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个家族中,庶子担任官职比嫡长子要高,那家族事务该怎么排位?原因是什么?

前是因后是果


说一个历史人物,袁世凯知道吧?

袁世凯是他父亲袁保中的第四个儿子,其母为小妾刘氏。在古代,天地君亲师,人伦纲常可是最重要的。嫡长子如无特殊情况,一般是继承家庭的大部分财产的,其中也包括政治财产。按照这个发展轨迹,很难说袁世凯是不是以后能得到出头机会。

但袁世凯从小过继给了没有子嗣的叔父袁保庆,这样一来他的身份就从原来的庶子转变成袁保庆的嫡子了,所以他他才后来有了袁保庆的金兰兄弟,淮军将领吴长庆的提携,再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我也不多说了。

有点扯远了。后来袁世凯官至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其母刘氏去世,袁世凯想要把她葬在袁家祖坟,袁世凯二哥袁世敦,就是袁家嫡长子,也是袁家宗族话事人,他不点头同意,袁世凯也没辙。


九曲河桥


嫡庶分明,这是定规。

嫡子继承家业,管理祭祀,掌握族产。庶子只能分到很少的财产,作为家族旁支。在宗族会议上,并没多少话语权。

比如袁世凯。他是庶子,自小过继出去,后面担任高官显爵,但族长依旧是他的嫡兄。

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时,母亲病故,他回家办理丧事。但嫡兄明确禁止他的母亲自大门来出殡,理由就是妾不能进出正门。袁世凯贵为封疆大吏,可面对土财主的族长哥哥却毫无反抗力,只能恨很将母亲安葬在父亲斜后。


四川達州


请参考满清乾隆年间大学士老尹泰家,嫡子四品闲京曹官,厅局级,庶子一品大员外任上书房大臣兼两江总督尹继善,在今天是副国级


民盟DUC总支书


古代也很现实,之所以嫡贵庶贱,是为了维持封建系统的正常运转,但是也要靠实力说话,如果庶子实力很强,一般会架空嫡子,但是嫡子的家族族长职位一般不会变,因为大家都认可这种体制,就像立太子一样,废长立幼历来遭众人反对,更不要说立名不顺言不正的庶子了!



历史刻录机


家族是家族,外面是外面。在外面再风光的庶子,回家族还是要听族长和嫡长子的。但是如果很牛的庶子对家族没有认同感的话,也可以脱离家族,另立一个,自己当族长,那就可以自己说了算啦!



敬业段子手


在古代正妻或者平妻所生儿子称为嫡子,外房小妾或者情人所生的儿子称之为庶子,一般来说嫡子和庶子的地位在高低只能家族中呈现,嫡子有权继承父母的家族地位庶子不可能的,除非家族有重大变故,庶子在外无论是高官还是富商只要回归家族里都有听从嫡子安排。


守着一份心意


嫡子无能可也还是要掌家,庶子能力强就分出去立家单过,大家族人口多宫斗的也厉害!


赤波月


清代有过一次。雍正以庶子继位,废太子之子弘皙是嫡子嫡孙,地位就在庶出的弘历之上,并且一度被认为可能被立储。所以雍正要造出康熙曾经教育弘历的谣言来,显示弘历是隔代指定的接班人才好让弘历继位。


芋头170900173


国事和家事是分开的,家事由族长主持,国事由官员谋划。官做的再大,到家里还得遵守家规。不然谓之不孝,那就官位不保。袁世凯李鸿章都吃过这个亏。


转了三十多圈的驴


庶子官职虽大回到家族当中仍然是嫡子主家,比如袁世凯是庶子,尽管当上了民国大总统,生母死后祖茔都没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