再表现出对苏联的敌意,并且一直常驻在伦敦。

斯大林曾认为:“由于起义缺少必须的武器,波兰地下军在华沙起义的整个事件都是不切实际的......德国人只会杀死所有波兰人。我为这些波兰人感到难过。“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苏联红军想支援起义都无能为力。

8月下旬,苏联军队再次展开攻势。来自第一和第二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增援部队发起进攻。在华沙东部——布拉格继续战斗。但德军摧毁了河对岸的所有桥梁,起义军又无法保护这些桥梁。

9月14日晚上,苏联军队抵达了维斯瓦河。

9月15日早晨,伯林命令严守维斯瓦河。

9月16日黎明,波兰军队因为一直在为过境做准备太久,进攻开始后就遭到德军大规模炮击,经过7天的战斗,最终德军打败了波兰军队,波兰部队造成3,764人伤亡。

9月27日,德国人对反叛地区展开攻势,镇压华沙起义者。

10月2日,Bur Komorowski与驻华沙德军指挥官SS E. von dem Bach-Zelewski签署了投降协议。根据参与起义的历史学家R. Nazarevich的说法,超过17,000名反叛者投降了。在六十三天里,纳粹消灭了华沙20多万居民,其中不到10%是“AK”军队的士兵。其余的是平民,包括妇女,老人和儿童。

1945年5月Bur Komorowski被美军从营地释放,然后在伦敦活到1966年。


俄罗斯历史学家称,“尽管有关真正罪魁祸首的真相以及华沙起义失败的原因早已为人所知,但西方的宣传却强加在前苏联的加盟国俄罗斯,并继续指责莫斯科。”

2014年6月23日,这个谎言再一次被英国卫报复制,后者指责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拒绝“为波兰人提供象征性的支持”。

俄罗斯指责英国记者E.奥斯本在他的文章中伪造了部分历史。英国报纸“电讯报”发表了他的文章“俄罗斯和波兰:400年的敌意”。


血色黄昏的黄昏


其实有些答主已经回答了此问题。

我看过《罗科索夫斯基回忆录》,他是当时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司令员,他用很大的篇幅在谈华沙起义这个问题。其内容也与有些答主相同。波兰流亡政府背着苏联发动华沙起义,又极力拒绝苏联的援助,生怕苏联指染华沙。难免遭到优势德军的围歼。事实也是这样。

掩上历史的尘土,就说当今社会,波兰不是在拆除苏军二战纪念碑,不是利用卡廷惨案在极力散布对俄罗斯的仇恨?在这种土壤中,怎么能种出对俄友好的庄稼呢?想想今天满怀仇恨的波兰人,就知道昨天波兰人会想什么?

从《罗科索夫斯基回忆录》得知,自苏联红军追击德军踏上波兰土地上,就能感觉到波兰人对他们复杂的心理,流亡政府领导的国内军根本拒绝与他们合作,连接触都很困难。可想而知,在华沙起义过程中,他们对待苏联人持什么样的态度。他们会说,我们起义了,你来援助我们吧?不会的,波兰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们拒绝与苏联人合作。这也就决定了华沙起义的最终命运!

当然起义失败了,有人倒打一耘,说苏联人见死不救!这又有什么用呢?起义失败了,被杀的是波兰人,被毁的是华沙城,而不是其它。多对苏联人沷一盆污水,那些死去的波兰人能活过来吗?显然不能!波兰人是受害者!又有人说,如果波兰人当时与苏联人合作,华沙人能受这么大损失吗?不会的。当时流亡政府的立场导致他们不会与苏联合作。而流亡政府是受伦敦控制的。

也就是说,是英国政府一一波兰流亡政府的共同政治需要,在不合适的时机,选择不合适的方式,组织华沙人民发动了一次失败的起义,让人民充当了波兰流亡政府的炮灰。

现如今,有许多波兰人仍然头脑不清醒,为外国人充当反俄的急先锋,历史乍有这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阳城导航


前面的网友回答的很全面了,谈到的我不再赘述。

眼看着华沙起义军被德军镇压,苏军只是起初按兵不动,事实上苏军并非一直按兵不动。在华沙附近的不仅仅是苏军,还有数万名苏联训练的且经历实战的波兰军队,他们同样接到命令,起初他们与苏军一起隔岸观火。

据朱可夫战后回忆,当时的苏军很疲惫,亟待休整,军事行动不是帮人打架,发起进攻牵扯到千军万马一个庞大系统的运作。

个人认为,这只是次要因素,帮不帮华沙起义军实质上是个政治问题。即使要战斗,为谁流血?斯大林首先考虑到华沙起义军背后的影子,对他而言那是个资产阶级的流亡政府,是战后潜在的对手,务实的斯大林是不可能让苏军为他们流血。何况苏联自己已经扶持了波兰党一个班子,他们将随着苏军去接管战后的波兰,如果帮助华沙起义军,那帮苏联境内的政治家还如何凯旋?

