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南北朝的侯景?

金陵有点儿美


分裂北魏的东魏一代豪杰和权臣高欢临终前对高澄说:候景豺狼之辈,我把他放置在河南,就是怕你制约不住他,他管制河南14年,我在他不敢反,我若不在,他必反,河南四战之地,绝非成王霸之业的地方,你无需担心,慕容绍宗文武双全,定能胜候景,我故意不封慕容高官,就是留给你用。他日你若给予高官,慕容绍宗定会对你死心塌地。

这侯景何人,能让一代权臣高欢如此“畏惧”。由此也可见枭雄之辈,谁都不信任。候景,字万景,羯簇。候景长相一般,两腿长短不一,但丝毫不影响他的日常行为初。初为北魏权臣高欢部属,但枭雄看枭雄,俱为豪杰之事,高欢知道候景绝非久居人后之辈,乃人中龙凤。所以将候景外放河南,而且派人多加制约。高欢死后,高澄秘不发丧。先以高欢的名义召候景入京,但消息早已泄露,候景既然得知高欢已死,立即起兵造反。公元547年,高澄派元住领兵与候景战于颖川北部,东魏大败。后来侯景败于宇文泰之手,候景只有投靠梁武帝萧衍。高澄得知侯景投敌,立即发兵梁朝。公元547年,梁武帝让侯景迎敌。梁军主帅候景出身东魏,对于这些昔日同僚十分了解,得知彭越乐带兵,不由笑骂道:天天就知道吃猪头的也会带兵,得知高悦带兵,轻蔑道:不过是宗室而已,后来得知慕容绍宗带兵,不由惊惧道:那个缺德的举荐此人为帅,慕容子果敢刚毅,非常人也。慕容绍宗多次击败侯景,梁武帝希望以侯景的人头换取两国罢兵,但被侯景得知,侯景立即展开报复,攻击梁武帝。

侯景于公元549年九月,正式在寿阳起兵造反。以大臣朱宜贪污弄权,为世人不耻为托词起兵。梁武帝听闻候景造反,毫不在乎,立即让宗室南阳王萧范为南道都督,萧正表为东道都督,柳中礼为西道都督,裴之高为东道都督,由宗室劭陵王统一节制四道都督讨伐候景。但在当时,除了慕容绍宗之外无人是侯景的对手,梁武帝第一武将陈庆之已死。侯景代兵把梁武帝的大军打的抱头鼠窜。但多亏羊侃死守建康,侯景才没有成功。而各地的地勤王军队陆续抵达建康,衡州刺史领兵五千,江州刺史萧大新兵袛南州,司州刺史柳仲礼抵达横江,数路大军汇合,经过一番商议,大家共同举荐柳中立礼为大都督,统领各路人马。但最为可惜的是,建康守军大将羊侃活活累死在城楼上,时年54岁。但柳中立无能,不敢和侯景打仗,只是按兵不动。

而此时侯景显出流氓本色,发檄文痛斥梁武帝种种失误和昏聩无能,梁武帝看见以后,又羞愧又害怕。梁武帝天天去佛庙祷告,希望候景快死,这有啥用。候景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终于掘开玄武湖的水猛灌台城,昼夜不惜,终于攻克建康,当宗室萧确告诉梁武帝候景杀入内宫的时候,萧衍道:天下因我而得,因我而失,梁武帝让萧确逃命,自己默默等候候景。候景带领群臣入宫见梁武帝。候景与梁武帝谈判不果,一怒之下,断绝梁武帝膳食,公元549年五月,想喝蜂蜜水都没有的梁武帝驾崩。梁武帝萧衍,南朝开国之君,居然活活饿死,也是太过凄惨。

