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人在替李鸿章“翻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香格里拉1898


我在此偏要发表一些和大家不一样的观点。

以李鸿章代表的洋务派首先给中国开创了工业化的先河,他的手下不仅更是诞生了丁汝昌,邓世昌等英雄,还诞生了东方最强海军。组建了北洋水师就是给中国现代海军开了个好头儿。北洋水师定远,镇远两舰排水量达到7335吨,而50多年后国共内战最大的军舰重庆号才6600吨,也就是说清末的最大军舰比1946年国内的最大军舰还要大!可见北洋水师的硬件威力。

甲午海战失败原因:以翁同龢为首的反对派有意克扣北洋水师军费,导致炮弹不够用。北洋水师命中率高于日军,说明这只军队素质是够硬的。

为什么李鸿章不是汉奸。

1. 为中国购买了10艘以上先进战舰,某些就知道骂人的键盘侠一辈子也无法给国家买10艘军舰。

2.李鸿章等各种洋务派培养了一批民族英雄,邓世昌,詹天佑(留洋学生),丁汝昌等等。洋务派不光是李鸿章,也有曾国藩,左宗棠。

3. 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挡住鬼子7个月,要是没有北洋水师以及洋务派现代化清军,1个月都撑不住。光靠翁同龢还有键盘侠这种嘴炮王,舰船不懂,火炮不懂,还怎么打仗?

4.最令人费解的,不平等条约。签条约的主谋一定是国家的最高领袖,就是太后。这个问题,好像李鸿章说的算呗?清政府不够硬气,这是有目共睹没的洗白,但是李鸿章以及洋务派的确开创了中国现代海军的先河。

以上4点,123是李鸿章的功劳,4是清政府集体的懦弱。那么李鸿章的功劳缺点比例是3:1,而且这个锅需要清政府高层集体来背,怎么来的汉奸? 汪精卫能组建海军吗?李鸿章可以!而且李鸿章的海军是敢和日本人打的,不清楚的搜黄海海战去!

欢迎不但无法为国家购买战舰还上不了多少税还要当喷子的人来这里喷我。






澄清石灰鬼


关于这件事我总结了九条,简单叙述一下!



①一部分都是被电视剧洗脑,拿着电视剧当正史看。

②比较喜欢哗众取宠自己必须和主流见解不一样才能突出他们的特殊性显得标新立异自己比别人更有学识。

③其次就是一些史盲看了几篇宵小些的文章就开始一口一个李中堂李中堂也着实让人恶心至极。

④另一部分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怎么能不粉饰呢!

⑤少数就是和李鸿章同姓的家奴维护自己姓氏“名人”(这部分人很少,因为很多人知道李鸿章是许氏之后)

⑥李鸿章纪念馆就是那三艘李家的“航空母舰”在背后推波助澜,毕竟是人家祖宗也情有可原。

⑨还有就是现在网络的包容性,但这不是只看片面而否定史实的理由。


这些人颠倒事实真相,对污点进行逐一粉饰。更可笑的是把当时背景下讽刺这个人的语言和“雅号”来当成意淫辩解的借口。对其污点一概辩论。对其做的乱七八糟的本职工作大加颂扬。以各种理由,各种子虚乌有杜撰出来的事件来歌颂这个无耻之徒的丰功伟业!其中大部分人不过是在盲目跟风,史盲的几句话他们就奉为真理,到处捧这李鸿章的臭脚褒扬。以显示自己自己看事物的眼光高人一等,以达到博人眼球,哗众取宠的目的!到处宣扬他们的“李中堂”这块糊裱匠为了大清殚精竭虑。好嘛!殚精竭虑的收受沙俄贿赂出卖中国主权?殚精竭虑的主张放弃新疆?殚精竭虑的大肆贪污江南兵工厂银两?
(致远舰官兵合影)

殚精竭虑的避战保船,导致北洋舰队龟缩在威海卫成为了日本的活靶子,洋务运动三十余年的成果功亏一篑?殚精竭虑的主张签订了不败而败的《中法新约》?殚精竭虑的被日本打了一枪这位全权代表就吓得忘了清政府的指令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殚精竭虑的为家族赚取了无数的财富倒是事实!

现在还有人到处宣扬什么李中堂挨了一枪少陪一亿两白银,什么中堂大人不容易啊!什么年少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真是让人恶心,鸡皮疙瘩掉一地。无知又可笑,小山丰太郎在第三轮刺杀的李鸿章,日本第四论谈判才漫天要价白银三亿两。不知道就不要拾二屁,不知道就去了解。无知者无畏,到处卖弄自己肚子里那些少的可怜的墨水,狗尾续貂,丢人现眼!