1944年8月1日开始的华沙起义,是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来自伦敦的指示,其目的是要抢在苏军之前解放华沙以防赤化。

既然伦敦方面把一场战役政治化,老谋深算的斯大林,自然也以政治博弈待之。这就注定了起义军的悲情色彩。

到了9月5日,德军优势兵力压向华沙中心城区,波兰起义军节节抵抗,但双方力量悬殊,起义军危在旦夕。

9月10日,补给已经十分困难的苏联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还是出手了,他们向维斯瓦河东岸的德军发起进攻,其协同作战的波兰人民军一个师甚至突破到维斯瓦河西岸。可是,德军增援部队也在此时赶到,导致波兰人民军没能守住西岸桥头堡,起义军的最后希望破灭了。尽管苏联飞机冒着德军的防空炮火,向起义军空投补给,但由于天气恶劣,加之起义军已经丢失阵地,大部分物资悉数落入敌手。

一切无可挽回。

9月24日,德军向起义军发起最后总攻。起义军投降。

在63天的战斗中,波兰起义军牺牲1.5万人,2.5万人受伤,约18万华沙市民丧生,华沙全城变成废墟。德军1.6万人被击毙,9000人受伤。

尽管起义军失败,华沙人民为民族而战的英勇壮举值得后世铭记。

2019.2.25






掌上三言两语


个人认为苏军之所以按兵不动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其一:借刀杀人。苏联在二战前期也是四处侵略他国的国家之一,如果没有四处攻击的德国惹仇恨,苏联才是世界的公敌,毕竟其明目张胆的吞并国家,攻击国家。包括德国,德国不闪击苏联,苏联也会侵略德国的。而当年,在波兰被苏德瓜分时,苏联估计就已经图谋好了,谋取占领整个波兰。所以说从根源上,苏联就已经把波兰纳入自己以后的势力版图中了,那么为了以后纳入版图后,缺少反抗者,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着德军迅速扑灭杀死波兰反抗人士(毕竟他们很可能就是反抗苏联的人士,当年乌克兰以及波兰罗地海诸国可是被斯大林血洗够呛,据说现在你要是用俄语在那里说话,都没人搭理你,大家就是这么仇恨苏联)。

其二:管理者的问题。刚才说了,苏联谋取波兰,那么如果苏联帮助华沙人民起义成功了,那么华沙以后的管理者是谁?是波兰人民,但是如果起义失败了,苏联再进行进攻,打败德军,在解放波兰没有做出任何贡献的前提下,苏联完全可以漫天要价,毕竟华沙是苏联打下的,不是华沙人民起义成功的(和当年英国不配合我军入缅对抗日军一样,都是未来归属的问题)。一句话,谁打败敌人很重要!

其三:历史问题。作为苏联来说,凭什么帮助波兰复国啊,苏联和波兰可是世仇,原先就打个不可开交,现在更没理由帮助波兰人啊(二战结束后,苏联侵占波兰的领土,一亩地都没还)。而波兰人这么闹腾,必然消耗德军的精力以及人力。有这么一个前锋在前面冲着送死,我们的苏联同志们没理由不高兴啊。

苏军在二战中确实很烂,上到领导者是个胜利的希特勒(四处吞并小国,攻击他国),下到苏军和日军比次(简单一句话,苏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我们只知道中国有个南京大屠杀,苏军攻克柏林时那才是人间地狱)。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非喜勿喷


polityW


当然不是如此。

1944年初夏,苏联军队逐步击退德军,逼近波兰。流亡英国的波兰政府希望抢在苏联军队之前光复首都华沙。1944年8月1日17点,5万波兰流亡政府领导的国内军发动起义。起义持续了63天,于10月2日宣布向德军投降。起义军阵亡1.8万,受伤2.5万,平民损伤25万。德军阵亡1.7万,受伤9000。

但就在7月30日至8月3日,波兰流亡政府总理米科莱奇克访问苏联,对即将发动的起义只字未提,也未向苏联政府请求援助。

对此,从其他渠道获得消息的苏联为防止外交被动,也没有下达停止进军的命令,于1945年1月27日解放华沙。

事实上,苏军指挥的波兰人民军也于9月12日至16日突入华沙6个加强营,但此后被德军拦截,无法后续增援。

所以,说斯大林见死不救是错误的。何况斯大林也没有任何义务为流亡政府付出本国军人的生命。


四川達州


第一,苏联人压根不知道这件事,华沙起义军错误的估计了德军的实力,认为退守的德军已经不行了,不用别人的帮助。所以华沙起义军在准备工作的时候就没有通知苏联人,苏联人自然也就没法帮他们。