梁武帝死后一个月才发丧,侯景让太子萧刚继位,史称简文帝,时年47岁。公元550年,候景娶简文帝萧刚14岁的女儿溧阳公主为正妻,甚是宠爱,一次大宴文武中,简文帝与候景大概都喝醉了,翁婿二人又搂又抱,抱头痛哭,又是翩翩起舞耍酒疯。真是醉了。但随着侯景权力的巨大,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侯景就想但皇帝了。

祸国殃民的候景在建康无恶不作。候景出身镇兵,也没有受到任何系统的教育,生性残暴,凡有犯法之人,一律扔在一个大缸里,用铁锤活活锤死。正因为如此残忍,江东无论贵贱,贫富,均无人依附,高门户更是避之不及。这也许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吧。侯景各个方面都不行,但候景打仗真是不俗,梁朝地方宗室几次起兵都被候景击败。候景兴奋之下,让老丈人简文帝加封自己为宇宙大将军(不像现在思密达某国啊,必须记住我们先有宇宙的)。公元551年,候景部属征战失利,候景亲自出征,带着简文帝的太子萧大器为人质。而此时陈霸先和王僧辩已经起兵了,两大名将王僧辩与陈霸先也是兵和一处了。陈王联军先后击败候景,逃回建康的候景这时候也害怕了。为了鼓舞士气,自己要当皇帝了。公元551年冬,侯景让人用麻袋把简文帝活活给压死了,简文帝47岁登基,在为位三年,死时49岁。一直就是个傀儡皇帝。

候景虽然当了"皇帝"但神态举止和皇帝相差太远,候景自己还是个瘸子,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公元552年,王僧辩带领数路大军发兵浔阳,数百艘战船,沿江百里,气势磅礴,陈霸先自己领兵三万,与王僧辩共同立誓,誓杀候景。。陈王联军一路高歌直抵建康,候景道:昔日我败葛荣,破贺浑六,名扬天下,逼死二朝天子,也算不虚此生、随即带人逃离建康。候景身边只剩三个人,怕儿子是累赘,把两个儿子装入麻袋投入水中。三个亲信里就有羊侃的儿子羊琨。羊侃之子羊琨颇有胆勇,假意投降,被侯景赏识,用为亲兵,最终趁此时机在候景睡觉的时候把候景给杀了,羊琨总算替父报仇,此时此刻面对候景这个害死自己父亲,侮辱其妹妹的尸体,痛哭流涕(候景强行纳羊侃的女儿为妾,羊琨也可以说是候景的舅哥)。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三年零八个月,至此方平。

羊琨等人把候景的尸体送往建康,五个儿子也被处死,侯景的尸体在建康街头暴尸,当地百姓将其尸肉分食殆尽,连愤怒的溧阳公主也吃了侯景的肉。但溧阳公主也因为侍奉候景也被处死(这就有点过分了)王僧辩入建康以后被加封为镇卫将军,陈霸先为征虏将军,此时梁朝经过候景的折腾也到头了,南朝第四个国家陈霸先就要登基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 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有关侯景这个家伙,我的评论就是一句话:羯奴最后的疯狂。

侯景这家伙,本来是高欢的老朋友,和高欢一起在六镇起义之中起家,而后又一起跟着尔朱荣。在高欢成为东魏的话事人以后,作为老战友的侯景也跟着一起成为了一方诸侯,并且在与西魏、南梁的战争中斩获不少。

但是在高欢快要去世的时候,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侯景。他非常清楚,这个羯胡和自己还有老领导尔朱荣是一样的人,都是不甘居于人下、迟早要自己冲破牢笼当老大的。因此,他提醒自己的继任者们,一定要留神侯景。

果然,高欢死后不久,侯景就发动叛变,先后在西魏、南梁周旋,结果被东魏/北齐方面击败,土地又被西魏夺走,最后只能孤身投靠南梁。而他以八百残兵直取建康,却又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军事奇迹了。

作为羯人最后的种,侯景一如既往地继承了羯奴嗜血嗜杀的老传统。以他名字命名的“侯景之乱”,仅仅四年的工夫,就把南方给搞得奄奄一息。南朝彻底失去了对北方的均势,在陈朝苦苦坚持了二十几年以后就终归一统了。