洗白完了李鸿章是不是要洗白你们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曲线救国的汪精卫粑粑?

李鸿章万贯家财的背后是大清国库的空虚?琼楼阔宅下是我们列祖列宗受苦受难的身影。

洗白李鸿章,问问我们的列祖列宗答不答应?

问问至今长沉黄海的北洋英魂答不答应?

问问威海卫战役时憋屈而死的英烈答不答应?

问问早已白骨枯干的冯子材老将军和他的广西狼兵答不答应?

问问抬棺入疆的左宗棠答不答应?

站在这苍天下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的良心哪去了?

看看自己的膝盖是不是生根发芽了?

头上的小辫子剪掉了,心里的小辫子剪不掉了是不是?

站起来试试自己脊梁是不是直不起来了,还是被彻底打碎了?凡是洗白李鸿章粉饰李鸿章的,必被钉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关于李鸿章的其他具体事件和分析可以看我其他问答文章!

感谢阅览!


济州府一户侯


最近有些人在替李鸿章“翻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假如我们让秦桧站起来,让李鸿章、汪精卫这些人翻盘,那么,对与错、善与恶、忠与奸,这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普世价值观,又如何认定?

好了,我中华民族人人忠肝义胆,个个赤胆忠心,没一个孬种。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一声炮响,自此之后,中国大大小小的汉奸总和甚至超过了侵华日军,为什么?我们却又总是被现实打脸。

有些人是不是会觉得,他们也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才这么干的,甚至把这种汉奸行为说成是圆滑、变通、人性使然。

相比之下,南宋十万军民的蹈海殉国又如何解释?难道他们就不知圆滑、不懂变通、就没有人性使然吗?

说到李鸿章,许多人都会用“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来遮掩,事实真是这样吗?

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弱不弱?中国仰人鼻息去外交了吗?我们出卖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了吗?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新中国成立时我们落不落后?我们挨打了吗?是的,人家还真打过来了,谁?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军队,可结果怎样?我们出卖领土主权?出卖民族利益了吗?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我们再不是一盘散沙,我们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有网络文章说到,当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打开清军储存武器的仓库时,发现大量先进武器都没使用过。老百姓宁愿给侵略者搬梯子、送弹药,也不愿拿起武器来保家卫国,这又是为什么?

由此可见,“弱国无外交”只是有些人替李鸿章“翻盘”和替满清无能遮掩的一块遮羞布。


三农新视界


在我看来,为李鸿章翻案的人,都是在为卖国行为洗白。

为李鸿章翻案的人,其着重点,无外乎是说,李鸿章的一切卖国行为,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其实他是在替慈禧太后顶锅,在皇权的威压示意下,他也是身不由己的。而且,李鸿章本人也是有其才能的,在晚清时代,相对于顽固的保守分子,他也算得上是开明人士,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中,也是办了点事实的,比如是创建了北洋水师。

李鸿章经手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其实是在委屈求全,以此谋国,才使得腐朽的晚清帝国得以苟延残喘。

此般见识与论调,且不大谬!

照如此见识,汪精卫在理论上,也算不得是大汉奸了,汪精卫投靠日本,做了中国的第一号大汉奸,提出的口号就是:以曲线救国的方式,保存炎黄血脉的火种,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之下,未免被灭国灭种,以委屈求全的曲线救国路线保存炎黄血脉,显得十分有必要。

难道因为汪精卫此般所谓委屈求全的爱国情怀,真的能掩盖掉他大汉奸的实质?

而且年轻时代的汪精卫,也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激进革命人士。

为了革命,推翻腐朽的晚清王朝,汪精卫毅然北上,刺杀晚清摄政王,最后事败被捕,在狱中写下了“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的慷慨之歌。

但也不能因为汪精卫少年时的光耀事迹,以及他的激进革命情怀同所谓的爱国口号,就能否定掉他大汉奸的实质。

同理,不管李鸿章有千般的借口,值得所谓的万般同情,以其老残之躯,为晚清帝国苟延残喘而奔走云云,这不能洗刷掉他在那些丧权辱国条约上签下的耻辱名字。

李鸿章的身不逢时,委屈求全,真的只是为了大清王朝?