第二,错误的估计了苏联人的实力,华沙起义军最开始的设想是,等到苏联人进攻华沙后他们动手,在德国人和苏联人在城外打的火热的时候端掉城里的德国人,然后宣布复国,这样苏联人就没有进入华沙的理由。但是苏联人并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想进攻华沙,原因除了苏联人不知道他们要起义以外,还有就是之前的战斗让苏联人的军队战斗力和补给大大下降,不得不修整一段时间,同时苏联人组织的一些试探性进攻又都被击退。所以面对华沙中以逸待劳的德国人,苏联人也准备修整一段时间。而这时候华沙起义军动手了,没有苏联人牵制,自然也就让德国人有能力对付华沙起义军。

第三,就是华沙起义军对苏联人的不信任,这支部队是由亲美流亡政权建立的,自然对苏联人也不信任,而英美又在远处又使不上劲。不过这都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他们本身准备就不足,没有充足的弹药和补给,也没有夺取城中关键的建筑。致使自己越打越穷,最后失败。

此外,苏联人并非没有支援他们,反而派空军给他们提供了不少物资,只不过当时前线的苏联人的物资也捉襟见肘,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华沙起义军当时只准备一周的弹药,但是却打了接近两个月,说明有物资支援,而当时英美有没有这么远程分运输机,只能是苏联人支援他们。至于说缴获,这又不是在华北平原打完就能跑,在城市里靠缴获打巷战,除非对面是猪,否则不可能打赢)

至于有人说苏联人隔岸观火这种事我是不认同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对方残血打野正在打蓝,你用战士在一边满状态路过,如果你知道他在打蓝,而周围有没有他的队友,你会不会去打他?苏联和波兰的确世仇不假,但是那个时候德国人才是主要敌人,苏联人不会说因为是世仇就不去打德国人。况且趁着波兰人给德国人下绊子使坏,狠狠地敲打德国人还能降低自己的损失。

有人可能会说我这前后矛盾,等声明一点,如果想苏联人配合。首先苏联人得知道这事(苏联人知道这事是在华沙起义军动手快一周后英美请求用苏联人的机场给他们运物资才知道华沙城内德国人和波兰人开撕),苏联人整个过程没有参与其中却背了最大的黑锅。就好比在没有小地图情况下,下路打起来被对面抓了以后所有人都喷在野区距离最近的打野不去支援一样。没有小地图,打野自然看不到下路被打,同时下路也没有告诉打野自己被打,而是告诉中上说求帮助。打野全程一脸懵逼,然后背黑锅,对打野来说公平吗?


写游戏同人的小阿


波兰是德国在欧洲发动侵略战争受害最早的国家,波兰人民与其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1942年波兰工人党建立后,立即建立了人民近卫军。1943年,近卫军同德军作战2OO余次。同年4~5月,华沙犹太区举行了反迫害的英勇起义,这次起义惨遭镇压,在波兰反法西斯斗争史上留下了悲壮一页。


1943年底,波兰工人党联合其它政党成立了“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同时组成了波兰人民军。1944年波兰人民军已拥有6万人,作战900余次。7月以后,波兰人民军配合苏军的攻势,解放了部分波兰领土。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宣布成立“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作为全国的行政领导机构,后改为波兰临时政府。
流亡在伦敦的波兰政府领导的国内武装力量的国家军,也于1944年8月1日举行了华沙起义,许多居民、特别是爱国青年积极奋起参加,起义队伍发展至约5万人。但是,这次起又由于准备不足,双方力量过于悬殊,也没有取得外部的有力支援,经过63天的激烈战斗,最终又被镇压下去了。波兰人民牺牲20万人,华沙成为一片废墟。
1945年1月,波兰人民军和苏军并肩作战,解放华沙,5月全国解放。

那么问题是流亡在伦敦的波兰政府,所领导的这次国内华沙的武装起义,为什么没有得到苏军的大力援助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波兰这个流亡政府同前苏联的关系,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奴役波兰的3个国家的政府先后被本国人民推翻。其中,俄国十月革命最迅速、最彻底,它推翻了旧的剥削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制度。从此,波兰摆脱了外国双役,宣告独立,成立了以毕苏茨基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作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波兰国家元首毕苏茨基,既反对本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也敌视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府。他就任波兰国家元首后即于1919年7月下令以武力解散了全国的工农代表苏维埃,同时他把恢复1772年波兰被瓜分的历史边界和建立包括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内的波兰联邦共和国作为复国的基础。他的联邦制主张既附和波兰地主资产阶级利益,也反映了国际帝国主义扼杀苏维埃俄国的愿望。就这样继而爆发了苏波战争,并以苏军失败而告终。
从以上的叙述当中,我们就大概不难找到所提问题的答案了吧?