很明显,侯景是南北朝尤其是后三国时期的典型产物——有能力,有野心,敢想敢干。在军事方面,他确实很有想法,比如带着八百人从淮河岸边直取台城,又比如敢让四百骑兵偷袭荆州王府等。

但是才华如果用错了地方,就很成问题。这个大野心家来到了南朝,给南方带来了一场破坏力几乎等于王敦、苏峻、桓玄、卢循孙恩等人叛乱加在一起的浩劫。

然而,这场浩劫也不能把锅全扣在侯景一个人头上,这当然不是我给这个羯奴洗白,而是南朝这边表现实在更差劲:

如果不是萧衍引狼入室,侯景何至于南下?

八百个人就敢打南京,勤王军堆有十万却只在城下吃瓜看戏,这又是谁的问题?

首都都被攻克了,萧家的王爷们不但没有好好整军备战,反而自己打成一锅粥,甚至为了自己的帝位甘愿给西魏、北齐做奴才,这又是谁的问题?

《梁书》在《侯景传》最后的赞词中是这么说的:

呜呼!国之将亡,必降妖孽。虽曰人事,抑乃天时。昔夷羿乱夏,犬戎厄周,汉则莽、卓流灾,晋则敦、玄构祸,方之羯贼,有逾其酷,悲夫!

是啊,侯景确实是妖孽,但是导致这个妖孽荼毒江南的,又何尝不是南梁自己呢?



青言论史


南北朝时期,正值五胡乱华,有一个民族涌入中原大地,引发血雨腥风,那就是羯族。

  羯族已经灭亡,很难考察其人种,陈寅恪先生认为是大月氏人,谭其骧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人统治下的索格底亚那人,而近几年根据考据认为是康居人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可以证明羯族为白种人,羯族十分善战,生性残忍可谓被誉为禽兽民族,因为有人头祭天的行为,羯族极为嗜杀!

  后赵石虎即为羯族,他嗜杀成性,驱汉丁40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50万人造甲,17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5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羯族人将汉人称为两脚羊,随意屠杀,生吃。据史书记载羯族人打仗不带军粮,驱赶数万汉女随军,白日奸淫凌辱,夜晚即杀掉烹食。羯族入侵以来北方赤地千里,汉族几乎灭绝。

  冉魏建国后,冉闵对于羯族进行了疯狂屠杀报复,活埋40万羯族又屠杀30万羯族军队,才击溃了这一残暴民族,到了南梁时期,羯族人口只剩下数千人,被侯景率领因为反抗北魏尔朱荣而投靠南梁,梁武帝崇信佛教,便可怜于他,侯景随即带领数千羯族南下。

  侯景此后求婚于王谢等家族,当时作为门阀制度的最大领导者,王谢家族对于他断然拒绝,梁武帝也无能为力,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侯景,可是侯景狼子野心,不久就起兵反抗,将王谢等大族全数屠杀殆尽(门阀制度至此全面衰落),仅仅建康一城,侯景就屠杀了40万人。南方更是被羯族屠杀的赤地千里,虎狼食人。

   已经有商品经济苗头的南朝经济至此彻底崩溃。最后大将王僧辩与陈霸先统帅精兵30万才平定侯景之乱。南朝体制彻底崩溃,一直到唐朝都未能恢复。在这场叛乱中,曾经有恩于侯景的梁武帝却被活活饿死于台城。


快乐风朝


“宇宙大将军”侯景,此人最后无论南北,他都得罪一个遍,最后还是他自己的部下杀了他,死的时候双手被送到北齐,头颅送到江陵,被梁帝挂在城头示众。尸体被建康百姓瓜分生吃,甚至还包括他的妻子溧阳公主。他的5个儿子被高澄剥皮后煮了,另外的被阉割后煮了。