只怕未必。

他的这种委屈求全,也有可能是为了保住他的权位,甚至是他的身家性命。此是其一。

其二,现代人,可能无法亲身体验到古代读书人在大是大非前的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气神。

显然,李鸿章并没有这种气质,他甚至不在乎什么留清名播于青史的读书人的追求。

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甚至连一点抗争的表现也没有,有的是委屈求全,唯命是从。

在我看来,在其卖国行为上,所谓的为慈禧太后顶锅的论调也很难成立,只不过是一个甘做走狗的读书人而已。

(加注:你可以选择做官,你也可以选择挣钱,但你不能选择通过做官来挣钱。你可以选择做圣人,也可以选择做俗人,但你不可以选择让大家像圣人一样崇拜你,还要像俗人一样原谅你——龙应台。为李鸿章翻案的人,不外乎就是想把他塑造成一个带有俗气的圣人而已。这种双重标准,自己想想,可耻不可耻。)


101号泥腿子


谈到李鸿章,不仅仅是最近有人在替他翻盘,是自他在世就一直有人替他讨还公道。

晚晴末年首辅大臣李鸿章可以说是晚期的政治精英,他誓死效忠大清王朝,这是今天很多人做不到的,而且他这是精忠而不是愚忠。

人们通常说李鸿章是卖国贼主要是因为:李鸿章和外国人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最主要的是辛丑条约,简直把国家卖到连裤衩都不剩的地步,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太过于致命,但是各位,这是李鸿章能左右的吗?

晚清的政治现状决定了晚清必将不断遭受外来的侮辱,晚清皇家贵族以慈禧为代表的真正当权者根本不顾国家的危亡,仍然把国家当做自己一家的天下,内心里没有人民这一概念,李鸿章说白了是一个傀儡,一个代表,这些事情不是由他艺人决定的了。

李鸿章办了很多实事,兴办了北洋水师,建了很多各类新型企业,他可以说打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大门,他为后来民国的各类事业打下了基础,他和林则徐一样是开眼看世界的人,如果没有李鸿章,可以肯定民国必将会被推迟,中华民族的觉醒也会推迟。

当然李鸿章和大多数晚清社会精英一样,愚昧和腐朽是逃不过的坎坷,这也注定了他们要被后世骂惨的原因,但综合来说李鸿章是民族的英雄,不是叛徒更不是后世盖棺定论的卖国贼。


叔说点事儿


关于李鸿章,我没少写文章批驳那些给他洗白的人。但是这些人的言论能流行,说明里边大有文章。其一,有人(或者说有个人群)需要给他树立正面的形象,用来迎合自己。这也是根本原因。其二,他们的对语言的把握,以及对心理学的理解很是到位,善于避重就轻、偷梁换柱、以偏概全,不讲高深的道理,只讲近前的仁义,不讲深远的大局,只讲各人的委屈。

李鸿章其人,我不说他生的伟不伟大,活的憋不憋屈。我只能说,左宗棠能借钱给士兵发粮饷,抬着棺材收复新疆,李中堂能在奏折里说新疆化外之地赤地千里,失之与肢体无伤。镇南关打了胜仗他能照样割地赔款。甲午海战输的惨不忍睹,谁的错?有人居然拿洋鬼子对李鸿章的讽刺的话来捧他,真的连好赖话都听不出来吗?“李鸿章是唯一一个可以和西方列强一较长短的人”,呵呵,西方人的确需要这样的一个人,有他才可以每次谈判都捞到好处,要是碰上毛泽东、彭德怀,不得玩儿命嘛(关键这十七国联军玩儿了命也没捞到好处)!所以李鸿章式的代理人才是洋鬼子们最喜欢的“政治家”。不多说了,个人观点,但是没功夫辩论!楼下的人爱怎么说怎么说吧,公道自在人心!


大秦魂的微博


小的时候和父亲一起看国共两党内战的战争片,因为年少时的我总是分不清楚我党和国民党服饰之间的区别,再加上黑白的颜色和那个年代的画质,所有的演员又都统一操着一口普通话,因此我总是会忍不住的问父亲,哪边是好人,哪边是坏人?

那个时候父亲就告诉我,没有谁好谁坏,只有立场不同而已。

后来我再问时就换了一种问法:哪边是共产党?

其实这么问很简单,那时候的我们都很单纯,总觉得正义的就一定是胜利的,获得胜利的就一定是好人。

那么关于有人为李鸿章“翻盘”其实也是一样的,有的仅仅是立场的不同而已。

李鸿章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做的仅仅只是一个裱糊匠而已,在外人眼里,腐朽的清王朝在如此恶劣的国际环境中还能够有一间巨大的宫殿,宫殿里还有一位裱糊匠李中堂,这位李中堂还有很强的外交沟通能力,便已觉得实属不易,值得称赞。而对于我们这些住在宫殿里的人而已,饥寒交迫,宫殿内部满是修修补补的补丁,自然就恨不得一把火将宫殿烧了,再造一片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万间广厦。

所以,在今天,觉得李中堂不好,说明我们的思想已经进步了,觉得李中堂已经在最不好中做到最好,说明我们已经尽量地站在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思考问题。

论双方谁能驳得倒谁?只是在不同的角度当中多认识一个不同的李鸿章罢了。


瀚繁


李鸿章当时之能臣,一时之俊杰。

少年折节读书,二十一岁去北京乡试写的一首诗:

丈夫只手把吴钩,

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

哪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边月,

几人从此到瀛洲?