飞龙在天231272723


题主的问题有一个根本性的偏差,就是把华沙起义失败的首要责任归咎于苏联按兵不动。

有关事件的细节真相,也许永远湮灭在历史尘埃里,但大体脉络还是清楚的。其一,波兰流亡政府发起的华沙起义,压根儿就没打算依赖苏军支援,反而是要着力避免与苏军发生合作!亲英美的波兰流亡政府误判了大势,高估了自己实力,意图在苏联接近华沙前凭借自己的力量夺取华沙,让流亡政府“落地”成为合法政府,从而避免世仇苏联染指波兰主权。其二,波兰抵抗军并不掌握工业基础,打游击战是可以的,但不要苏联策应,想凭一己之力在华沙和德军精锐硬碰硬巷战,实在是不具备这个物质基础。游击战积攒的那点儿家底儿迅速败光,起义军在弹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抵抗德军镇压,虽然打得非常英勇,给德军造成巨大伤亡,但终究弹尽援绝无以为继。所以指挥的波兰流亡政府不知己不知彼,发起起义之时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这实在怨不到苏联人。

在苏联这边,确实也负有一定责任,但相对波兰流亡政府的责任,就小得多了。因为世仇是相互的,波兰人不想苏联支援,苏联也从不是乐善好施的国家,没义务免费用苏军的生命鲜血去成全波兰流亡政府。苏联官方的说法是起义前没有得到消息,理论上这没问题。波兰人确实没发出消息。不过华沙作为苏军兵锋所向的目标,且考虑苏军中有波兰籍部队并实际“掌握”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苏联人在华沙以至整个波兰没有自己的情报网是不可能的!苏联必然是掌握华沙起义的情报的,不过苏联人更清楚了解波兰流亡政府的意图。因此苏联人就顺水推舟的佯作不知。起义发动后,波兰人指不上英美支援,不得不试图求助于苏联,盟军也敦促苏联进军。苏联人呢,严格地说并未如题主所言按兵不动,确实发动了一系列攻击行动,但未获成功。苏联人是有意放水,还是确实力所不及?诛心之论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不过个人意见,苏联应该有能力在华沙起义被彻底镇压前攻入华沙。但苏军久战疲敝一定程度也是事实。于是苏军就半心半意的发起了试探攻击——如果德军无力支撑,这不失为一个以低代价攻克华沙的机会(如果德军软弱到真被起义军赶走,流亡政府变身合法政府,苏联人可就后悔莫及了)。至于流亡政府,我大军打进华沙后就是解放者,救命恩人,想认你就认,不想认就不认,谁耐我何?但试探发现德军实力很强,不但抵抗非常顽强,且还有余力发起局部反击,那么要想迅速攻入华沙,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这样的话对苏联就划不来了,北极熊可不做赔本买卖。于是苏军利用波兰籍部队象征性的继续发起进攻,念着同胞情谊的波兰籍部队奋勇力战甚至少量渡河渗透入城,但由于河流始终掌握在德军手中,物资无法输入,终究无济于事。

综上所述,华沙起义的失败主要责任在于波兰流亡政府对局势和自身实力的误判,次要责任才是苏联救援不力(有意还是无意并无确证,但相当多的人认为是故意如此)。


锡兵中士


波兰政府是一个非常坏的政府。战前他就一直和德国勾结,波兰和德国合伙灭了捷克斯洛伐克。苏联提出和波兰一起打德国遭到波兰断然反对。如果德国提出和波兰合伙打苏联,不然一定会同意的。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和德国合伙灭了波兰。波兰政府逃到了英国。在这以后几年里,波兰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抗部队。到了1944年苏联眼看打入波兰境内。波兰政府担心苏联军队占领华沙后赤化波兰,所以要抢在中原军队打到华莎之前发动武装起义,其实目的不是打德国人,而是把德国人赶走后占领华沙城不让苏军进城。波兰一次动员了十几万起义军。也确实取得了胜利。但苏联方面不想当这个冤大头。就按兵不动,让德国人和波兰人去打。反正两边都不是好东西。波兰政府才明确苏军绝不会援助他们的情况下,向德军投降。他们根本就没有抵抗到底的决心,就是想捡漏。在确认波兰军被德军消灭后苏军才打进华沙,顺便说一句,镇压波兰起义军的主要部队是苏联的伪军,就是德国从俘虏中招的伪军。所以德国人不认屠杀华沙人的罪行,说都是伪军干的。


海中岩haha


起义军是想在德军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夺回波兰政权,这种行为的性质属于摘桃子。

起义开始本身就没怎么主动联系过苏联,就想单干独占果实,到后来实在摘不下桃子的时候才想起向苏联求援,苏联救援可能吗?

另外苏联的实际利益的原因。

一、组织起义的流亡政府和苏联是死敌。1939年是德国和苏联共同出兵灭亡了波兰,导致他们流亡海外。

二、苏联已经建立了一个亲苏的波兰政府——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怎么会容忍波兰出现一个仇视苏联的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