仿佛整个天下没有不恨他的,如果说有天诛的话,可能就是他了。侯景本姓侯骨,羯族人。侯景善骑射,后来投靠尔朱荣。高欢在消灭尔朱荣后他归顺了高欢。

高欢曾和宇文泰大战,高欢率20万大军,宇文泰不满万人。这场在常人看来没有变数的大战却被侯景一句话破了。高欢决定用看到茂盛的芦苇荡决定用火攻,但是侯景却说应该趁这次活捉宇文泰。结果高欢中了宇文泰在芦苇荡中的埋伏。高欢一败涂地。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侯景的目的了。高欢在临死前还提醒高澄要防着侯景。后来侯景果然反了东魏。侯景向西魏宇文泰求救,宇文泰也了解侯景这个人,根本就不搭理他。侯景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南梁,南梁的浩劫就要到来了。

侯景在逃到南梁后骗开了寿阳城,结果他霸占了寿阳城。还向南梁求官受爵,表示愿意为南梁镇守寿阳重镇。结果他用高澄的名义,给萧衍写信,声称要侯景的头颅换取南梁在北齐的俘虏。萧衍既想利用侯景镇守寿阳,又想赶走这个瘟神,在摇摆不定的时候,侯景又反了。

侯景帅军南下,一路打到建康。侯景俘虏了梁帝萧衍和其子萧纲。然后活活的饿死了萧衍,拥立萧纲为帝,并自称“宇宙大将军”。后来干脆杀了萧纲自己做皇帝。

侯景一路烧杀抢掠,仅仅在建康就屠杀了二十万人。使南朝繁华之地一下变成了人间地狱:“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南朝也享受了一次五胡乱华的待遇。

在萧衍,萧纲被杀,侯景称帝后,侯景终于发现无论是西魏,东魏,还是南梁都容不下他了。结果在三方势力的绞杀下,侯景先败于西魏大将杨忠(隋文帝的父亲),后败于陈霸先(陈武帝)和王僧辩,在各路大军的围剿下,侯景被部下所杀。


渔耕樵读


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陈寅恪指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侯景之乱使南朝蒙受空前浩劫,庾信的《哀江南赋》正是乱后南朝人悲凄心境的真实写照。具体而言,侯景之乱对南朝的影响,可从政治格局、经济文化、社会阶级、族群结构四方面加以分析。政治格局是侯景之乱对南朝直接影响的方面,其表现即为政权更迭。随着侯景之乱的爆发,原本号称"如金瓯一片,无一伤缺" 的梁王朝土崩瓦解,呈现碎片化局面。纵使侯景之乱被平定,梁朝也是四分五裂、名存实亡了。萧纪割据蜀地而称帝,荆襄的萧詧依附西魏,湘州的王琳依附北齐,萧勃固守岭南,各地盘踞自保的土豪更是不计其数。在侯景之乱中崛起的陈霸先脱颖而出,他火并了竞争对手王僧辩,并于577年迫使梁敬帝禅让,开创了陈朝,接着在他的侄儿陈蒨、陈顼的努力下,终于统一了长江以南地区,重建南朝的统治秩序。因此可以说侯景之乱引发了梁陈易代,换言之即南朝政治格局的变动。


历史很靠谱


侯景是一位大将军,这一生征战,纵横南北,战尽当时天下名将。他除了和南梁名将陈庆之交锋,一度吃了大亏外,其余东魏、西魏众多名将,和他交手时都不曾讨过什么便宜。东魏的慕容绍宗、南梁的王僧辩,都是因为击败侯景军的著名战役,而在唐朝时双双入选了武庙六十四将之列。



画的好哦


古代的斯巴达克斯,解放奴隶部曲的起义部队,所以参加的人队伍壮大如此迅速


乌陵与土明


他是位有才能的大将,也是为名臣,因为自己的聪明和内心的不安分让自己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