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宋襄公的無腦創霸史


春秋時期,禮樂崩壞,各國都無視禮樂制度。甚至把禮樂制度作為替自己辯護的工具。

然而,總有個人與眾不同,他始終把禮樂制度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此人就是宋襄公,先說說他為何如此守舊

春秋五霸:宋襄公的無腦創霸史

宋襄公

這主要與他的祖先有關係,大家都知道,周武王滅商建周,那時商朝國王是紂,紂被殺後,周武王為安撫商臣,就把紂的兒子武庚封侯,但武庚又發起叛亂,周王平叛後,又把紂王庶兄封侯,號宋公。由於宋國由商朝王室子弟統治,對舊傳統保留最多,傳統仁義觀念較重,再加上禮樂制度的束縛,導致他們很難接受新興觀念。

宋襄公對傳統觀念的固守,成為了他創霸路上的首要障礙,也是因為這個,他在創霸路上頻頻受阻

齊桓公去世後,宋襄公一心想要接替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宋襄公的創霸主要分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創霸

齊桓公去世後,齊國發生大內亂,齊世子昭無法在齊國立足,就逃到宋國。宋襄公是一個極守誠信的人,他記起前些年答應齊桓公要幫助昭。他不敢忘記他的諾言。就不惜兩次派重兵協助昭繼位。昭繼位後,號齊孝公。

宋襄公認為,扶持昭就可以名動諸侯,可以像齊桓公那樣舉行會盟。這無疑是一種很天真的想法,但對於宋襄公來說,是一件名正言順的事。

他舉行會盟時,又怕大國不支持他,就先約了四個小國會盟,分別是滕(teng),曹,邾(zhu),鄫(zeng),會盟在曹進行。曹,邾二君先到,滕君到時已遲到,宋襄公著急立威,就把滕君拘留;鄫君還未到,因為懼怕宋襄公,卻遲到兩天,宋襄公為此大怒,大夫公子蕩建議殺掉鄫君,使東方小國懼而屈服,宋襄公就讓邾君殺掉鄫君再烹熟以祭睢(sui)水之神。曹君見宋襄公如此暴虐就說:“宋躁而虐,事必無成”這句話其實是對宋襄公的真實評價,也準確的預言了宋襄公必定失敗的結局。曹君也沒有盡地主之誼就回去了。宋襄公覺得曹瞧不起他,就興兵伐曹對峙三個月,又無功而返。

春秋五霸:宋襄公的無腦創霸史

這就是宋襄公第一次創霸就出現了大量失誤。首先,他創霸心切,沒有製出完整的戰略方針,也沒有作出軍事和外交準備。再一點,他忽略路當時楚國強勢,會對自己創霸造成威脅。最後,他創霸初期就攻打他國,殺烹諸侯,不懂得以德服人。

第二次創霸

宋襄公創霸初期,就肆虐無比。這導致了許多小國都去依附強大的楚國,宋襄公看到局勢不在自己預料之內,又忙找公子蕩商議,公子蕩又想出一個新方案,他對宋襄公說:“現在楚國大勢已定,我們可以用重金賄賂楚王,借楚王之力助我們制霸。”這種想法無疑是幼稚而天真的,沒有國王會因為金錢而放棄霸主之位。可單純的宋襄公卻信了,而且深信不疑。當時楚國由楚成王執政。他就給楚成王送去大量的金銀財寶,楚成王也都盡數收下。

春秋五霸:宋襄公的無腦創霸史

楚成王

隨後楚成王與宋襄公在齊國的鹿上舉行了盟會諸侯前的預備會。齊孝公也來參加,在會上排定盟君位次時,由於齊孝公時宋襄公扶持繼位的,宋襄公只需要借齊孝公推舉,便可理所應當地排第一位,可宋襄公毫不謙虛,自己直接寫了第一位。至於第二個位次,齊孝公和楚成王互相退讓。宋襄公見狀,就提議二君並列的二,他嘴上說著,身體卻很老實,先把署名之犢遞給楚成王,齊孝公看在眼裡,火在心裡。就這樣,宋襄公成功的推開了唯一支持他的齊國。

數月後,楚成王如約帶著他的隨從國到宋國盂地與宋襄公會盟。會盟前,宋襄公仿效齊桓公的“衣裳之會”,就是不帶兵去赴會。他的大臣目夷題說:“我可以帶兵在三里之外,以備緩急。”宋襄公堅決不同意,他還帶目夷一起去赴會。在會上,宋襄公被楚成王輕鬆拘捕。而後,楚成王又用宋襄公來威脅宋國投降,但宋國現由目夷暫代君位。楚成王見宋襄公已無用處,就把他釋放。宋襄公原想避在衛國,後來被目夷尋回重新掌政。

宋襄公掌權後,不但沒有看清局勢,而且還發動戰爭,他先是攻打鄭國,然後與救援鄭國的楚國開戰。這就是泓水之戰。

泓水之戰

春秋五霸:宋襄公的無腦創霸史

這是一場有趣的戰爭,這是對宋襄公仁義觀念的強烈反映。

楚軍進抵泓水南岸時,宋軍已佔有利之地,在泓水北岸列陣待敵。宋軍已擺好了陣勢,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大將公孫固對宋襄公說:“對方強於我方,趁他們還未全部渡過泓水,請准許我率軍突襲他們。”宋襄公說:“我堂堂國君,怎麼會做這種沒有道德的事。”當楚國的軍隊全部渡過泓水還沒有擺好陣勢,公孫固又建議宋襄公下令進攻。宋襄公還是不允許。等楚軍擺好了陣勢以後,宋軍才去進攻楚軍,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了傷,他的護衛官也為保護他壯烈犧牲。

泓水之戰後,宋國從此淪為二流國家。宋襄公也在兩年後去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