此诗宏大豪迈恰似李鸿章人生写照,后来创造淮军和曾国蕃,左宗棠挽清朝于即倒,提畅洋务运动,建江南造船厂,北洋海军肇始者,巜辛丑条约》《越南条约》《马关条约》巜中法简明条约》签定者。其污名来自与十一国签订巜辛丑条约》和与日本签订的巜马关条约》。巜辛丑条约》在列强虎视之下不得不签此约,《马关条约》签后李以为耻,誓生不踏日本国土。

作为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面对李鸿章这样对手也赞叹不已,认为是唯一懂西方,会谈判,可与西方争长短之人。

当他考察欧洲特意去拜访德国的铁血首相俾麦斯,问富国强军之道。盘桓数日。

在欣赏强人和人才的欧美访问考察皆万人空巷,极受礼遇和欢迎!

回国后受到攻讦和责难,但其心震惊西方之强大,帝国之腐朽,始有洋务运动和北洋水师的发展。

自身所处地位和时代的局限性,他既使竭尽全力为大清帝国服务,但大厦将倾也只不过徒增伤悲!今人和时人要让李鸿章一人去承担民族国家战败和落后的耻辱,是不公允的!

他的年龄和所处的时代,纵使他有孙中山的想法,也不可能去实行,他作为既得利益者,是帝国不可或缺者,又被帝国所有的道德抛弃。

签订完巜辛丑条约》李鸿章身心俱疲,吐血数升而亡,临死吟诗一首。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

八千里路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將坛

海外尘氛犹未已

诸君莫作等闲看



赵笑吾


现在有那么一部分人,闲的没事总是拿历史的旧账翻出来,重新组合,建新账,为那些历史上的罪人翻案,也不知这些人出自什么目的?

像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等,这些人从正面讲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们的负面影响太大,不能只宣传他们的正面而掩盖了他们坏的一面,从而误导了年轻的一代。

像蒋介石他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杀了那么多共产党人,他对共产党人的政策是“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这些历史事实永远共产党人不能忘记,但是为了现实的政治,我们表彰国民党老兵的抗日事迹,这只限个人,不能给国民党反动派歌功颂德,我们的舆论阵地不能叫为资产阶级歌赞歌的人占领。


孙长老10


首先,我还是要声明一点,我并不是说要吹嘘李鸿章有多么的好,只是从我所了解的事实来看,在心中有着自己的判断罢了。毕竟在我看来,李鸿章是身不逢时的一个无奈老人罢。

和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相比,李鸿章的个人品格确实是无法与之比拟的,但是,和一些顽固不化而墨守成规的人对比来说,李鸿章又何尝是具有进步性的一个人物?



有时候,刚正不阿只能自讨没趣,如果卑微屈膝能够办一点实事的话,那就低下头来吧,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明朝,我有一个很敬佩的人物,就是李东阳。在武宗即位后,太监刘瑾擅权,而内阁的三位大学士为刘健、李东阳、谢迁,他们三人都是国家之栋梁的肱股大臣,在多次努力劝谏武宗无果之后,刘健与谢迁因为不愿意与刘瑾同流合污便直接告老还乡了,而且李东阳则不然,他没有走,被委任为首辅,并且事事都依附于刘瑾。

当时,满朝清流人士都特别不理解他,认为他以前中正贤良,如今终于趋于权势而本性暴露了。可是,只有李东阳自己才知道,只有隐忍不发,才能够寻找到机会一举铲除如今权势滔天的奸党。

刘健等人直接拍屁股走人固然是刚正不阿,可是那确实最为意气用事的行为。如果大家都走了,还有谁来对付奸党?那么奸党的实力必然越来越大,国家之亡,就在不远矣。一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对于李东阳来说,他的使命,就是留下了躲在暗处,寻找机会。



我不能说李鸿章能够与李东阳相比,可是,在我看来,李鸿章尽管对慈禧百般讨好,但是其目的并不全是为了自己,只有得到了当时权势最大的人的支持,他才有能力去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从清朝的角度去看,正是因为他与列强的斡旋,晚晴才能够苟延残喘的延续下去,他无愧于清朝。

当然,从后世的角度看,他的努力都是没有价值的,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腐败的晚清政府所续命,是革命的敌人。功过对错,模糊不清。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